APP下载

砥砺前行二十载 初心如磐再起航

2021-06-23崔永胜林剑

健身气功 2021年3期
关键词:气功中心群众

崔永胜 林剑

荏苒二十年,弹指一挥间。2001年6月5日,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成立,从此肩负起服务群众气功健身需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的初心使命。20年的岁月征程中,气功中心坚决贯彻党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不忘初心、创新奋斗、砥砺前行,开展了编创推广功法满足群众多元需求、抓管理办活动促行业健康发展、扶贫攻坚融合发展助推新时代健康中国等系列工作。20年的过往历历在目,印记着健身气功向前发展的一次次进步。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在中国各项事业均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新时代,我们回首和总结气功中心20年的发展,希冀以一份丰硕的成绩单献礼建党百年华诞,更是为永葆初心使命、接续前行,推动健身气功事业扬帆起航新征程。

健身气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一种独特的身心锻炼方法,在中国养生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上世纪80年代,群众性气功锻炼空前活跃,但一些不良现象也随之滋生蔓延:有人借机诈骗敛财,宣扬迷信,甚至危害社会安定团结。为此,党和政府在对气功进行清理整顿的同时,明确提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强管理”的要求。1996年,中宣部、国家体委等七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强社会气功管理的通知》,明确了社会气功为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宗旨,明确了健身气功由体育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医疗气功由中医药行政部门负责管理。2001年國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成立,健身气功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气功中心成立20年来,始终把建章立制放在突出位置,建立了以《健身气功管理办法》为龙头,涵盖指导员、裁判员、技术段位、赛事活动、科技攻关、媒体宣传、境外推广、基地和俱乐部建设等诸多领域较为健全的规章制度,逐步走出了制度缺失、管理滞后的窘境,形成了具有健身气功项目特色的管理体系,引导全国健身气功管理工作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轨道。

抓好组织建设,健身气功工作才能“如身使臂,如臂使指”。20年来,气功中心推动大部分省区市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建立了22个省级健身气功协会和600多个地县级协会组织,为管理和发展健身气功提供了强大组织保障。与此同时,以实施“和谐站点”工程为牵引,在全国建设站点35000多个,练功群众达500多万人,主动抢占了群众气功健身主阵地。还多种形式建设培训基地、科研基地和俱乐部等组织,积极拓宽推广普及模式,多元化服务群众身心健康。

健身气功历史久远,但成为一个体育项目,时间是短暂的,必须对传统气功加以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群众的需要。20年来,气功中心组织专家陆续编创推出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太极养生杖、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十二段锦、马王堆导引术、大舞、明目功(青少版、成人版)和校园五禽戏(小学版、初中版、高中版)等11套健身气功功法,编写系列功法教材、科普读物、学术专著等40多本。这些推陈出新、艰苦扎实的工作,不仅很好地继承发扬了优秀传统养生文化,而且成为推动健身气功持续发展的理论支撑和技术保障。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队伍建设是关系健身气功发展的关键因素。气功中心成立至今,始终注意培养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业务人才,既组织管理者、指导员、裁判员、技术段位、援外师资、科研宣传等专业人才培训,也面向基层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功法培训,建立起日益完善的教学培训体系,较好满足了群众学练健身气功的需要。截止2020年,培养各级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约23万人,裁判员约2.1万人,遴选培养的30名精英专家已成为境内外推广的领军人物,加之各地培养的业务骨干,全国已拥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素质高的健身气功骨干队伍,成为促进健身气功事业持续发展的人才基础。

健身气功的魅力,在于身心的参与和展示。气功中心遵循“活动与建设并举”的原则,既主动融入到大体育中开展系列表演展示和交流比赛,也根据项目自身特点创办了系列赛事活动。基本形成了以全运会群众比赛展演为牵引,站点联赛、高校比赛、百城千村、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健身气功交流比赛、世界交流大赛等交相辉映的赛事交流体系。其中,百城千村系列交流展示活动2011年荣获国际奥委会群众体育“发展与促进”奖,成为目前我国群众体育荣获的最高荣誉。

健身气功源于中国,属于世界。从2006年开始,气功中心已累计组派200多个团组、900多人次、赴5大洲近5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表演展示、教学培训、交流比赛、科学论坛等系列交流活动,境外习练人群达200多万。2012年推动成立的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已拥有54个国家和地区的105个会员协会。10多年来,通过主动走出去、积极引进来等方式,健身气功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为增进世界民众身心健康和提高中国文化国际话语权做出了积极贡献,被中央有关部门誉为境外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支轻骑兵。

近年来,气功中心更是充分发挥健身气功在健康促进方面的独特优势,2019年、2020年连续组织开展“健身气功健康扶贫走基层活动”,今年又启动健身气功助力乡村振兴健康志愿服务活动;与此同时,系统谋划、积极推动健身气功体医融合发展、运动处方研制等系列工作。不仅积极主动落实中央扶贫攻坚、乡村振兴、体医融合等系列指示精神,而且为健身气功项目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健身气功成为广大群众提高免疫力、主动健康的重要选择。武汉方舱医院医务人员带领新冠肺炎患者习练八段锦的视频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在这个特殊时期,气功中心积极行动起来,第一时间发出倡议,推荐居家练习健身气功,组织系列网络培训、赛事活动,服务群众抗击疫情。如今,健身气功已成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和推崇的时尚健身运动。

二十年岁月如梭,二十年荣耀感恩。回望气功中心过去的20年,为民健康、弘扬文化、促进和谐的初心始终不忘,牢记使命、探索向前的斗争精神始终如一,取得来之不易成绩中获得的启示更是弥足珍贵。这是我们党举旗定向、谋划布局、正确领导的必然结果,是各级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齐抓共管的智慧结晶,是健身气功工作者和广大练功群众共同努力、艰辛探索的实践成果。这些难得的经验、启示和精神,是推动健身气功事业不断发展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并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完善。

事业的发展永无止境。走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健身气功,建设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文化强国的号令为其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和新的机遇挑战,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守正创新、统筹融合、稳中求进、服务大局的工作原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持续推进健身气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精心构建健身气功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打造丰富多彩的健身气功产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更多力量。

猜你喜欢

气功中心群众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熔岩灯
磁悬浮初探
乌当区委离退局举办健身气功培训班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先定中心后搭配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健身气功基础知识(手型篇)
站在世界中心感受 Thinkpad T400s
The Chinese Olympic Committ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