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常见高热类疾病的快速临床诊断及防控技术
2021-06-23龙建针
龙建针
(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山地生态畜牧业发展中心,贵州铜仁 554300)
1 前言
在养殖生产中,高热类疾病属于常见疾病,其会危害生猪健康,尤其对于仔猪而言,危害性较大,甚至导致仔猪死亡。因此,养殖户要提升重视程度,采取科学措施加强综合防控,进而实现既定的养殖效益。
2 猪常见高热类疾病的快速临床诊断
2.1 弓虫病
弓虫病是生猪养殖中较为常见的寄生虫疾病,其发病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主要在每年的冬季和秋季发病。在生猪患病后,除了体温快速升高之外,还具有皮肤出血、母猪流产、繁殖困难、呼吸困难等症状,养殖户可根据其症状完成快速诊断。
2.2 伤寒病
伤寒病属于一种传染性疾病,致病源为沙门氏细菌,其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以在养殖场内快速蔓延。在生猪患有伤寒病后,其体温快速升高,基本在41℃左右,便秘现象严重,粪便呈现绿色或者黄色,伴随有腥臭味道。随着伤寒病的加剧,会激发链球菌病和败血症,如果仔猪群体患病,会导致仔猪死亡。该病没有明显的季节规律,主要集中在秋季或者夏季。
2.3 猪丹毒
猪丹毒属于一种传染性高热类疾病,致病源为红疑丹毒丝菌,该病分为慢性型和急性型,不仅生猪为主要感染群体,家畜都可能患病。急性猪丹毒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尤其针对仔猪群体,一旦患病会继发败血症,在短时间内导致仔猪死亡。猪丹毒具有红色疹块、高热等症状,养殖户可根据临床症状及时诊断。
2.4 猪瘟
猪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高热类疾病,传染能力较强、危害较大,其发病没有规律性,一年四季均可能发病,由于其传染力较强,一旦发病呈现地区性流行,任何品种、年龄段的生猪都是感染群体,在生猪患病后,症状为黏膜感染和皮肤发红,并且伴随器官坏死、出血等症状。由于猪瘟的死亡率较高,是危害生猪养殖行业的主要疾病,需要引起养殖户的高度重视。
2.5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
这类高热疾病具有混合感染的特点,较为典型的为蓝耳病,在生猪患病后,耳朵呈现蓝色,主要发生在秋冬或者春冬季节交替时期。该病具有死亡率高、发病率高等特点,通过呼吸道和体液传播。在母猪患病后,容易发生流产、死胎等症状。该病的典型症状为共济失调、躯体无力、眼部有分泌物、眼睑肿胀以及流鼻涕等。
3 猪常见高热类疾病的防控技术
3.1 提升防控意识
高热类疾病通常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如果在养殖场内蔓延,则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想要预防这类疾病,养殖户要提升防控意识。首先,当地职能部门要加大高热类疾病宣传,在养殖户群体中加速知识推广,促使养殖户认识到疾病的危害,进而树立正确的防控意识;其次,养殖户要掌握常见高热类疾病的症状,当生猪发病后可以快速根据症状诊断;最后,当地防疫部门要积极组织养殖人员开展集中培训,传授其相关知识,便于养殖户在生产中加强疾病防控。
3.2 落实消毒工作
消毒是预防高热类疾病最为重要的方式,养殖户要将消毒工作落实到各个生产环节中。首先,养殖户要制定科学的消毒计划,交替使用不同的消毒药剂对养殖场内外进行全面而彻底的消毒;其次,所有进出养殖场的人员都要经过消毒,在养殖场门口设置消毒池,便于来往车辆消毒;最后,重点对食槽、饮水槽以及养殖器具进行消毒,控制病毒细菌传播途径。
3.3 强化规范管理
科学的管理是避免疾病传播的重要方式,首先,养殖场要实行全封闭式管理,与养殖无关车辆和人员不能随意进出养殖场,尽量坚持自养自繁的原则,避免从外部引进猪种;其次,定期组织人员对猪舍进行清洁,将养殖粪污及时清理出圈舍,并且集中在同一地点处理;再次,定期做好养殖场的灭虫灭鼠工作,避免生猪感染寄生虫疾病,防治吸血昆虫传播疾病;最后,免疫管理是预防高热类疾病的重要手段,养殖户要提升对免疫工作的重视程度,及时对猪群接种疫苗,发挥疫苗的免疫作用。
4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市场对猪肉产品需求量,带动了生猪养殖行业的发展,而想要实现既定的养殖效益,养殖户要采取科学的措施和技术加强防控,保证生猪的健康生长,为我国居民提供更加健康的猪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