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奔跑在边缘计算的赛道上,他想让每一个终端拥有智能

2021-06-23林菲

世界科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机器芯片科技

林菲

本篇报道围绕2018年度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奖人达声蔚展开。

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到物联网,人类科技的浪潮从未停止奔涌。有一个人三次创业、三次踩准风口:2006年,他放弃拿美国绿卡的机会,回国创立磐宕微电子;2014年,他创立小蚁科技,在智能影像终端产品、计算机视觉算法等领域奠定全球优势,并被授予2018年度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2015年,他又创立齐感科技,一头扎进为物联网终端赋能的边缘计算的“赛道”。

他就是达声蔚。“将目的地设在山顶的人和目标是半山腰的人,走的路是不同的。”他说。现在的达声蔚更加坚定,也更觉紧迫。他坚信通过对技术的钻研,能把终端的算力提升100万倍,从而实现一个万物互联、视觉赋能的美好世界。

“学成后,我肯定要回国创业”

一只扎根上海的“蚂蚁”持续撬动着全球智能影像市场:截至2021年,小蚁科技拥有全球用户超2 000万名,在智能影像终端产品、计算机视觉算法、深度学习等领域处于全球行业领先地位。

创立小蚁科技的达声蔚,1995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工程学士学位;同年赴美留学,后获美国加州大学电子系的电子电路和统计硕士和博士学位。那时,这个专业的毕业生根本不愁找工作,和他同期留学的人陆续拿到了美国绿卡,但他却从来没动过这样的念头。

“学成后,我肯定要回国创业。”留学前,达声蔚就给自己定下了人生目标,这不仅是一腔爱国热情,更是他冷静分析后的决定。他说,中国在集成电路上的技术积累并不弱,而且市场广阔、创业土壤更加肥沃。

2006年,达声蔚回国,选择与中芯国际合作,创办了磐宕微电子,生产音频芯片。“那时的想法是尽快把所学的知识与技术应用在助力中国芯片行业的发展中,把真正中国制造的芯片推向全球。”

2009年,跨国公司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磐宕微电子因前景广阔而被一家跨国公司收购,达声蔚也重新返美发展,在更广阔的平台上潜心钻研芯片设计与开发,并积累了管理经验。

2012年,达声蔚决定跳出“舒适区”,再次回到中国,投入到已经涌动着春潮的互联网行业,小蚁科技由此诞生。

小蚁科技的愿景是让每一个人和组织受益于计算机视觉,为客观世界的可视化重新定义人工智能能力模型,为智慧出行、智能家居、智能零售等场景提供在线即时智能决策,可实现大规模部署和可持续发展模型的公司。

两次成功创业,达声蔚直言,心态并不相同:“在集成电路领域是做自己熟悉的事,只要坚持努力,就会有收获;进入互联网领域,要把姿态放低,像小蚂蚁一样辛勤工作,要有迅速适应外部变化的能力。”

一只“蚂蚁”撬动全球影像市场

2014年9月,小蚁科技发布第一款小蚁智能摄像机,累计销售超过500万台。

一年后,小蚁智能行车记录仪众筹首发,价格289元。这款加载了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并在安全、清晰度、夜视、广角、耐晒、耐颠簸等方面有着不俗表现的产品迅速“出圈”——两万台的“小目标”,上线两个小时就已达成,一个月内资金累计突破1 600万元。

便宜又好用的小蚁科技产品俘获了全球消费者的心。2015年,达声蔚去美国商讨开发行车记录仪海外版本事宜。他与合作伙伴在出租车上聊天,司机从工具箱中拿出一个东西问道:“你们说的是不是它?”

好口碑还把全球知名的购物平台亚马逊“引”了过来。2016年,小蚁YI智能摄像机勇夺美国亚马逊黑色星期五监控摄像机品类销量第一;2017年,小蚁4K+运动相机成为亚马逊最佳新品运动相机……截至目前,小蚁科技的运动相机、行车记录仪和家庭监控智能摄像头占据了亚马逊平台同品类同时期的前三位置。

尽管爆款频出,但小蚁科技却凭借着敏锐的市场嗅觉,不放过每一个市场空白点。达声蔚知道,互联网的吊诡就在于大众口味的变化莫测,只有不断用创新满足消费者对黑科技产品的无限追求,企业才能一直引领潮流。

2015年,小蚁科技在以色列设立研发中心,自主研发人脸识别、骨骼识别、物品识别、疲劳测试、高级辅助驾驶、顾客画像分析、人货场分析等核心算法,申请了数百项专利。后来他们又在硅谷、西雅图设立研发中心。

过去两年,这只“勤劳的蚂蚁”又耕耘出智能家居、新零售等落地新场景,产品和服务覆盖全球168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连线》杂志评价:小蚁公司正在震撼影像行业。

因小蚁科技在全球智能影像领域的出色表现,2019年达声蔚被上海市政府授予2018年度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

趁着机器视觉浪潮兴起的“边缘计算”

随着产品力的提升,达声蔚发现核心问题又回到了他的“老本行”——芯片,也就是说,他明显地感觉到,整个视觉产业想要再前进一步,就必须为终端设备单独设计芯片。

2015年,达声蔚创立齐感科技,要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机器视觉AI落地最后一公里。

为何他会如此清晰地感到一个全新的机器视觉时代的到来?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伴随卷积神经网络等深度学习技术的突破与推广,AI已经迅速被引入到机器视觉应用中来。

机器视觉主要用计算机模拟人的视觉功能,从客观事物的图像中提取信息,进行处理并加以理解,最终用于实际检测、测量和控制。近年来,AI视觉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势头,已成为千亿级规模人工智能市场中最大的技术与应用类别,其中AI视觉芯片的潜在市场规模更是高达225亿元。

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到物联网,人类科技的浪潮从未停止奔涌。达声蔚三次创业、三次踩准风口

“人类的70%信息来源于视觉,机器和人一样,想要实现‘机器智能’,一双清晰的眼睛是必不可少的。”达声蔚说。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赋予了AI视觉芯片全新的角色,不再局限于指令控制,而是更多地开展图像结构化以及大数据分析,这也让CPU等传统芯片架构不再能满足AI应用需求。低功耗、高算力芯片呼之欲出。

互联网是由云和无数终端设备一起构成的,过去,终端采集了信息后就汇总到云服务器上,“云大脑”将分析处理的结果分发给各终端,这是“云计算”;随着机器算力的提升,“云大脑”的一部分功能被分发给各类功能计算机,被称之为“雾计算”;最后,当算力提升到一个摄像头、一个门铃中的终端芯片也能独立完成某些计算时,“边缘计算”便产生了。

“边缘计算”的好处显而易见。因为终端应用场景是如此千变万化,终端芯片无需向上传输,功耗降低,它又只需解决一个具体问题,因此在芯片架构和匹配算法上,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使之与应用最大限度匹配。

在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上,嗅觉灵敏的企业纷纷入局:有英伟达、赛灵思、英特尔等老牌芯片巨头,有华为海思、展锐等本土IC设计领军企业,更有一大批AI视觉芯片初创企业,而达声蔚2015年创立的齐感科技,又一次站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之上。

“20年将机器视觉效率提升100万倍”

2019年,小蚁科技与齐感科技双双搬进被誉为人工智能“决赛圈”的张江人工智能岛,岛上大咖遍布,与小蚁和齐感比邻的,就有微软、IBM、中国联通、阿里巴巴这样的龙头企业。

齐感科技何以能有这样的“待遇”?因为经过三年发展,齐感科技形成了云、边、端、感、算法模型、软件、工具链的全栈技术矩阵,实现了为多场景AI视觉应用提供极具性价比的解决方案。他们推出的两大类五个型号的产品,最大算力做到低功耗的0.5 T,算力功耗比全行业最高。

比如,在规模化量产的多系列AI芯片及模组方面,齐感科技模仿人脑开发出神经网络处理单元(NPU),这是一种专门为机器视觉设计的特殊芯片架构,大大提升了信息流处理效率;在场景算法模型方面,覆盖了人脸、人型、行为、物品等各类视觉算法,结合硬件级神经网络算法加速,可为智能家居、智慧零售、闸机安检等各类场景提供丰富算法模型支持。举个例子,搭载NPU的齐感芯片的安防摄像头在识别率上提升了40%,能耗降为原来的1/10——一节电池可以用两年之久。

2020年,齐感科技迎来了爆发增长期,芯片出货量达到数百万片,比2019年提升了几十倍,并开始销往海外。

“齐感科技的下一代产品性能将提升30%。”达声蔚说。他认为,在这个领域,目前国内外处于同一起跑线,双方都有很强的团队和人才,中国有希望在这条赛道上与对方齐头并进,乃至弯道超车。

关于目标,齐感科技很明确,将机器视觉效率提升至人眼的100万倍。在达声蔚看来,这并不是天方夜谭,事实上,在计算能力上,神经网络芯片已经达到了人脑的100万倍。这一提升依赖于三个维度的进步——算力架构、半导体工艺、算法,三者产生乘数效应,无论哪一方面的突破都有可能带来机器视觉质的飞跃。

人生的第三次创业,达声蔚更有使命感,这是一种看清了未来、并坚信自己走在正确道路上的坚定,是源自内心的自我驱动,这一次,他打算做20年!

猜你喜欢

机器芯片科技
芯片会议
机器狗
机器狗
人体微芯片
关于射频前端芯片研发与管理模式的思考
未来机器城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