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IM技术在重大工程项目跟踪审计中的应用研究
——以开展PN大桥项目跟踪审计为例

2021-06-23邓启雄龙志广西翔路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审计月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工程量大桥信息化

◆邓启雄 龙志/广西翔路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重大工程项目、高技术含量项目比比皆是,积极推进运用大数据审计,坚持科技强审,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技术手段,努力提高重大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监督的质量和效率是大势所趋。

一、BIM技术的背景

建筑信息模型(BIM)起源于美国,由Autodesk公司在2002年率先提出,随着BIM和数字化技术研究的推进,逐渐从建筑、工厂行业推广至公路、市政等基础设施行业。BIM被认为是可以帮助工程建设行业转型的一种新型的信息化工具,已经在建筑及其相关领域被广泛应用并且在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中凸显出巨大的优势。在行业环境的需求下,我国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均出台了一系列BIM相关政策和措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在工程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推进BIM技术的集成应用,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化管理,力争在项目方案优化和决策阶段就提供科学的依据,以促进建筑业提质增效。随着国家大数据战略和“智慧城市”“数字中国”“新基建”等实施推进,BIM技术作为工程数字化和智慧化的重要手段和基础,对于提升传统工程建设的数字化和智慧化程度,为数字中国、数字经济等建设提供基础的数据支撑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

BIM技术在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运用,及其协作性、协同性、即时性和数据化、信息化特征,与对工程项目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及审计信息化发展方向高度契合。研究将BIM技术融入全过程跟踪审计,必将对审计信息化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二、BIM技术在PN大桥项目跟踪审计中的运用情况

(一)PN大桥项目BIM技术应用情况

目前正在建设中的PN大桥是国家高速公路G59上跨越浔江的一座特大型桥梁,大桥全长1035米,主桥跨径575米,采用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一跨跨越西江黄金水道,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大跨径的拱桥,在拱桥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PN大桥项目从方案设计阶段开始应用BIM技术,其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深化设计、施工过程等阶段全方位应用BIM技术。项目BIM模型以二维设计图纸为基础数据源,使用Revit和CATIA建模软件进行全专业建模,为错漏碰缺检查、设计优化、工程计量统计及施工管理等提供基础模型数据,随时查看建筑信息,指导、控制、计划好现实施工。

(二)BIM技术在跟踪审计中的运用

1.审计+BIM大数据、云计算,准确核定工程造价

PN大桥项目的BIM系统集成了项目施工图设计、深化设计、工程变更、施工实施等过程的全部工程量数据,审计人员从BIM施工模型中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已完成施工作业的各分项分部工程的工程量,并与BIM系统中的施工图预算工程量、变更工程量对比,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工程量统计与溯源,形成工程量复核清单和差异工程量溯源报告,将审计人员从繁杂的工程量统计核对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审计力量用于审计分析和作出专业判断,保证了审计人员在各阶段工程造价审核的准确性,极大程度提高了审计效率效果。

2.审计+BIM可视化、即时性,实现实时跟踪审计

首先,PN大桥项目上级单位(下称“项目公司”)云平台作为项目协同管理平台,已实现在BIM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手机端、网页端使用平台进行进度计划、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文档、监控监测等项目管理集成,审计人员通过在项目公司云平台开设手机端、网页端等远程端口,可以实现对施工现场进度、质量、安全、监控监测等进行实时监督。

其次,项目BIM云平台集成了项目物料管理系统,通过对重要物资、设备和材料创建二维码,给其赋予惟一的“身份识别证”,实现了对重要物资、设备、材料的移动跟踪管理。项目中最关键的主跨575米钢管拱肋和桥面钢格子梁,钢材用量共计16000吨,由武船重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制作和加工,厂区设在300多公里外的广东省江门市武船重工南方基地,为实现钢结构动态管理,项目除在现场派驻技术代表、监理代表等,还通过BIM云平台钢结构工程动态管理子系统,利用鹰眼监控及BIM+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遥感(Remote 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GIS),将钢结构从进厂加工、运输到起吊安装整个过程的所有资料信息集成到BIM模型,进行精细化、规范化管理。通过接入BIM云平台物料管理系统,审计人员实现了对项目重要物资购进、加工、安装等进行实时监控,并与设计图纸、构件加工实际数据等进行对比分析。

审计人员通过利用BIM系统可视化、即时性特点,可远程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给出恰当的审计意见并得出审计结论,发现重大问题也可以及时进场实地验证,最大程度减少了现场审计对构件加工和施工建设进度等的影响。

3.审计+BIM模拟性,强化对审计对象的深度了解

PN大桥不仅跨径居世界之最,还首创和采用了“基于拼装单元的拱桁设计”“钢混组合桥道梁”“地置北岸桥台于注浆加固的卵石层上”等多项重大新技术新工艺,施工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项目BIM模拟性的应用主要包括:设计阶段根据施工图纸建立三维工艺模型,对施工方案进行动画模拟,进行方案比选优选,实现优化设计和减少设计变更。施工阶段利用BIM+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模拟施工过程,还原真实施工现场,形成动态的项目建造过程模拟模型。BIM系统模拟性功能,可以让审计人员直观感受项目各分部分项工程从设计到施工的三维立体建设全过程,而不仅仅是图纸上的二维数据、表格和文字,解决了非工程专业审计人员看不懂或看不透复杂技术图纸的难题,也可以让审计人员更好地理解设计意图,更准确地给出审计意见和得出审计结论。

三、BIM技术在PN大桥项目跟踪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跟踪审计中“过程不全”

目前对PN大桥项目的审计还是分阶段分块审计,除开工前审计、竣工财务决算审计及其他专项审计外,跟踪审计也仅是在项目开工后才进点,预计至项目交工时结束,项目规划立项、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施工图预算及批复、招投标阶段没有开展审计,运营维护阶段没有安排跟踪审计,如表1。

表1 PN大桥项目审计工作开展情况

(二)将审计全程纳入项目BIM技术研发和应用范畴不足

PN大桥项目公司的BIM系统已将BIM技术、BIM全寿命周期信息化管理平台、BIM项目管理模式联系起来,整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系统,该系统管理实现方式是多软件工具相互配合,采用信息化大数据平台创新管理,整合不同阶段过程中的多维度信息资料,提供全信息档案,构建公路工程信息的创造、传递、评估和利用的标准化流程,实现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管理。目前,BIM技术不仅运用于桥梁建设,也同时在公路项目的路基、路面、隧道、防护等工程项目的分项工程中推广应用。

然而以本项目为例,对PN大桥的跟踪审计只是在项目BIM系统开设远程端口,共享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类数据,项目BIM技术研发及应用更多地关注项目建设本身,没有将审计纳入项目BIM技术研发和应用范畴。

(三)项目建设各利益相关方对BIM技术认识和使用程度不一

工程项目规划立项、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施工图预算、招标、施工、交(竣)工、运营维护的全寿命周期中,有众多的利益相关方参与,如地方政府、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审计部门等,各利益相关方目前对BIM技术的认识和使用程度不一。目前PN大桥项目BIM技术主要运用于设计及施工管理阶段,其研发和应用也由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主导,而设计、施工单位主导研发和应用的BIM技术,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均是从设计和施工角度出发,不会过多考虑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诉求。同时,项目BIM系统应用中的基础数据全部由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在终端录入,还可能存在舞弊风险,仅依靠系统输出的结果得出审计结论,存在较高的审计风险。

(四)BIM技术前期投入大,推广运用积极性受到限制

推广BIM技术需要投入大量高技术人才、高科技设备,特别是前期软件、技术等研发投入巨大,以PN大桥项目为例,建设业主为更好地对项目进行管控,在编制项目工程量清单时安排了29.8万元的信息化推广费用。但据统计,目前不包括PN大桥项目公司科研技术团队主导的BIM软件和技术研发投入,仅项目经理部在BIM配套设备等方面投入就超过300万元,技术推广资金缺口大。设计、监理、审计等没有安排信息化专项资金,影响了各方推广BIM技术的积极性。

四、在全过程跟踪审计中推广运用BIM技术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切实发挥审计在项目全寿命周期的监督作用

落实国家审计全覆盖决策部署,不仅要有“宽度”、更要在“长度”上实现审计全覆盖,不仅要覆盖全部重大项目,也要覆盖重大项目从规划立项到运营维护的整个生命周期。要充分认识到BIM技术在公路重大建设项目中应用的大发展趋势和信息集成优势,利用BIM技术破解目前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不参与项目规划和实地勘测、不能常驻现场等难题,让工程信息“多跑路”,审计人员“少跑腿”,同时在BIM系统研发过程中嵌入对基础数据要求录入更多的图片、视频资料,及数据录入不可逆、修改留痕等审计监督因子,让审计人员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

(二)完善BIM技术推广与审计融合的相关政策及监督体制

各级审计机关应与工程项目主管部门就将BIM技术应用于项目审计加强沟通,出台相关政策及监督措施,将审计纳入BIM技术研发及推广运用范畴,实现项目建设全过程全信息数据共享。

改变目前部分审计业务按核减额收费的审计收费方式,在运用BIM技术的项目中,全部施工数据、工程量数据都是公开透明、各方共享的,理论上审计单位将不能再通过核减工程量获得审计费用。若不改变目前项目竣工决算审计等按核减额收费的审计收费方式,审计单位推广BIM技术的积极性将受到影响。

(三)从项目全寿命周期角度出发,统一部署推广运用BIM技术

交通运输部2018年12月17日发布的《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3830—2018)中,已在建设项目管理费预算项目中专门列出“建设项目信息化费”,用于建设单位(业主)和各参建单位在项目质量、安全、进度、费用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运维及各种税费等费用,包括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建筑信息模型(BIM)等相关费用。

基于BIM技术应用宜包括工程项目深化设计、施工实施、竣工验收、运营维护等项目全寿命周期的理念,应从项目全寿命周期角度出发,由项目建设单位主导开展项目BIM技术的研究及推广运用,并将全过程跟踪审计理念和要求全程融入应用到项目BIM系统中。

猜你喜欢

工程量大桥信息化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预结算审核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图看懂藏木大桥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石油建设项目工程量清单计价研究与应用实践
数鸭子
工程量清单计价管理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方法
上天入地——港珠澳大桥
路基设计横断面复测公路工程量及中间分次计量工程量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