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复魅与赋型
2021-06-22曾攀
博尔赫斯的《南方》,对于胡安·达尔曼是一种精神历险。如何理解这个小说,博尔赫斯提到了三种方式:一是真实之事,二是幻梦与寓言,三是自传性写作。对他而言,南方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是一个精神原点,在那里得以追溯并勾勒主体的心理图式,无论身向何处,无论思域万变,总会在必要的时刻,回到那个生命的源发地。由是观之,那个紧握匕首,向平原走去的达尔曼,重新经历他似乎早已烂熟于心的“南方”,那是在死亡的威胁中得以再生的内在图景。面对世界的混乱及挑战,达尔曼的内心井然有序,地理的自我确认及其想象性构造在他那里是合而为一的。作为灵魂属地的南方,认同与排斥、经验与想象、野气与庄重之间,蕴蓄着必要的张力和丰富的可能。
“南方”是复义或说含混的,在世界性视野中,“南方”则是一个复数。陈谦的《木棉花开》,讲述20世纪90年代开始,不少被弃的“南方”孤儿为美国家庭收养,创伤性记忆伴随着来自南方的讯息而不断被唤醒,并经历了激化和最终的平复。其中映射的是移民曲折幽微的精神史和心灵史。小说中,戴安来自中国南部的广西,故事截取的是曾经被弃的她与生身母亲重逢前后的横断面。围绕着对戴安的心理诊疗,小说提到她对洪都拉斯难民男孩的认同和自况,值得注意的是,洪都拉斯同样位于美国以南,难民需要越过危地马拉纵贯整个墨西哥才能到达美国,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心理医生的辛迪——她同样也是被弃者——不仅为戴安,也为难民做心理治疗。也就是说,南方——无论是中国的西南还是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的症兆——都成为疗救的对象,当然这里的背后已经不是冷战时期的对立性存在,而引向了更为复杂的区域政治与文化主体的心理反思。重要之处还在于,陈谦小说指示了一种作为症候的“南方”,无论是《爱在无爱的硅谷》《特蕾莎流氓犯》,还是《下楼》《木棉花开》,人物主体往往被赋予一种历史性,跨域行旅并没有抹除原有的身份经验,反而在新的地理/界域中,不断引发新的心理/文化症兆。陈谦之“南方”,代表着一种跨区域与跨文化的视角,也可见出其是一个移动的坐标,戴安的心理创伤肇始于中国南方,同时,从文本的地理视角而言,她来自东方。“南方”始终携带着自身坚固而深层的精神质地,却也因其汇通与开放,又往往是变动不居且形态多样的。
与陈谦幽微隐现的南方相比,黄锦树的南方书写沉郁而鲜明。小说《雨》中,芜杂密集的雨林与繁复纠葛的内心互为表里,“南方”被重新赋魅。而谍影重重的《迟到的青年》,代表着黄锦树的又一种南洋叙事,那个神秘的青年来自南方,在嘈杂、喧嚣而幽邃的奇观式书写中呈现又或隐匿自身。由于种种不确定性的叙述,“迟到”本身一再被延宕,而“青年”则衍变为一个模糊复义的形象,“印度支那情报部的秘密档案里,却记载着‘巫师和阮爱国,和一群海南人,在新加坡牛车水一处破落的楼房里,一边吃咖喱,吵吵闹闹中,成立了南洋一个什么党”。在大英帝国中情六局的西方小说家看来,他们来自神秘的东方,是两个猥琐好色的男人。直言之,在围剿革命青年的西方势力眼中,那个幽魅的身影出自南洋,也来自东方。南洋青年从马六甲海峡一直辗转至中国的南方,若联想至当下中国及东南亚间的交互,“迟到”之青年与“后发”的国家间隐约存在着结构性的换喻,似亦可将其视为一种南方的国族想象。
如此说来,黄锦树小说中那“烈火般的种子”,俨然以燎原之势,从南方蔓延至更广阔的区域乃至世界。诚然,博尔赫斯、福克纳、马尔克斯已然构造出了具有世界意义的“南方”,而苏童、格非等作家则一度为当代中国的南方赋型。无论是陈谦小说里戴安的犹疑与和解,还是黄锦树那个迟至的革命青年形象,沉浮变幻的南方始终存续内在的主体意识,以及相与对应的心理机制,同时映现出文化政治与精神地理的交叠汇集,这便是“文学—南方”的内在肌理。而这里所要探讨的新南方写作,从来自北美的跨域式书写,到东南亚的南方想象,转而至于当代中国新的地域维度。“新南方”事实上更倾向于地理的与精神的同一性,是一种包容了多元化的内在趋同,代表的是基于文化价值共同体的想象性整合。
因此,南方不是起点,更非终点,在新世纪的当下,中国的南方实现了新的汇通,以完成自身的全球化想象。朱山坡的《风暴预警期》将“风”景之怪象与人心之乱象并置,在荒诞与苦难中呈现南方的野性。而《蛋镇电影院》中的《荀滑脱逃》,偷盗者荀滑面对众人抓捕,于千钧一发之际,跃入电影屏幕中的火车奔向世界,通过形而上的“脱逃”逾越“南方”。十一年后,荀滑搭乘《东方快车谋杀案》中横贯欧亚的列车,重新回到蛋镇,而此时他不再偷窃,摇身一变成为炙手可热的实业家,“荀滑在蛋镇投资办了一个香蕉食品加工厂,招收了三百名乡下人,第二年初便当了县政协委员。在遥远的北方,他还经营一家大型煤矿,从地下能源源不断地扒出很多的煤,实际上扒出来的是钱。他的事业和理想远不止于此。有朝一日,他要建设一条长长的铁路,起点就在蛋镇,让所有的人都有机会到世界各地去”。不得不说,荀滑在蛋镇描绘了他的世界宏图,因此在《蛋镇电影院》中,朱山坡的南方成为一种孕育状态和生产方式,创生出自外于己的未来性。
南方的当代版图始终在汇聚中扩展,并且在新的区域性整合中,形成了丰富的阐释学内涵。孔见的《海南岛传:一座岛屿的前世今生》是“丝路百城传”系列丛书之一,南中国海的文化史与精神史于焉展开,天涯海角,咫尺南方,其中提及苏轼,半生飘零的诗人行迹遍及海南及粤桂诸地,与广西北部湾的海上丝路一脉相承,勾勒出既往开新的贸易通道和文化史迹。南方不只是山坳边地,不只有江河平原,南方也有海,这与陈谦小说里漂洋过海的“南方”有所不同,海南的南方书写正面展露了生活与情感之“海”,其不再意味着神秘、野性、繁杂,而是走向阔大、热烈、深邃,这是关于南方想象的进一步拓展,从亚热带延伸至热带,从山川内陆推衍到海洋文明,形塑另一种博大而深邃的诗学。同样来自海南的林森,在长篇小说《岛》中,探讨了海南城市化进程中的精神处境,在人物个体的家族史、奋斗史与情感史中,时代乱淆与个人困厄令沉郁的孤独感油然而生,代表着新南方写作中的主体建构。其构筑了自我的精神堡垒,借以抵抗现实的风潮,坚固而有时显得固执孤僻,却不曾自闭和堕落。对于新南方写作的重要区域海南而言,从国际旅游岛到自由贸易港,风驰电掣的现代化进程中,如何重塑当代之“南方”的文化主体,已然成为全新的命题。
在琼海海峡,与海南岛隔海对望的雷州半岛及其所延伸的粤港澳大湾区,重新定义了区域大文化的概念。“南方”自有一套文化规制在其中,根据气候、风物、文献、习俗等,指向并建构心理认同的内在机制,并在对象化的过程,确认为精神性的存在,形成地域性的归属认知或地理迁移中的文化重建。文學之构造“新南方”的过程,不仅指向外部的政教经贸制度,而且代表着文本内部的形式肌理以及传达出来的文化认同、心理反射和价值生成。黄灯的《大地上的亲人》,将视角不断下沉,深入社会阶层的褶皱之中,折射出深切的知识分子情怀,也代表着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写作的多元探索。来自云南的广州诗人冯娜的作品,呈现中国南部边地少数族裔的生活形态与精神皈依,丰盛而繁复,同时建构一种幽微而隐秘的自我,却能推至广泛的精神认同,尤其融入广东的改革视野与开放精神,在诗歌中传递出颇具意味的世界性图景。澳门诗人冯倾城的《倾城月,倾城诗》,以古今诗体为媒介,在情感的涌动、美感的传递与文化的存续中,表达当代澳门的生命经验。香港作家周洁茹的《在香港》,写尽了香江之滨的喜乐哀愁、家长里短、浓汤淡饭,世俗而不下坠,构成了后革命时代的生活哲学。值得注意的是,新南方写作并不局限于自身的地域属地,而是以“南方”为坐标,观看与包孕世界,试图形塑一种新的虹吸效应。
自此,世界格局中的新南方写作已然成型。安东尼·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中提到,被重构与再造的空间将会逐步逾越简单的地方属性,呈现出新的可能,如是代表着一种现代性的状况。在这个过程中,文学的价值塑造和未来想象变得异常重要,有助于真正突破狭小的地域界限,并在政治囿制中脱化开来,形成敞开式的文化形态。新南方写作恰恰是重新融通并提供多元化的镜像,为“南方”复魅与赋型:边地充沛的野性及诡谲的景象、区域链条中文化的复杂联动、海洋文明的广博盛大、发展与开放并置的国际视野,由是引触新的融合及创造,在充满未来可能的衍生中,不断激发“南方”的新变、新义与新生。■
(曾攀,《南方文坛》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