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企业
2021-06-22
科技创新领军企业已成为新时代社会经济创新要素的整合者。2020年,我国科技创新领军企业数量再创新高,达到251家,总估值10553.6亿美元,首次超万亿美元。研发投入充足,人才储备较多,掌握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国有企业始终是科技自立自强的中坚。
2021年伊始,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动作不断,中国核、中国芯、中国车、中国船......一张张代表中国制造水平的“新名片”正向世界派发。
科技创新的加速度,正在引领时代前进的步伐,赋予未来无限可能。
科技加速度
头号任务
星空之间,世界北斗,导航全球寻常巷陌;月球之上,嫦娥奔月,征途为了星辰大海;海洋深处,奋斗者号,在世界最深处盖章;群山之中,“观天巨目”,探究宇宙形成之谜......“十三五”,科技成绩单亮眼。
“十四五”,科技创新成为企业“头号任务”。
2021年伊始,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动作不断,中国核、中国芯、中国车、中国船......相继亮相,一张张代表中国制造水平的“新名片”正在印发。
1月13日,由我国自主研发设计、自主制造的世界首台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及试验线正式下线启用,设计时速620公里,标志着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研究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
1月30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在完成满功率连续运行考核之后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华龙一号”实现了中国核电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品牌的历史性跨越,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之后真正掌握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是我国从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迈进的里程碑事件,也改变了我国核电无法自主出口的尴尬局面。
3月17日,芯片制造重要一环取得突破。中国电科旗下装备子集团成功实现离子注入机全谱系产品国产化,可为全球芯片制造企业提供离子注入机一站式解决方案。
3月31日起,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把它拓展出的观察宇宙的视野分享给全世界。FAST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现了中国在天文学前沿领域的重大突破。综合性能是著名的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的10倍,能够接收到100多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
4月2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船动力集团自主研发的船用低速双燃料发动机(CX40DF)首台机在江苏镇江正式出厂交付,标志着我国船用动力产业链的自主可控水平进一步增强,对我国船舶高端海洋装备的自立自强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4月17日,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现场,中国石油工程建設有限公司第一建设公司5000吨门式起重机、4000吨履带起重机首次“双剑合璧”,历时3小时30分,成功将4606吨抽余液塔吊装就位,一举刷新亚洲最重塔器吊装纪录。
......
创新就是从0到1,再从1到100的过程。近年来,中央企业不遗余力增加研发投入,“十三五”时期累计研发经费投入超过3.4万亿元,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即使在2020年生产经营极为艰难的情况下,央企研发经费仍保持了11.3%的增速,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55%。
基础研究是科学技术的源头,其水平决定了我国科技创新的底蕴和后劲。科技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有望达到8%左右。
下一步,科技部将制定《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2021—2030)》,做出系统部署和安排。同时制定实施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强化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加快组建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打造体系化的战略科技力量。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万劲波表示,为更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机遇,强化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策源功能,国家正在布局国家实验室建设,重塑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目前,中央企业国内外研发机构数量达到4360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91个。
4月18日,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宣布与青岛科技大学合作共建实验室,下一步将联合开展轨道交通轻量化技术研究及人才培养,推动双方优势互补,实现产教融合、合作共赢,当天签约揭牌的“中德轨道交通轻量化研究所”,是中德青年科学院(青岛)发展中心首个落地的研究所。未来,研究所在推进轻量化材料在轨道交通车辆的工程化应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能。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表示:“坚持特殊人才特殊激励,对重点科研团队一律实行工资总额单列,对科技人才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等中长期激励政策,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给予更大容错空间,帮助解除后顾之忧,让他们专心致志搞科研。”同时,2021年中央企业重点任务中也强调,要进一步激发广大科研人员创新动力、创造潜能。
目前,我国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人才红利”可观。我国从事技术转化工作的人才储备充足,而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人才正在逐步积累。
数据显示,中央企业研发人员从“十三五”之初的80万人增加至近百万人,拥有两院院士229人,其中工程院院士数量占全国的五分之一。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积蓄了未来创新后劲。
不仅如此,国资委成立推动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设立科创局、构建科技创新运行机制,为集结中央企业的科技创新力量,实施创新驱动、推进科技创新、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2020年,国资委实施“科改示范行动”,选择一批优秀的种子公司,重点在完善公司治理、市场化选人用人、强化激励约束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打造国有科技型企业改革样板和自主创新尖兵。目前,共有209户企业入选了“科改示范企业”名单。
集群发力
以区域产业集群为内核,以城市群为重要动力源,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让区域创新体系更加丰富完善。
随着全球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工业4.0的需求不断加大,各个区域都在努力组团发展,向产业价值链上游发展,增强自身的实力。
2020年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结果显示,全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得分为72.19分,比上年提高了1.48分。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发表了重要讲话,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京津冀三地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相辅相成的新征程由此展开。7年来,京津冀多地协同创新的步伐不断提速,北京创新生态体系的强大辐射带动作用日渐凸显。
据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2020)》显示,以2013年至2018年时间段为例,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增长4倍多,三地合作专利数量增长近50%。
在首钢京唐公司2230毫米冷轧生产线焊机旁,京唐公司冷轧部副部长吕剑和同事们正目不转睛地观察着焊机,双切剪剪刃间隙在2300毫米宽度方向上的一致性偏差不超过0.02毫米;小车运行轨迹偏差每米小于0.02毫米;激光源外光路光斑十字中心偏差小于0.05毫米;在10倍放大镜下检查拼缝与激光点重合偏差小于0.05毫米......
这条2230毫米冷轧生产线是首钢京唐公司现有三条具有21世纪国际先进水平的冷轧生产线之一,主要用于生产高端汽车板产品,是国内首家配置激光焊机的同类产线。
目前,京唐公司拥有2230毫米、1700毫米和1420毫米等生产线,这些以最大轧制宽度标定的生产线按照专业化生产要求,分别轧制汽车板、镀锡板、家电板和专用板等冷轧产品。不同规格、不同品种的精品板材在这里被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来,销往全国各地乃至全球钢材市场。
2月初,科技部、深圳市政府印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科技创新行动方案》,支持深圳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优势,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大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在深圳的统筹布局和建设力度,在人工智能、先进计算、合成生物学、脑科学、生命健康与生物医药、新材料、量子计算等领域打造一批国际化科研平台。
4月,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提出到2022年,科创走廊建设初显成效,地区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走廊;区域政策制度制定实施高效协同,金融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产业高端人才加快集聚,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形成若干世界级制造业集群,在国内外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成为我国重要创新策源地;地区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2%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8%。
当下,北京、上海、广东科创中心引领地位凸显,辐射带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不仅如此,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之后,成渝正加速崛起为中国经济第四极。
2020年初,中央作出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在此大背景下,四川省提出,以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为主要承载区,以“一城多园”模式与重庆共建中国西部科学城,打造成渝绵“创新金三角”。
科技创新是绵阳底蕴和优势所在,集聚优势创新要素,为创新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作为国家级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绵阳新型显示产业在内的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尤其是在新型显示产业领域,绵阳拥有长虹、京东方、惠科、旭虹光电、金达诺等企业。产品也开始逐步覆盖产业链,上游拥有偏光片、触摸屏用电子化学品、高铝盖板玻璃、LCD显示屏用扩散板和导光板等产品;下游拥有智能平板电视、节能LED两面翻显示屏、超大拼接显示屏等主要产品,已初步形成上中下游产品聚集发展的良好格局。
在家电行业,长虹集团总是做第一个“吃螃蟹”者。根据长虹集团2020年财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944.48亿元,同比增长6.37%.其中,主营业务收入921.45亿元,同比增长6.21%。
在绵阳长虹智能制造产业园内,自动导引车在车间内穿梭往返,将配件精准送达智能电视操作工位,一台电视机从客户下单到交货只需24天。
“传统的家电行业主要根据库存生产、销售。这几年,家电行业发展迅猛,已经转变为按照订单生产模式。这就要求我们的生产速度要快,不能让客户等太久。”长虹相关负责人表示。
我国多层次、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完善,有力支撑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拓展产学研用融合通道。”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一个值得关注的词——“创新联合体”。
创新联合体
把握时代背景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这是对创新联合体最新、最明确的表述,也将其正式定格为“十四五”时期及面向2035年的重大创新举措。
可以说,如何深刻全面理解创新联合体的战略定位及其组建、發展模式,已成为当前“十四五”规划及其配套政策研究制定的紧迫任务。
在过去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大幅跃升,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为推动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细化与重构做出巨大贡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对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提出严峻挑战。
此前一段时间,由于采取技术引进与技术学习为内核的创新模式,技术对外依存度过高,产业创新链条不完整,面向市场应用环节的创新活动离不开国外基础性、底层性技术的支撑。一旦遇到全球化逆流,关键技术引入受限,原有创新链条即被打破,进而影响正常的经济发展秩序。
无论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国家,都将关键技术、核心技术视为最具价值的核心能力,且将其视为竞争中最有效也是最后一道堡垒。这一点淋漓尽致地反映在近年全球信息产业竞争上,以2018年以来美国针对中国5G产业中的华为、中兴等企业的打压即为充分例证。
面对未来产业的高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如何组织技术攻关成为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未来产业成为主要国家间竞争的战略高地,其中以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量子通信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逐渐成为重塑国际产业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这些产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复杂性与系统性越来越强,不确定性越来越高,传统的研发与创新组织形式难以适应,加速布局未来产业发展亟需新的技术研发与创新组织模式。
从国际发展经验看,全球化竞争一直存在技术壁垒,而政府组织产业力量研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并抢占竞争先机,也一直是发达国家的通用手段。
如20世纪70至80年代日本组织实施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计划,由日本政府主导,由通产省负责组织,以东芝、三菱、日立、富士通等相关企业为主体,以电气技术实验室(EIL)、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电子综合研究所与计算综合研究所为支撑,实施企业间联合研发攻关,从1976年启动至1980年结束共取得上千件专利,至1986年,日本半导体产品占世界市场的45%,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半导体生产大国,实现了通过集中优势人才、促进企业互动、协作攻关,提升日本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技术水平的战略目标。
以及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相对落后”下组建半导体制造技术研究联盟(Sematech),组织英特尔、IBM、美光、惠普、摩托罗拉等14家半导体制造公司,并外包给美国国家实验室、大学卓越中心以及创始成员之外的半导体制造设备企业,联合研发主攻半导体制造和半导体制造设备方向,结果成功实现反超。
对后发国家而言,在遇到重大技术瓶颈挑战、需要攻克产业技术难关时,仅靠市场力量自发组织研发攻关往往是低效的,政府制定战略并组织实施的产业技术研发攻关则是效果显著的政策手段。
新中国成立以来,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安全的战略领域、聚焦国际科技演变态势的关键环节,我国构建了以举国体制为主要特征的科技攻关的组织方式与推进路径,通过最大限度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后发追赶型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征程上释放出磅礴的制度绩效。
在国家重大战略目标导向下,集中全国范围内大专院所的科研人才、宝贵资源与产业力量,通过统一部署、协同攻关,不断打破一个又一个制约我国发展与安全的“卡脖子”技术,在推动我国科技创新水平与能力不断迈上新台阶的同时,也在不断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自主性与可控性。
路径选择与发展阶段息息相关。以举国体制为核心的科技攻关组织方式与推进路径,也是由现代化起步阶段我国近乎零基础、零起点的发展阶段决定的。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新起点上,实施新一轮科技攻关,打破国外对战略领域、关键技术的“卡脖子”瓶颈,也就有了新的选择。那就是积极推动科技攻关由供给侧驱动转向需求侧驱动,以克服供给侧驱动的缺陷,更加充分地利用好需求侧驱动的优势。
供给侧驱动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这一科技攻关的成果与处于经济社会发展一线的产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脱节,研究成果无法及时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构建以领军企业为主体的创新联合体,是我国科技创新动力由供给侧驱动走向需求侧驱动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科技攻关组织动员体制机制的一次重大变革。
单干不如组团
4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将加强顶层设计,聚焦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作进一步解释,关于未来产业的背景,从国际看,近年来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加强对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科学、先进制造、生物技术、先进通信网络等前沿领域的布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前谋划颠覆性、变革性产业发展,未来产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从国内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新发展格局正在加快构建,对我国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竞争新优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我国不容错过的重要战略机遇。国家发展改革委下一步将会同有关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提前布局并积极培育发展未来产业。
就在此前,安徽省政府發布公告,“十四五”期间将加快建设量子科技创新成果策源地和产业发展集聚区,形成量子科技产业创新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量子中心”。
4月初,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举行签约仪式,将在合肥共建量子计算芯片联合实验室,从量子芯片设计到封装测试实施全链条开发。
本源量子公司和晶合集成公司分别是我国量子计算和驱动芯片代工领域的知名企业,双方将充分发挥量子计算和晶圆制造技术优势,探索共建创新联合体,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态构建提供新路径。双方共建的量子计算芯片领域联合实验室,将在极低温集成电路领域进行工艺合作开发以及工程流片验证,实现从芯片设计到封装测试全链条开发。
“启动实验室建设,我们目标加快量子计算芯片集成化发展和创新应用落地,并对填补国内量子芯片产线化制造空白起到推动作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本源量子公司创始人郭国平说。
建立“创新联合体”在今年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频频提及,成为地方的一项重点工作。在布局创新联合体中,各地闻风而动,纷纷开始探索创新联合体的有效路径。
福建省一批创新型的领军企业,针对产业前沿技术展开了大量的研发工作,并牵头联合大学和院所开发前沿技术,有力地促进了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
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不可再生资源。如何提高開发利用的技术水平、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六大稀土集团之一——厦门钨业和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等优势科研资源强强联合,攻克了超低稀土总量钕铁硼永磁材料速凝铸造工艺等关键技术,开发了适用于变频空调的3个牌号高性能稀土磁性材料产品。
“产学研深度合作,解决了厦钨、院所等单一创新主体无法攻克的瓶颈难题,促进了研究开发、应用推广、产业发展贯通融合”,厦门钨业永磁材料研究所所长师大伟说,福建省中科院STS计划稀土专项围绕稀土磁性材料等稀土发展关键领域,设置4个产业化项目,支持厦钨协同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福建物构所等联合攻关,开发了一系列关键技术。
师大伟介绍,目前,项目已产出适应市场需求的6个牌号稀土磁性材料产品,广泛应用于美的电器、瑞智精密等厂家,项目合计实现新增销售收入3.8亿元,推动稀土永磁材料产业由中端应用向高端应用延伸。
为激发企业作为创新研发主体的引领作用,福建省鼓励支持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核心企业牵头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目前,福建省共有国家级试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1家。
“福建省加快构建企业主导产业研发新机制。”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福建省除自然科学基金、公益类科研院所专项及联合资金外,近3年资助企业牵头或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同承担的科技项目经费均占新上项目总经费的80%以上。
“企业是应用端,代表市场需求,领军企业往往有更多的数据资源和更好的硬件条件。这些企业牵头的创新,将有助于带动全创新链上下游的技术水平,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业内专家表示。
甘肃省首批创新联合体正式出炉,来自兰州大学、金川集团、酒泉钢铁集团、中核四零四有限公司等陇原领军企业强强联手,带动科研院所及上下游企业抱团发展,让“创新链”更强赋能“产业链”。
第一批创新联合体包括由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联合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组建的甘肃省镍钴资源高效利用及新产品开发创新联合体;由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牵头,联合兰州大学等组建的甘肃省钢铁新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创新联合体;由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牵头组建的甘肃省动物用生物制品创新联合体;由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组建的甘肃省能源装备创新联合体;由甘肃省公路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组建的甘肃省绿色智慧公路交通创新联合体。
据甘肃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首批创新联合体结合了甘肃镍钴资源高效利用、钢铁新材料研发、动物用生物制品、能源装备、智慧交通等领域“卡脖子”技术和产业发展共性关键技术需求,创新联合体将共同组织,凝练瓶颈制约问题、支持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联合攻关,加快推进重大技术突破、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技术需求与科技供给精准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