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校区高职院校建筑安全与维护管理创新研究*
——以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为例
2021-06-22阳梦花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430
阳梦花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430)
2019年高职扩招正式启动,各地高职院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部分学校受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的限制,采取在异地增设新校区或与其他学校合并办学的模式,来满足扩招的需要,从而形成“一校多区”的办学模式。这种办学模式能缓解学校空间过小的问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校的整体竞争力,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广东科贸职业学院采取的是在异地增设新校区的模式,为了保证基础设施能尽快满足扩招的需要,只能加快新校区的建设,从而导致建成后的部分建筑物经不起时间的检验。如何切实解决建筑安全问题,如何在建筑建成后进行高质量的维护管理,是高职院校急需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高职院校加强建筑安全与维护管理,是为了确保建筑物能达到甚至延长它的安全使用寿命,提高它的使用效益,同时也是为了确保师生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高职院校加强建筑安全与维护管理,是为了用最少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得到最好的最高效的建筑维护管理。针对“一校多区”型高职院校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本文拟提出一些解决方法,如何对多校区高职院校进行建筑安全与维护管理工作,如何推进其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和智能化管理。
1 多校区办学模式
“多校区”是指具有一个独立法人资格,但至少具有两个以上在地理位置上不相连的办学校园的学校,这种不相连的校园在学校内部称之为校区。
2 多校区高职院校建筑安全与维护管理的特点与现状
目前对多校区高职院校建筑安全与维护管理的理论研究不多,多数研究者是从建筑消防、设施设备、机械、电气等单方面进行研究,对多校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多校区的功能定位问题,二是多校区管理效率问题,三是多校区资源配置问题,四是多校区文化建设问题。在建筑研究方面,中国石油大学的教师有发表《多校区办学模式下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探索与思考》,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这一方面提出了一些可借鉴的意见。
从实践层面来看,由于广州市区土地价格昂贵、扩充空间有限,大部分土地面积小的高职院校在近几年都在周边城市扩建了新的校区。这些学校在多校区管理机制上已经取得了部分突破,基本上能在“一个学校”的理念下进行运作,在校区沟通、功能定位、整体运行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建筑安全与维护管理问题,各高职院校都关注的相对较少,可能日常办公的主校区还好,分校区可能就是物业公司在做着基本的维护管理工作。随着多校区高职院校越来越多,使得原本就具有综合性、复杂性与长期性特点的建筑安全与维护管理工作,又面临了校区增多、办学层次提升、办学规模扩大、学科布局调整等新情况和新问题,使得原本存在的一些问题更加明显,如管理制度不健全、职责不明确、维护方法不正确、二次装修次数过多、使用效率不高等。不少多校区高职院校建筑安全与维护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在管理上实行管理主体多元化的体制,财务部门管账不管物、资产中心管物不管账、实训中心管理实训楼、党政办公室管理办公楼、后勤部门管理一般房产,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分块管理,缺乏密切配合,致使学校对各职能部门的管理缺乏有效的协调、检查、监督和控制。由于多头管理,当管理职责不明确时,就会发生职能部门相互推诿的现象。另外,存在着不同程度“重使用、轻管理、轻维护”思想,使得“用”与“管”脱节,维护保养制度不健全、维修队伍过于精简、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与协调,很大程度上造成建筑物改造的浪费和建筑物使用寿命的缩短。
3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建筑安全与维护管理模式与现状分析
随着高职扩招,学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在清远职教城建设占地约800亩的新校区,2019年开始实施异地多校区办学。目前学校实行“功能延伸”的管理模式,即同一批人马管理各个校区。在建筑安全与维护管理方面,在新校区设立清远校区办公室,负责新校区建设和质保期维护管理工作;而清远校区的装修改造和广州校区的维护管理由后勤处负责。这种管理模式有利有弊,其优势在于各级管理职责分明,统筹集中与分散管理相结合,建设和质保期维修都由清远校区办公室负责,保证建筑维护管理的连续性,也能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寻找更有利的解决方法;缺点是质保期管理和改造分属不同部门,有时沟通不便,且各校区之间相距甚远,管理人员的往返交通极其不便,浪费时间和精力,管理成本大,管理效率低,建筑物得不到最有效的维护管理。目前我校的维修难点和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我校目前的预算经费不能完全支撑广州两校区的大型维修,每次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b.设计上的弊端使建筑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维护成本增大。如建筑物的给排水管道设计在没有检修口的封闭管井内,管道漏水基本都要凿墙,墙体里面管道纵横交错,有些地方空间狭小(如图1),维修难度大;部分学生宿舍卫生间未设置排风井,抽风机抽走的湿气、热气只能在卫生间上部徘徊,导致卫生间出现渗水漏水现象(如图2);学生宿舍设置的空调板放不下1.5匹的空调,需要另打支架(如图3),不仅减小学生的晾晒和休憩空间、不美观,而且增加了安装成本。
图1 无检修口的封闭管井内水管漏水维修
图2 部分学生宿舍卫生间无排风井
c.历史遗留问题,如楼板漏水;管道漏水(如图4);外墙漏水(如图5);后期改造无设计图纸,给现在的维护管理增加成本等。
图4 管道漏水
图5 外墙和伸缩缝漏水
d.管理上的问题,一是二级学院的实验室是自行管理,有些改造和建设没有征求后勤处的意见,施工管理不规范,后期维护又是后勤处,造成资源的浪费或留下消防安全隐患;二是管理人员更换时工作交接没做好,导致很多资料没交接好,给后面的管理人员增加很多不应有的工作量和工作难点;三是管理人员对工程这一概念的误解,有些项目归口后勤处,有些项目又打包在其他项目里面一起做,没有统一的标准。
e.维修工作跟不上损坏情况,施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施工质量、速度也是各有千秋,会出现维修效果不好、维修不及时甚至没有维修的情况,给广大师生带来不便,也导致投诉声音比较多。另外因各方面原因造成验收、结算时间拖得比较长,工程款支付也相应受到影响,给管理上带来很多麻烦。
4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建筑安全与维护管理初步探索
4.1 制度建设、工作流程方面
在广东省教育厅《省属公办学校基本建设管理办法》的指导下,结合学校实际,继续完善学校基本管理制度。招标一家监理单位协助大型的重要的维修项目管理,或者招聘建筑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专业人员协同管理。
4.2 提升后勤管理水平,减少维修费用,降低学校办学成本,重点解决建筑安全与维护管理中的难点问题
对于学校预算经费不能完全支撑校园建筑的大型维修,可采取每年完成两到三项,平时依靠零星维修保持基本维护和正常运转,从而保障正常的教学秩序,维护校园安全。
设计上的弊端使建筑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维护成本增大。在清远校区首期工程里面,有些已经进行改良,如建筑物的排水管道改用明管,方便维修;宿舍栏杆设计为砖砌栏板,节省维修成本等。清远校区二期工程中已将一期学生宿舍空调搁在卫生间上面改为统一外挂。
新校区建设要抓好安全监督管理。新校区建设,安全是重中之重;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做到领导重视、措施落实、考核到位、严格奖惩兑现,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才能确保安全生产。安全工作重在管理监督到位,安全管理监督,要突出强调敢抓、敢管、敢考核。安全检查是安全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要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将安全生产落到实处。
对部分二级学院和部门进行建筑改造或维修的现象,应统一归口管理,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基建项目管理的培训,对于财政拨款等建设项目,可指派专业人员参与施工过程的管理;另外要做好管理人员离岗的工作交接。
对于维修工作跟不上损坏情况的问题,运用一种管理模式,清远校区单独管理,广州两校区一起管理,但要配置足够的专业人员。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明确各校区的功能定位,合理设置管理机构,充分利用学校资源。
5 多校区高职院校建筑安全与维护管理创新研究
多校区高职院校,新校区可以凭借新校区新机制、新模式的优势,通过深挖建筑安全与维护管理的内部潜力、创新建筑安全与维护管理的方法与手段,进一步加强高校建筑安全与维护管理工作,推动其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和智能化进程,从而更好地为我国高校事业的发展服务,具体建议与措施如下:
a.利用校园网进行建筑安全与维护管理。一般高职院校都具备了比较完善的校园网络系统,运用校园网实现建筑安全与维护管理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建立建筑安全与维护管理网络化管理体系,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事前报修、实时监控、事后监督,逐步形成对建筑物的报修、施工、验收、结算一体化监控模式,使建筑维护管理一直处于严密监督和管理之下,多人监督也可加快办事效率。
b.加强审计监督,减少建筑维护费用。审计处要严格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计职责,特别是对大型基建或维修项目要实行公开招标,降低采购成本,及时发现和处理在建筑维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规范建筑维护管理工作。
c.观念创新,资源整合。将多校区高职院校相邻的小型校区通过置换、补贴等手段进行资源整合,减小办学成本,达到资源的最大利用。
d.同地区多所学校进行统一管理。成立专门的建筑安全与维护管理机构,引进一批专业人员对同地区的多所学校进行统一管理,减小各学校的维护成本,同时也能对建筑的安全与维护有更系统的管理。
6 结语
建筑安全与维护管理既是一项常规性工作,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在多校区高职院校建筑安全与维护管理的探索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在工作中要站得高、看得远,要引入科学的建筑安全与维护管理方法与手段,树立全新的建筑安全与维护管理理念,革新管理体制,根据学校特色寻找适合自己的管理体系;其次是朝着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为学校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努力构建与学校办学活动相适应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配置合理、运作高效”的建筑安全与维护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