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1-06-22杨扬张宁
杨扬,张宁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内蒙古包头 014010
分水岭区脑梗死是脑梗死中的一种常见类型,统计数据显示, 分水岭区脑梗死发生率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总发生率中可占到11.00%~12.70%, 其临床表现、体征以及血管狭窄程度与位置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对患者的身体生命健康影响极大[1]。 分水岭脑梗死主要是指患者颅内相邻的2 条或者2 条以上动脉出现狭窄或者阻塞,降低灌注压,使得灌注交界区发生局限性缺血,最终引发脑梗死,发病后,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2]。 近年来,我国介入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介入治疗开始广泛用于分水岭区脑梗死治疗, 并且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成效[3]。 基于此,该文方便选取 2019 年 3 月—2020 年 3月期间于该院接受治疗的92 例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患者, 研究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给予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方便选取于该院接受治疗的92 例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患者,随机抽取出46 例作为A 组,开展常规治疗,其余46 例设为B 组,开展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 A组:女 20 例,男 26 例;年龄:46~78 岁,平均年龄(61.73±5.94)岁;病情分级:20 例轻度,15 例中度,11 例重度;梗死类型:21 例为椎基底动脉梗死,25 例为颈内动脉梗死。 B 组:女 22 例,男 24 例;年龄:45~76 岁,平均年龄(60.27±5.62)岁;病情分级:21 例轻度,17 例中度,8 例重度;梗死类型:24 例为椎基底动脉梗死,22 例为颈内动脉梗死;该研究经由该院伦理委员同意后开展,两组患者一般信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纳入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认与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出的疾病诊断标准符合[4];经颅脑MRI 与CT 检查等影像学确诊;发病到就诊时间均在6 h 以内;患者及(或)家属均同意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肝、肾、肺以及心等重要器官存在病变者;神经功能存在障碍者;伴随出血倾向或患有血液类疾病者;近期接受过手术者;昏迷者;行过溶栓和抗凝治疗者。
1.2 方法
A 组:给予常规的内科综合治疗,方法为:先给予脱水降颅压、抗生素抗感染以及对症支持治疗,取50 mg灯盏花素注射液(国药准字Z20063405),取5 mL 复方丹参注射液(国药准字为Z51021303),取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1 次/d;取 500 mL 的羟乙基淀粉酶注射液 (注册证号:H20120209),行静脉注射治疗,1 次/d,治疗后 24 h 评价疗效。
B 组:在A 组的基上,于发病6 h 以内开展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方法为:采用椎造影管超选进入到病灶血管,对于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取10~15 万U 的尿激酶注射液(国药准字 H22023487)加入到生理盐水50 mL 中,以脉冲方式注入动;对于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取8~10 U 尿激酶注射液加入到生理盐水50 mL 中,以脉冲方式注入动脉,治疗后24 h 后评定疗效,术后24 h 评价疗效。
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 依据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结合患者的语言、意识以及肌力恢复情况评定治疗效果,具体为:经治疗,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较于治疗前降低91%~100%,病程0 级评为基本痊愈;经治疗,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较于治疗前降低46%~90%,病程1~3 级评为显著进步;经治疗,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较于治疗前降低18%~45%,评为进步;经治疗,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较于治疗前降低18%以上甚至上升, 评为无效;死亡。 (基本治愈例数+显著进步例数+进步例数)/总例数×100.00%=总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均以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与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后,B 组24 例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A 组21 例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 对比可知,B 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治疗效果对比
2.2 两组患者颈内动脉系统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后,B 组22 例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A 组25 例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8.00%,B 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与A 组相比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颈内动脉系统治疗效果对比
3 讨论
目前, 临床上对于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具体发病机制还未明确, 多认为和颅内外动脉血管发生狭窄与阻塞相关, 当患者的椎基底动脉与颈内动脉血管管腔发生狭窄或者是阻塞时,其脑部供血会大量减少,使得大脑动脉深穿支血管内的血流灌注严重, 导致脑组织损伤,最终引发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5]。 相关研究显示,以常规药物对低灌注引发的分水岭区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可取一定疗效,但对于血管狭窄引发的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则疗效并不理想,因此,找到一种可以有效治疗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的治疗方案, 一直以来都是前神经内科医师重点研究的一个课题[6]。
相关研究显示, 当患者脑动脉病变部区的血流量≥正常值的50%时,一般不会引发典型的临床症状,但如果病变的血流量<正常值的40%,患者就会出现抽搐、言语障碍以及意识障碍等表现,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提高患者的脑血流量,并确保患者的病变血流量>50%,以便更快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 而当动脉狭窄>50%时,如果患者可以得到足够的脑灌注压力与血容量,可以避免患者出现缺血症状,当患者全身血压下降,而脑灌注区也随之下降, 那么患者的的狭窄动脉供血区域血液供应会快速减少,最终引发脑梗死[7]。
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治疗的重点在于早期溶栓治疗,而最好的溶栓时机则是发病的6 h 以内,这一时段开展治疗为疗效最佳时期, 脑血管介入灌注是一种操作较为简单、创伤小以及并发症较少治疗方案,而且治疗的周期短非常短, 近年来已经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这种治疗方法提升了局部药物浓度,可以更快速地溶解微栓子, 帮助患者的局部脑组织血流恢复正常;此外,脑血管介入灌注还可以开放侧支循环,提升患者的局部动脉内灌注压,使其循环血量增加,进一步改善患者梗死部位脑组织缺氧状态与神经功能损伤[8]。 脑血管介入灌注可以让治疗药物直接进入病变血管内,在最短的时间对病变血管发挥药效,其具体的治疗机制如下:①提升病变部位的药物浓度,花更少的时间进行微栓子溶解,及时将患者血管壁斑块清除,使血管恢复畅通,增加患者病变血管的血流量,确保受损的脑组织得到足够的血液灌注[9]。 ②经由椎、颈动脉注入药物,可以提升患者的动脉灌注压,使其梗死区外围侧支的循环代偿能力持续增强,并将其椎基底动脉、颈内动脉以及颈外动脉三者间的代偿性循环全部打开,让患者的病变部位供血供氧恢复正常, 使受损的神经得以修复,且将羟乙基淀粉作为血容量补充药物,可以对血管内的红细胞聚集进行抑制,提升患者的动脉远端血流速度, 达到改善分水岭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目的,术后若与相关药物联合治疗,可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10]。
在该次研究中,治疗后,B 组24 例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5.83%;而A 组21 例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对比可知,B 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 A 组(P<0.05)。 且 B 组 22 例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与A 组25 例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68.00%相比也明显更高(P<0.05),这一研究结果与郭长江[11]给予出的研究结果,观察组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 观察组的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基本一致。 提示,对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患者进行脑血管介入灌注确实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更快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帮助患者恢复神经功能,分析原因可能是,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是一种直接针对病灶产生作用的治疗方案,药效发挥时间更短,治疗效果也更为确切,可以更快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消除患者病灶脑组织的缺氧、缺血状态,促进患者的疾病康复[12]。
综上所述, 对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患者开展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更快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修复患者损伤的脑组织,帮助患者恢复社经功能,改善患者的疾病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