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浙江考察”央视时政新媒体报道解析
2021-06-22王晓东
文_王晓东
2020年3月29日至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考察。在浙考察期间,他深入港口、企业、农村、生态湿地等,就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进行调研。这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非单一疫情防控主题的地方考察,内涵丰富、意义重大,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都给予了头条重点关注和详尽报道。央视作为国家电视台,除了考察结束后在《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中国新闻》等新闻栏目滚动播出电视新闻之外,还在第一时间通过央视新闻客户端,推出包含微视频、图文+视频复合报道、VR等品类多元的新媒体报道。从传播效果看,这些报道在全网被广泛转载,累计阅读上亿,评论量过万,大大拓展与提升了总书记浙江考察报道的舆论传播力、影响力和引导力。
央视时政对此次考察的新媒体报道呈现出哪些新特点?又是怎么生产制作的,未来发展和改进的方向在哪里?本文以在央视新闻客户端首发,且为原创的31篇报道为例,对央视时政“习近平浙江考察”的新媒体报道进行系统分析与深度解读。
一、报道概况:产品多样态 传播全平台
从2020年3月29日第一篇《独家视频|习近平在浙江考察调研》,到4月2日最后一篇《时政微纪录|绿色之变》,针对此次考察,5天之内,央视时政共播发31篇新媒体报道。从产品样态上看,这31篇报道可以分为三大类型:微视频、图文+视频复合报道和VR作品。其中,微视频报道13篇,图文+视频复合报道大幅增加到17篇,另外还推出了1篇VR作品《VR全景|跟着总书记重回安吉余村》,基本实现了图文、视频、VR等主要新媒体产品的多样态覆盖(详见表1)。
表1.“习近平浙江考察”央视时政31篇新媒体发稿一览
从传播平台上看,这些作品在央视新闻客户端首发后,央视新闻的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账号,央视频、央视网等平台,根据所属平台的不同特点,或一键同步发稿,或选择性发稿。可以说,专题报道实现了主流新媒体平台的全平台传播。
二、微视频:时效求快 内容求准
在此次考察报道中,专题微视频新闻特指以习近平总书记为对象的核心报道。它们以“单条视频+文字”的形式,在央视新闻客户端头条位置首发,在“习近平浙江考察调研”专题下汇集,随后归于《V观》栏目之下。从报道内容看,微视频又包含了3类:快讯、核心现场和微纪录。
——快讯,首发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宁波、安吉县、杭州考察的简要消息。
——核心现场,播发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现场的重要论述,以及和现场民众的精彩互动交流。
——微纪录,精要提炼、突出亮点,概览式回顾考察全行程或者是专注放大某一点位的考察活动。
从发稿实践来看,此次浙江考察,微视频报道突出了两大特质:第一时效和内容精准。时效性是新闻报道尤其是新媒体报道的核心特质所在,更是满足民众第一时间获取新闻资讯需求的必然选择。抢时间、拼速度、争取新闻首发,自然是此次浙江考察微视频报道的应有之义和第一目标。内容精准是重大时政报道的政治要求。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的时政活动往往富有深意,或阐释某种政策,或倡导某种价值理念等,有明显的导向作用。这就要求核心现场微视频,必须紧扣主题,精选核心现场鲜活的小细节、小故事和有特色的论述,来精准传递时政活动的价值导向和主题深意(详见表2)。
表2.图文+视频复合报道分类一览
1、快讯:第一时效、制造话题、引发舆论关注。
此次总书记来浙江考察,3条微视频快讯《独家视频|习近平在浙江考察调研》《独家视频|习近平在浙江省安吉县考察》《独家视频|习近平考察杭州湿地保护利用和城市治理情况》,分别在当天考察结束后的19:25、19:40、20:10推送,均实现全网首发,成为全网唯一的视频信源,从而牢牢占据了全网各大新闻网站的头条位置。消息一出,迅即引发了民众对总书记浙江考察的热烈关注。第一时间满足公众信息需求、制造舆论话题、引发全网关注,快讯的意义正在于此。
从制作上看,这三条快讯以“画面+说明字幕”的形式呈现,再配以烘托气氛的音乐,制作精良。特别是在画面选取上,囊括了当天考察活动的所有行程,这就意味着所有活动拍摄结束后,才能拿到全部素材。这相比以往仅选取考察活动刚开始点位的画面,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2、核心现场:精准传递考察背后的主题内涵、政策风向和价值导向。
赴浙江考察,总书记首站来到宁波舟山港,冒雨撑伞考察,正是因为港口在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方面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后在北仑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园区,总书记重点考察了一家中小型民营企业——宁波臻至机械模具有限公司,这是因为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5%,吸纳就业人数占城镇就业人口的80%,全力降低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冲击和影响,关乎就业稳、人心定,关乎社会稳、国家安。
核心现场微视频《习近平:要让中小企业尽快从疫情中恢复状态》《习近平:既要保证生产任务 还要保证身体健康》,传递出习近平总书记对复工复产情况的重点关注,特别是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点关注。在现场讲话里,他强调既要保证生产任务,还要保证身体健康。点滴之间,都是对中小企业的关爱呵护,也向世界传递在疫情之下,中国既能做好疫情防控,又能做好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在安吉余村考察推出的《习近平:保护生态 生态也会回馈你》《习近平:发展“美丽乡村”这里得天独厚》,生动展示了总书记时隔十五年再访余村,走进当地第一家农家乐春林山庄,同在场村民亲切交流时的现场论述。他说时间如梭,当年的情况历历在目。余村现在取得的成绩,证明了绿色发展这条路子是正确的。并表达了对余村发展后劲和潜力的看好,祝愿余村芝麻开花节节高。这样的话语,真挚、饱含深情,也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精准传递。在杭州考察推出的《习近平:收放自如 这是国家治理水平的表现》,则折射出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大战场上,都要取得胜利的工作目标和追求。
3、微纪录:概览式、重点式回顾考察活动。
在全部考察活动结束,大屏电视新闻播出当晚,4月1日22:58,时长仅为1分10秒的《时政微纪录|习近平总书记浙江行》推出,以快节奏的剪辑,对浙江考察全过程进行了最为精彩的浓缩和概览。电视大屏新闻不再滚动播出后,4月2日17:08推出《时政微纪录|绿色之变》,以4分43秒的篇幅,重点聚焦总书记和余村、西溪的故事。
第一时效、精准传递时政深意,在为考察报道打头阵的同时,微视频中的微纪录产品,再一次带领用户,精炼概览式地回顾了此次考察,也为央视时政对习近平总书记浙江考察的新媒体报道画上了句号,留足了韵味。
三、图文+视频复合报道和VR产品:求深求广、依次发稿、层层递进
此次考察报道中,图文+视频复合报道和VR产品在央视新闻客户端次条位置推送,在“习近平浙江考察调研”专题中汇集,随后部分报道归于《传习录》栏目的子目录下。从内容看,这类报道可以分为4个类别:背景介绍、时政新闻眼、反响报道和独家特稿。报道的篇幅也有所增加,特别是“时政新闻眼”大幅增加,4篇报道平均字数2480字,视频4个,配图15张,这也意味着报道深度和广度的增加。
以3月30日在安吉县考察的报道为例,当晚19:40快讯《独家视频|习近平在浙江省安吉县考察》在央视新闻客户端头条位置首发。19:41《习近平浙江行|十五年后再访余村》、19:45《习近平浙江行|走进安吉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两篇背景介绍相继在次条推送。特别是《习近平浙江行|十五年后再访余村》,在讲述余村巨变的同时,回述了十五年前习近平在余村的考察,更可贵的是嵌入了珍贵的历史影像——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在余村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现场视频。可以说,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吉县考察消息的极大扩展。
20:40,快讯播发1小时后,《VR全景|跟着总书记重回安吉余村》上线。作品包含5个VR场景,余村党群服务中心、荷塘雅趣、“两山”理论纪念石碑、春林山庄、矿山遗韵,依次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余村考察的4个主要场景,而最后一个场景“矿山遗韵”则呼应了余村开山挖矿的往事。用户可以点击VR场景中的热点,选择观看相应的背景图片和现场视频,从而对余村了解更多。
21:40,快讯播发2小时后,《时政新闻眼|时隔15年,习近平重访安吉宣示了什么》推送。一方面,以记者拍摄的一手现场环境和人物照片为依托,介绍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吉县考察的全部行程,凸显温度和鲜活度;另一方面,大量延展背景信息,梳理“两山论”、矛盾化解社会治理两大主题信息,对考察深意进行解读。全篇3159字、5个视频、18张图片,极大拓展了时政报道的深度和广度,为用户提供鲜活的看点,也为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留下生动的注脚。
第二天9:08-9:36,在安吉县考察的四条核心现场微视频发稿。随后,从10:23-13:16,以核心现场论述为报道价值取向,反响报道和独家特稿陆续播发。《独家V观|十五年 三代余村人的传承与变迁》《独家V观|总书记最关心矛盾问题能不能化解 群众利益有没有得到保护》以核心现场当事人的采访为主体,讲述了他们和习近平总书记互动交流的感受。独家特稿《绿水青山的安吉余村样本》则从首长考察余村的核心论述切入,详尽解剖了余村如何走上绿色发展之路和发展巨变。特别是《独家V观|十五年 三代余村人的传承与变迁》,在活动结束后,随即采访到了和习近平总书记互动交流的老中青三代余村人,以他们身份、角色变化,折射出“两山论”指引下余村的巨大变化,以更具历史纵深感的讲述,论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科学性,可谓反响报道中的佳作。
至此,从当天的快讯、背景介绍、VR产品、时政新闻眼,到第二天的核心现场微视频、反响报道、独家特稿,央视时政的新媒体报道,依次发稿,层层递进,不断拓展报道的深度、广度,不断转换报道的视角和角度,在为舆论场不断提供话题和热度的同时,也打造了一条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吉县考察的完整资讯流。而总书记在杭州考察快讯的推出后,则以同样的打法,开启一条全新的报道资讯流。
四、结语与展望
微视频、图文+视频复合报道、VR产品构成了“习近平浙江考察”央视时政新媒体报道的基本框架。微视频快讯先声夺人、引发舆论关注。背景介绍和VR作品拓展信息、时政新闻眼全力开拓报道深度和广度,强化对考察内涵的解读力度。核心现场微视频以现场重磅论述,精准传递时政深意,反响报道则从“核心当事人”的第三人称视角,折射考察活动背后的主题、深意。微纪录则对考察活动全程或重点活动,或概览式或重磅式地进行呈现。
从新闻传播上看,从第一时效、制造话题,引发舆论关注,到不断注入新内容,持续累积舆论热度,再到电视大屏新闻传播结束后,概览式和重点式回顾呈现,央视时政的新媒体报道多产品多样态聚合发力,长短结合、依次发稿、层层递进,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从快度、深度,到广度、鲜活度;从大众单向传播,到人际互动传播,满足不同受众的阅读需求,也奠定了新媒体报道在重大时政报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但此次报道,众多新闻产品也存在品牌弱化、包装混乱的不足。“独家视频”“独家V观”的交替使用,极易让人摸不着头脑,统一包装、统一标识的缺失,让人为之惋惜。此外,背景介绍、独家特稿、VR产品仍处于缺乏品牌名称的阶段,还需要继续探索。可喜的是“时政新闻眼”形成了独特的标识体系,主题海报+现场照片+精当论述+视频的复合报道模式,自2018年创立之后虽然经过多次改版但一直沿用至今,已经成为独家的品牌报道特色。未来,在不断提升报道时效和品质的同时,打造更具包装感和形式感的报道品牌,当是央视时政新媒体报道的又一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