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机芦笋高产栽培技术

2021-06-21徐振龙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功效

徐振龙

摘 要:有机芦笋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属于保健蔬菜的一种,相较于普通蔬菜,芦笋中的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较高,深受人们的喜爱。该文介绍了芦笋的功效及特性,提出了有机芦笋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有机芦笋;功效;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09-0064-02

芦笋具有根系发达的特点,其产量容易受到根际土质和理化结构的影响。为提升有机芦笋的产量,近些年来农业技术人员对有机芦笋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促进了芦笋单产增加,种植户收入愈发可观。

1 芦笋的功效及特性

1.1 功效 芦笋中的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较多,其热量相对较低,西餐通常会通过蒸煮的方式,将芦笋做成食物,并配上沙拉和奶酪共同食用,其味道和口感良好。中餐一般用芦笋与肉类搭配,做出色泽鲜明和口感良好的炒菜。芦笋对于人体健康有很大的益处,其富有糖和类黄酮等活性因子,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较为显著,经常食用芦笋,可以起到延缓衰老和美容养颜的作用。同时,芦笋深受减肥人士的喜爱,究其原因,主要是芦笋可以促进人体基础代谢,帮助人体消耗热量[1]。芦笋在医学方面的功效主要表现在抗癌、维护肝功能和增强人体免疫力等。(1)抗癌:芦笋的组织蛋白极为丰富,同时还能对拓扑异构酶活性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可以直接灭杀癌细胞,对正常细胞却不会起到限制作用。(2)维护肝功能:芦笋根提取物可以对酒精诱导的肝肿瘤坏死因子的分泌进行抑制,具有护肝的功效。(3)增强人体免疫力:芦笋中的黄酮类、皂苷等次生代谢活性物质在提高免疫细胞活性和增强人体免疫力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因此,芦笋在医学领域享有“生物反应调节剂”的美誉。

1.2 特性 有机芦笋属于草本类植物的一种,具有茂密的根茎,在生长发育上与其他植物有明显的不同,随着种子的不断发育,芦笋根部会朝向土壤深处生长,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形成茂密的根系。芦笋的茎可以分为地上茎和地下茎2个部分,其中,地下茎的性状较为独特,其长度通常为15cm,节间距较短,且长有叶子;相较于地下茎,地上茎十分粗壮,生长于茎上的叶片会通过光合作用,为芦笋生长提供养分。芦笋这种植物具有雄雌之分,雌性芦笋会产生后代,其在产量、口感、品质和外形均不如雄性芦笋。在查阅文献资料后得知,雄性芦笋的单株产量比雌性芦笋高30%左右,因此,对雄性植株进行培育是提高芦笋产量的有效手段。芦笋适合种植在气候条件四季分明的地区。芦笋对温度的要求,会随着生长阶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在种子出芽阶段,对外界溫度要求较高;在生长阶段,温度要求较低,仅需低温即可。芦笋在各生长阶段均会积累养分,促进植株的生长。值得注意的是,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芦笋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不利的影响。若温度过高,芦笋的嫩芽会在高温的影响下产生纤维化;温度过低,则会影响芦笋的生长速度[2]。

2 有机芦笋栽培技术

2.1 选择合适的种植环境 适合种植芦笋的环境应该是空气、水质和土壤无污染,且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地区,有3年转换期,而在3年内不能使用任何化学药剂和化肥。与此同时,还应做好隔离带的布置。通常情况下,有机芦笋生产基地与常规基地之间隔离带的宽度不应少于10m。有机芦笋高效栽培对土壤条件的要求较高,一般在地势平坦且拥有深厚土层的土壤条件下栽培的芦笋产量和品质最高。因此,建议种植户选择壤土和沙壤土地来栽培。如果选择普通土壤栽培芦笋,可以在土壤中掺加适量的灰渣和沙砾,以达到改善土壤条件的目的。在栽培之前,应改良所选土地,通过全面深耕的方式疏松土壤。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利用挖掘机或人工挖掘沟渠,其行距和跨度以1.5m、0.3m为宜。在沟渠完成后,均匀施用有机肥和复合肥,满足后续育苗的需求。芦笋相较于其他蔬菜,生产年限较长,在种植后的收获时间长达15年以上,因此,育苗对于芦笋栽培极为关键。目前,育苗移植法是常用的育苗方法,该方法具有成本低廉和出苗率高的优点,建议种植户多加选择。

2.2 选择适宜的品种 品种宜选择萌芽期早、产量高且耐病性强的杂交品种,种子的纯度应大于95%,净度大于97%,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小于8%。目前,井冈红和井冈701等品种的栽培表现较为良好,推荐选用。引进国外优秀的芦笋品种也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从美国引进了全雄紫芦笋产量、抗病能力、品质和口感均优于普通芦笋品种。此外,在有机芦笋栽培中,转基因种子不允许使用[3]。

2.3 精细育苗 催芽是播种前的重要工作,首先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种子进行浸泡消毒,浸泡时长为24h,冲洗干净后再利用温水浸泡种子,水温以25~30℃为宜,浸泡时长48h,换水间隔为12h。在清洗干净后,使用湿毛巾将种子包好,然后将种子放在相同温度的环境下催芽48h,在20%的种子露出白色后播种即可。另外,在播种前应做好开沟工作,沟的行距的深度分别为0.4m、2m,同时做好植株间距的测量,以8cm为宜,然后即可进行播种。

2.4 整地播种 每hm2芦笋需要的育苗地面积约为450m2,可以根据种植面积计算育苗面积,畦床施腐熟有机肥5~8kg/m2。一般6.67hm2需育苗面积3000m2(100m×30m),施肥量24000kg。营养畦宽度为1.1m,播种标准为[10cm×10cm]播1粒种子,然后将细土覆盖到种子上,细土厚度应小于2cm。细土上还要覆盖稻草并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土壤温度快速流失,为种子发芽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在不同月份种植有机芦笋需要关注的重点不同,如果种植户选择在3月份种植芦笋,应重视温度,因为3月份气温较低,土壤温度流失速度较快,应避免土壤温度低于13℃。而6月份种植芦笋,应重视遮阴,防止畦床内的温度超过28℃。另外,还应做好浇水工作,使土壤内的含水量与芦笋生长需求相符。芦笋生长会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要求种植人员以15d期限进行追肥,肥料可使用生物肥[4]。

2.5 定植 芦笋苗龄长达75d,在苗龄期过后,如果笋苗的平均高度为0.35m,地上健壮苗的数量普遍超过4支,地下根数量达到6~8条,根长接近0.15m时移植即可。

2.5.1 开定植沟 芦笋具有发达的根系,其根部位于地底很深的位置,要确保土壤疏松,使芦笋健康生长。在定植沟开挖时,应遵循以下标准:行距1.5m、沟深0.4m、底宽0.35m、口宽0.4m,定植沟的方向应该与主风向保持一致,保证芦笋的有效透气。在开沟的过程中,还要向定植沟底部回填地表土,其目的在于促进根部的生长发育。同时,还要将有机肥填到沟中。

2.5.2 肥水管理 在芦笋处在幼年期时,应以月为标准进行追肥,追肥种类以有机肥为主,如人或动物的粪便,初期施肥宜少量勤施。与此同时,还要做好查苗和补苗工作,尤其是在补苗过程中,浇水至关重要,关系到芦笋植株的成活率。在芦笋到达成年期后,2—6月份,春芽肥的施肥时期,追肥间隔为30d,每次追施20%的有机肥。7月中旬,属于秋发肥的施肥时期,施肥120000kg/hm2,且9月和10月都要追肥。12月上旬,种植人员需要施越冬肥,施肥方式为开沟浇灌,在距离芦笋苗30cm的地方开挖沟渠,通过浇灌的方式进行施肥,施肥标准为有机肥120000kg/hm2。

2.6 病虫害防治 目前,在对芦笋常见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手段有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3种。

2.6.1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主要包括选择抗病能力强和高产的芦笋品种,并对笋田进行彻底清理,如拔出病株,集中掩埋焚烧等。同时,还要保证种植密度的合理性,避免植株密度过高,芦笋导致芦笋田的通风透光效果下降。总之,农业防治要求种植人员掌握芦笋的生长特性,并将其作为依据,为芦笋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以增强其免疫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2.6.2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指通过灯光诱杀、粘板杀虫等措施,集中灭杀害虫,具有简单、高效和无污染的优势。以防治斜纹夜蛾等害虫为例,此类害虫具有趋光和喜甜酸的习性,种植户使用杀虫灯或糖醋液诱杀成虫优势显著,在配制糖醋液时,应控制配比,其原料配比为糖醋各3份、酒1份、水10份,并与敌百虫相混合。白天盖上盖子,防止气味流出,晚上将盖子打开,吸引害虫,糖醋液的更换周期为7d。

2.6.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细菌和生物链关系,防治害虫。如某地区芦笋种植户为控制害虫数量,在田间释放了大量的螳螂和瓢虫,用来捕食害虫,最终实现了对病虫害的有效防治。

2.7 越冬管理和采收 在进入到冬季后,气温逐渐降低,种植户应提前浇水,然后将芦笋上部割除,并在上部埋土,以保护位于地下的芦笋。芦笋的盛产期为种植后的第3年,种植户应将所在地的气候条件作为依据,选择合适的采收时间。目前,芦笋采收时间多为4月份,停止采收的时间为6月份,待植株营养储备完成后,8月份可以继续采收,但采收时间不得超过20d。

3 结语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增加,对食品的安全和营养要求也不断提高,芦笋作为一种保健蔬菜,由于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受到了居民的认可和喜爱,其种植面积和销量持续增加。目前,有機芦笋栽培已成为我国部分农户的重要的收入来源,为提升芦笋产量和品质,应加强对芦笋栽培技术进行研究,总结配套栽培技术,提高芦笋的栽培水平。

参考文献

[1]张丽,聂海金.薛百镇露地有机芦笋的栽培技术[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0(01):157-158.

[2]黄莉华.有机芦笋的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7(18):129.

[3]孙静.有机绿芦笋栽培技术[J].农业知识,2017(26):21-22.

[4]邹世星,杜贵勇,陈光晃.有机芦笋大棚提早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7(02):95-96.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功效
红景天的神奇功效及作用
被扔掉的葱须大有功效
同叫“木瓜”,功效不同
藏雪茶的养生功效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黑枸杞功效被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