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皖北地区不同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2021-06-21李雪艳王前前闫冲冲付玉营薛炳杰廖华俊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品比试验马铃薯

李雪艳 王前前 闫冲冲 付玉营 薛炳杰 廖华俊

摘 要:为加快马铃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及皖北地区马铃薯品种的更新换代,2019—2020年联合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引进了12个马铃薯品种,并以费乌瑞它为对照,在阜南县开展了不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存在很大差异,其中徽薯5号、N190长势好且整齐,产量和商品率较高,分别较对照费乌瑞它增产45.2%和20.7%,适宜在阜南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马铃薯;品比试验;皖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09-0060-03

Abstract: To speed up the demonstration and extension of new potato varieties and the replacement of potato varieties in northern Anhui. From 2019 to 2020, the project team, together with the Institute of Horticulture, 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troduced 12 potato varieties, and carry out a comparative screening test of different varieties in Funan County. The potato variety Favorita was set as the contro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rowth period, agronomic traits and yield of different varieties were quite different. Among them, Huishu No.5 and N190 grew well, and their yield were also higher, increased by 45.2% and 20.7% respectively than control. In addition, the commodity rate of these Huishu No.5 and N190 were also higher than other varieties. In summary, Huishu No.5 and N190 were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planting in Funan county.

Key words: Potato; Variety comparative test; Northern Anhui

马铃薯是我国继小麦、水稻和玉米之后的第四大栽培作物。近年来,随着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深入推进,阜南县马铃薯种植规模越来越大。但由于诸多原因,阜南县马铃薯生产的主导品种结构单一,更新换代速度慢,再加上农药、化肥施用不合理以及多年连作的影响,造成马铃薯产量和品质逐年下降。为筛选出适宜阜南地区气候条件和栽培模式的新品种,加快当地品种更新换代,进一步提高马铃薯的生产效益,依托安徽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创新团队,笔者引进了12个马铃薯新品种,对其生产性状进行田间鉴定,同时综合分析其生产特性,以筛选出适宜阜南地区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为进一步提高马铃薯生产效益、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提供品种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5月开展。试验地位于阜南县赵集镇刘大郢村,试验田块为连续种植辣椒等蔬菜多年的大棚地,土质为沙姜黑土,肥力中等偏上。土壤理化性状:pH6.3、全氮0.71g/kg、速效钾181mg/kg、有效磷49.5mg/kg、有機质14.39g/kg。

1.2 供试品种 供试马铃薯品种为N190、陇薯7号、N88、D686、中薯219、中薯148、徽薯5号、徽薯2号、龙薯12、中薯215、B17、费乌瑞它等12个,所有供试品种均为原种,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提供。

1.3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20m2。马铃薯播种前,结合土壤翻耕整地施基肥NPK(15∶15∶15)1500kg/hm2、硫酸锌22.5kg/hm2、有机肥3000kg/hm2。2020年1月16日播种马铃薯,播种方式为人工点播,采用大垄双行覆膜种植,株距20cm,行垄距85cm,小区播种株数140株。播种后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并统计出苗率。收获时间为2020年5月7日。

1.4 数据采集 在马铃薯生长阶段,分别统计每个品种的生长性状及形态表现,观察块茎性状,并按小区单收,测定产量和商品薯率(大于100g计为商品薯)。出苗率在苗期统计,产量在收获期测量。

出苗率(%)=小区的出苗数/播种薯块×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候期 由表1可知,不同品种间物候期差异相对较小。12个参试马铃薯品种出苗期在2月22—27日,其中陇薯7号出苗最早,其次是N190、中薯148、中薯215、B17,出苗最晚的是中薯219;现蕾期在4月3—7日,其中N190、陇薯7号、龙12现蕾期最早,徽薯5号现蕾期最晚,其次是D686、中薯148、B17;成熟期为5月1—7日,其中N190、中薯219成熟期最早。不同参试品种生育期(出苗期至成熟期)在65~75d,其中中薯219的生育期最短(65d),其次是N190和N88(均为69d),对照费乌瑞它为71d,生育期最长的是陇薯7号(75d),其次是徽薯5号和徽薯2号(均为72d)。

2.2 出苗率及植株农艺性状 由表2可知,不同品种出苗率均在93%以上,其中陇薯7号出苗率最高(98.2%);各参试品种的株高为51.2~66.1cm,其中陇薯7号植株最高(66.1cm),其次为徽薯5号(65.3cm);不同品种平均主茎数为2.1~3.8个,陇薯7号平均主茎数最多(3.8个);陇薯7号、D686、徽薯5号的叶色为深绿色,中薯219、中薯148、徽薯2号、中薯215为绿色,其余品种叶色为浅绿色;除陇薯7号和费乌瑞它有少量开花外,其余10个品种均为落蕾;所有参试品种均无天然结实。

2.3 块茎性状 由表3可知,N190和费乌瑞它薯形为长椭圆,中薯148为椭圆形,N88为扁圆形,其余品种薯形均为圆形;除徽薯5号薯皮颜色为紫色外,其余品种均为黄色;徽薯5号薯肉为白色,其余品种均为黄色或浅黄色;徽薯5号芽眼深度中等,其余品种芽眼均表现为浅;各参试品种薯皮均表现光滑,块茎整齐度均为整齐。

2.4 经济性状及产量 由表4可知,各马铃薯品种产量在26302.9~42145kg/hm2,其中徽薯5号产量最高,为42145kg/hm2,较对照费乌瑞它增产45.2%;其次是N190,产量为35049.4kg/hm2,较对照费乌瑞它增产20.7%;再次分别为中薯219、中薯215、N88,产量分别为32795.3、31858.7、31382.5kg/hm2,分别较对照费乌瑞它增产13%、9.7%、8.1%;B17的产量最低,为26302.9kg/hm2,较对照减产9.4%。各参试品种商品薯率为64%~90%,其中徽薯5号商品率最高(90%),其次为N190(85%),陇薯7号最低(64%)。

3 结论与讨论

安徽是典型的马铃薯中原二季作区,也是全国较早种植马铃薯的省份,其中皖北地区曾是全国最大的种薯集散地,具有辉煌的马铃薯种植历史。但目前皖北地区存在马铃薯品种结构单一、更新换代慢等严重制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急需开展适宜当地气候与栽培模式的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本试验引进了12个马铃薯优质品种,对各品种的物候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徽薯5号和N190 2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佳。徽薯5号生育期72d,薯块圆形,白肉紫红皮,芽眼深度中等,薯皮光滑,平均产量达42145kg/hm2,较对照费乌瑞它增产45.2%,商品薯率达90%以上。N190生育期69d,薯形长椭圆,黄皮黄肉,芽眼浅,薯皮光滑,平均产量达35049.4kg/hm2,較对照费乌瑞它增产20.7%,商品薯率85%。由此可见,徽薯5号和N190 2个马铃薯品种适宜在安徽皖北地区进行示范推广。由于本试验数据仅为1年的数据,不宜作为品种推广的唯一依据,仅能为阜南县马铃薯种植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岳晓甜,曲峻岭,郭燕枝.中国马铃薯产业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初探[J].农业展望,2016,12(11):55-58.

[2]黄依萍.永春县农产品安全监管现状及对策[J].农技服务,2016,33(1):21-22.

[3]王丽.浅谈驻马店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和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9:23.

[4]杨丹,李树举,王素华,等.中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J].作物研究,2018,032(001):18-22.

[5]李文华,吕典秋,闵凡祥.中国、荷兰和比利时马铃薯生产概况对比分析[J].中国马铃薯,2018,032(001):54-60.

[6]占鹏,郭焱,陈伟,等.马铃薯收货环节损失率测算及比较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8,4:191-199.

(责编:徐世红)

猜你喜欢

品比试验马铃薯
马铃薯有功劳
马铃薯种植中常见不良现象的发生原因及预防
春栽马铃薯种植技术
定边马铃薯
胖胖的马铃薯
秋马铃薯栽培技术
西宁地区韭菜种植品种比较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