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地方级湿地公园发展对策
2021-06-21蒲应春
蒲应春,曾 辉
(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贵州 贵阳 550003)
贵州地处长江、珠江上游,是两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区位极为重要,而境内多为喀斯特岩溶地貌,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根据《贵州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报告》,全省湿地总面积为20.97万hm2(不包括稻田湿地),湿地面积仅为国土面积的1.19%,但生物多样性却很丰富,生态价值较为突出,是重要的物种基因库。贵州湿地类型多样,永久性河流湿地、库塘湿地较多,但斑块面积较小;喀斯特溶洞湿地广布,极具科研价值[1]。湿地公园是有效保护湿地资源,稳定湿地生物多样性、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载体,对改善区域生态状况,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建有各级湿地公园54处(含试点),其中国家级45处,地方级9处。
根据国家对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的要求,结合贵州省地方级湿地公园保护利用价值评价工作的开展,通过对地方级湿地公园实地调研、统计分析,总结出地方级湿地公园特点、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为全省湿地公园建设及管理提供参考。
1 地方级湿地公园概况
截至2020年底,贵州省地方级湿地公园(以下简称“地方级湿地公园”)共有9处,总面积 2 245.28 hm2,其中省级4处,面积 1 149.98 hm2;市级5处,面积 1 095.30 hm2。省级湿地公园分布在3个市,即遵义市2处、铜仁市及安顺市各1处;市级湿地公园均分布在毕节市(表1)。
表1 地方级湿地公园基本情况
据调查统计,全省地方级湿地公园包括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4个湿地类,含永久性河流、洪泛平原、喀斯特溶洞、永久性淡水湖、草本沼泽、藓类沼泽、库塘湿地、稻田湿地等8个湿地型。全省地方级湿地公园保护的湿地面积为982.40 hm2,面积占比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稻田湿地314.08 hm2,占32.0%;库塘湿地271.77 hm2,占27.7%;永久性河流236.19 hm2,占24.0%;其余5个湿地型面积共计160.33 hm2,面积占比相对较小,仅为16.3%(表2)。
表2 地方级湿地公园湿地类型统计
2 地方湿地公园主要特点
2.1 区位重要、生态脆弱
贵州省地方级湿地公园数量不多,但多数交通便捷、生态环境良好,是开展湿地科普宣教的自然课堂。
多数地方级湿地公园及其周边区域均为喀斯特岩溶地貌,自我恢复能力弱,生态系统非常脆弱,湿地资源一旦被破坏,要恢复其生态功能极其困难。
2.2 面积较小、分布不均
贵州省地貌多为山地,地形落差较大,加之喀斯特岩溶地貌广布,地表保水性能较差,导致大型河流、湖泊相对较少,因此,地方级湿地公园规划面积普遍偏小。在现有的9个地方级湿地公园中,除石阡小龙河省级湿地公园外,其余8个湿地公园均在500 hm2以下。
由于各市州对湿地公园认知度不一,建立湿地公园积极性存在差异,导致地方级湿地公园分布不均、发展不平衡;在全省9个市(州)中,除安顺、铜仁、遵义、毕节4个市建立有地方级湿地公园外,其余5个市(州)均没有地方级湿地公园分布,地方湿地公园示范带动效应不明显。
2.3 保护与发展矛盾凸显
湿地公园是自然保护地的一种类型,属于自然公园。由于各地政府对自然保护地认识不到位,认为地方级湿地公园作为自然保护地纳入生态红线后,就成了禁建区,导致各地不愿再申请新建湿地公园;即便是已成立的地方级湿地公园,当地政府在组织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畏手畏脚、担心触碰生态红线等情况,保护与发展矛盾依然突出。基于上述因素,全省地方级湿地公园发展陷入了瓶颈。
3 主要建设成效
3.1 恢复了湿地资源
通过建立地方级湿地公园,有效保护了公园区域内包括喀斯特溶洞湿地、天然湖泊和自然河流湿地等类型的湿地资源;同时,通过人工干预,采取近自然方式实施湿地保育和修复措施,有效遏制了区域性的生态破坏及湿地退化,生态环境得到一定改善,野生动植物数量明显增加,湿地生态系统更加稳定,为湿地资源保护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3.2 完善了湿地保护体系
湿地公园是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湿地公园建设是在当前形势下扩大湿地保护面积的有效途径,对改善区域生态状况,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截至目前,贵州已经建立多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及国家湿地公园。地方级湿地公园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湿地保护体系。
3.3 彰显了湿地生态旅游价值
地方级湿地公园建设使湿地景观与周边自然景观相互映衬,自然湿地与人工湿地镶嵌组合、相得益彰,山、水、林、田、湖、草相互交融,使得湿地公园湿地景观价值得以提升,美学价值更加突出[3]。如安顺虹山湖省级湿地公园,现已成为了安顺城区开展湿地科普宣教及生态旅游的窗口,成为了安顺市绿色发展新的生态名片。
3.4 带动了当地社区发展
地方级湿地公园在实现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同时,兼顾水利防汛、农业生产和生态旅游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湿地生态系统多种功能和效益,流域生态系统得到良性发展[5]。周边社区可持续利用湿地资源,通过多种手段和策略,展示湿地生态功能,从而带动了周边社区经济发展。
3.5 增强了公众湿地保护意识
通过地方级湿地公园建设,开展科普宣教和社区共管等活动,使周边社区群众参与湿地公园管理,认识到保护湿地公园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园,积极主动地进行保护[6]。如安顺市虹山湖省级湿地公园在周边社区聘请了60余人参与到公园护林、保洁、维修维护和绿化美化中来,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当地群众保护湿地公园意识明显增强。
4 存在的问题
4.1 管理机构不健全
管理机构重叠或不健全对地方级湿地公园建设十分不利。地方级湿地公园普遍存在管理机构不健全的问题。即使是管理相对较好的安顺虹山湖省级湿地公园,也存在管理机构重叠和管理职能不明晰的问题。而市级湿地公园均由县林业局兼管,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实际处于无人员管理状态。
4.2 建设不规范
多数地方级湿地公园虽然有矢量边界,但基本未开展勘界立标工作,实际保护界限不明,功能分区边界不清楚,不利于湿地公园的保护和管理。此外,地方级湿地公园在建设中普遍忽视了《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重要性,导致部分湿地公园湿地资源保护及修复成效不明显,湿地生态旅游效应未能充分体现。
4.3 与其它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
据调查统计分析,贵州省9处地方级湿地公园中,有2处与其它自然保护地重叠,重叠保护地类型为森林公园,其中一处为毕节金沙西洛河市级湿地公园,与贵州金沙冷水河国家森林公园重叠面积为108.87 hm2,重叠面积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81.2%;另一处为遵义蒲水河省级湿地公园,与凤冈县万佛山森林公园重叠面积为14.53 hm2,重叠面积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6.4%。地方级湿地公园与其他自然保护地重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湿地公园的有效管理。
4.4 宣教功能不强
由于多数地方级湿地公园没有设置专门的宣教场所,更没有配备专职的宣讲人员,开展宣教活动少,宣教力度明显不够,人们大多把湿地公园当作一般的休闲场所,对其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知之甚少,尚未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湿地公园建设的氛围。
4.5 科研监测缺失
目前,贵州省地方级湿地公园科研监测工作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即使如安顺虹山湖省级湿地公园和遵义凤冈蒲水河省级湿地公园等有较好本底资源的湿地公园,也未对湿地资源进行定期动态监测,导致湿地公园本底资源数据不清,不能为湿地公园保护与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4.6 资金投入不足
现有的9处地方级湿地公园中,将保护管理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的地方级湿地公园仅有安顺虹山湖省级湿地公园和遵义凤冈蒲水河省级湿地公园2处,而且现有预算经费也不能满足保护和管理的需求。其余湿地公园虽然都有一些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水利部门、扶贫资金或社会投资,但投入量少、不稳定,实施时也未严格按湿地公园建设技术要求进行,其生态价值功能未能充分体现,科普宣教作用不明显。
5 相关建议
5.1 强化湿地公园建设管理
建议各区县将地方级湿地公园纳入自然公园统一管理,提升管理效能;把地方级湿地公园发展纳入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指标;把湿地公园建设、管护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以保障基础设施和生态保护建设资金的投入。同时,要重视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在湿地公园建设中的作用,按照湿地公园相关规程、规范,从规划、申报、审批、建设等阶段进行严格管理,以确保地方级湿地公园的建设成效[7]。
5.2 切实开展湿地科研监测
在保护与修复地方级湿地公园湿地资源的同时,建立完善的湿地科研监测体系,定期开展湿地资源、湿地健康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科研监测,实现科研监测数据信息化管理,全面掌握湿地动态变化,为湿地公园管理、科学研究、有效管控和合理利用提供及时、准确的参考资料,为全省湿地科研监测提供模式借鉴。
5.3 合理利用湿地公园开展科普宣教
在有效保护湿地公园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开展生态旅游,充分发挥地方级湿地公园的多重效应,提升当地百姓生态福祉,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从而增强地方政府对申报和建设地方湿地公园的积极性[8]。同时,因地制宜地利用地方级湿地公园开展科普宣教,让公众在湿地体验的同时增强对湿地的认知和保护意识;鼓励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集资金投入湿地公园科普宣教及生态旅游项目建设,做到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促进地方级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