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文明的绿色学校文化空间规划设计研究
——以未来城紫阳学校设计为例
2021-06-21林晓嵩
林晓嵩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001)
0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贯穿践行全国经济、社会、政治的方方面面。 强调“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2]
校园不仅是教书育人的殿堂,更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介入的校园文化空间规划设计尊重自然,强调人与自然关系;尊重、顺应、保护现有的山水资源格局,塑造环境良好的绿化式或园林式校园,让学校融入大自然。生态文明建设介入的校园文化空间规划设计还要创造更多积极、友善教学、生活、学习的空间,塑造环境友好化文化空间,让师生在其间健康幸福地生活、学习。
1 相关概念
1.1 生态文明
20世纪70年代末,工业文明发展出现危机时,伊林·费切尔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概念。而后各国学者纷纷提出生态文明论,讨论“人为与自然之间矛盾问题”[3]。20世纪末,生态文明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200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确认可持续发展三大支柱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将生态文明建设向全世界的政治、经济、环境与社会等各个领域全面推广。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其提升到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地位。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途径是“生态文明建设”[4]。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后,“习近平总书记发出重要倡议,呼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应对气候环境领域挑战,共同守护地球家园。 ”[5]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6]。它涵盖了“纯自然的生态文明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观及广义的生态文明观”。[7]前者强调通过人积极主观能动性,营建良好环境生态氛围来改善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者主张“既发展社会经济又保护自然生态”[6],强调两者之间协调发展是根本之路。后者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是统一的命运共同体,主张“实现社会发展、经济繁荣、自然和谐与人本身的全面发展”。[6]本文研究的是广义生态文明观。
1.2 绿色学校
绿色学校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部分。1994年,欧洲环境教育基金会首次提出“绿色学校计划”[8],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可持续环境管理应用到校园教学和管理日常中去,从而牵动邻近地区参与到绿色生态建设中[9]。而后,“绿色校园”理论和实践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 1996年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委员会[10]共同印发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提出:“到2000年,在全国逐步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11]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具备良好生态环境的校园是广大师生的民生福祉,也是辐射社会的示范标杆”[12]。“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基础,很好的绿色生态校园建设条件,应该在建设美丽中国进程中为全社会作出表率”[12]。
绿色学校有两种涵义:第一种绿色学校为“绿化学校或园林式学校”[8,13],可以理解为环境生态化;即保护与创建优质的绿色校园环境,或营建秀美别致的园林景观式校园环境。第二种绿色学校为“环境友好型或节能减排式学校”[8,13],可以理解为环境友好化;即塑造良好的环保文化气氛、教育环境、温暖有爱的校园氛围;或为发展环境而降低资源利用,从而达到节能节地目的。本文研究的绿色学校涵盖以上两种涵义。
1.3 绿色学校生态文明设计策略
基于生态文明的绿色学校设计策略重点塑造环境生态化和环境友好化绿色校园,即绿色与文化空间的营造;旨在因地制宜,处理人与自然良好关系,为师生创造学习、教学和生活空间。环境生态化校园设计,即注重学校绿色环境设计;如合理规划布局、有效利用地形、塑造良好植被绿化、重视建筑节能减排等设计。环境友好化绿色校园设计,即注重学校文化空间设计;如结合绿色植物设计多层次室外学习空间、休闲空间、运动空间等;结合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五要素来塑造文化广场空间、文化标志空间、文化廊空间等多维度文化空间。
2 绿色学校文化空间的生态文明设计策略——以福建省龙岩市紫阳学校为例
2.1 项目概况
未来城紫阳学校项目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龙岩数字经济产业园紫阳片区内(图1),靠近龙岩北高速口,南侧为北外环路,西侧为紫阳路,东南侧为紫阳产业园,周边较多居住用地及混合用地。该项目用地面积为98 548.56 m2,拟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综合性教育建筑(图2),集教学、行政、住宿等功能为一体,规划设计12班幼儿园、48班小学、24班初中、18班高中,总建筑面积为96 325.78 m2。建成后的未来城紫阳学校将为紫阳片区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不仅是学生学习成长、各种思想汇集的场所,更是他们青春的记忆,承载着深沉的文化积淀与浓郁的人文情怀。
图1 未来城紫阳学校区位图
图2 未来城紫阳学校鸟瞰图
2.2 设计策略
绿色校园文化空间中的生态设计应该兼顾环境生态化和环境友好化。环境生态化,就是处理好校园与自然基地的环境景观,结合基地原有的地形地貌,尽量地保护原来的生态植被、水文条件,为师生们创造舒适环境、垂直绿化空间、生态园林景观。环境友好化,就是根据师生的生活、学习需求、心理及人体活动的尺度需求,处理好校园文化景观,结合校园建筑及环境,创造开放空间、半开放半私密空间、私密空间,通过建筑空间要素节点、路径、区域、边界、标志来营建友好型绿色校园意象空间,从而达到积极、友善、温暖的校园生态氛围。
2.2.1 环境生态化营建绿色学校环境景观
(1)尊重和修复原有地形地貌,推动绿色校园生态建设
项目基地高差较大(图3),北至东南逐渐跌落;北侧坡度较陡,由西与北外环路高差较大,且有较高挡墙;东侧用地较缓,局部高差变化较大。在尊重原有地形地貌的原则上,合理处理场地高差,充分考虑基地现状、周边城市环境、道路标高、坡度及土地敏感性等,将基地分为一个个台地景观区,尽可能保留室外运动场地和围合院落。利用各台地高差设计阶梯式运动场看台;设计跌落式内庭院、围合式绿地,并适当种植适应龙岩地区的树种,结合休闲绿地,修复创造宜人的校园环境。台地式设计很好地将幽静的校园与嘈杂的外界隔开,起到很好的隔声减噪作用。台地式设计让所有教学楼、宿舍楼均为南北朝向,充分保证了教室和宿舍的采光及日照要求。
图3 未来城紫阳学校基地原状
(2)合理利用山地资源,设计生态化绿色校园文化空间
利用基地的独特山地资源、高差地形,融合“山、水、林”的设计手法,规划布局曲折变化、灵动生趣、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山地校园园林和绿地环境。挖掘场地的可能性,消解场地的不利因素,同时竭力塑造既适于科学文化传播,学生茁壮成长的校园空间,又散发浓郁人文气息的“文化学府”。如精心设计“高差结合操场看台设计”“声乐教室旁的小剧场”“宿舍间的晨读台阶”等连接不同标高台地的台阶和挡墙,再辅以诗意园林配景“山、水、林”,使其成为学生交流互动的趣味空间,如图4所示。如打破校园景观的整体统一性,再统一中寻求活泼的变化,利用架空活动区、花池、优美的庭院,强调静与动、统一与变化的对比,以此促进多种学习、生活交流的产生。
图4 错落有致的未来城紫阳学校
(3)整合绿色生态技术要素,创造节能可持续校园文化空间
在总平面规划上,结合绿色生态技术,综合考虑朝向、风向关系,力求达到良好自然通风,充足日照,并强调室内通风及蓄热,尽可能多地将教学建筑布置成南北向。
平面设计中采用自然通风的南北向浅进深的外廊教室,并在太阳可直晒面上设置深洞窗,防止太阳直射,降低建筑使用能耗。在满足建筑部分平面功能合理的同时,尽量减少外墙面的凹凸,在单体设计时满足住宅功能及立面造型需要同时,注重控制外窗的面积,达到节能要求。
屋顶局部设置太阳能板,利用太阳能光电技术为学校提供补充能源,充分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合理设置空调机位置,减少空调工作距离,风机选择高效率、低能耗产品。
以上多种绿色建筑技术的综合运用,力图将未来城紫阳学校打造成一个生态化的绿色学校建筑。
2.2.2 环境友好化营建绿色学校文化景观
(1)“一轴两翼”优化总体空间布局,合理校园多功能分区
总体布局规划为“一轴两翼”,图书馆、体育馆、综合楼、科技楼及艺术中心共享区共同围合出校园的礼仪轴线,中学区和小学幼儿园区形成两翼。“一轴”,即一条景观轴从主入口礼仪广场至北向南衍生,与南面景观庭院结合,视野开阔分区明朗。“两翼”,即主入口景观轴两侧结合建筑形态及空间,布置独立的大小庭院及绿化平台,通过贯通的连廊形式串联。各功能分区明确独立、互不干扰,同时通过中心共享区又能形成紧密联系、有效互动。幼儿园则独立成区,便于管理。这种幼儿园、小学、中学功能空间独立分布的规划防止校园霸凌事件,营建公平公正的和谐校园氛围,促进平等友爱、积极向上的人际交流。
(2)以核心共享区为中心,最佳配置校园文化资源
设计整体规划结构以核心共享区为中心,小学部、幼儿园与中学部分列东西两侧。将艺术中心、科技中心、图书馆、室内体育馆、报告厅以及行政中心、食堂形成中心共享区,服务小学部与中学部,使得教学、生活资源高效利用,实现教学、生活资源最佳配置。小学与中学相互独立不干扰,同时通过中心共享区能紧密联系相互交流,同时促进不同年级学生交流互动。这些空间安排可以激发学生现时的热情和创造力,帮助老师适应未来课程的不断进化,满足硬件迅速迭代的要求,从而保证了校园长期良性发展。
(3)构建绿色意象空间,塑造校园友好文化氛围
用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五要素来塑造校园绿色意象空间,创造一个良好校园空间体系,一个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体系,一个富有生命力、尊重自然、延续传统、开拓创新的新校园。
①节点:沿北外环这个重要城市形象面,融合“山、水、林”的台地式景观,并集合图书馆、体育馆、综合楼设置校区形象广场,作为校区风貌展示的重要节点。
②路径:在校园文化空间连接上,多用条状、曲线、折线等路径,如风雨连廊、外廊、连续架空廊、飞廊、挑廊等,并辅以退台、开口、折坡等来打造一个充满诗意的校园环境。
比如各教学楼和各宿舍间设置风雨连廊,结合架空层形成错落的灰空间。小学教学楼、中学教学楼、艺术中心以及科技楼均采用外廊形式,结合庭院、曲折变化的走道以及开放的休息空间等形成内外渗透,变化有致的休息空间,让学生在课外时间更好地放松身心。教学楼底层采用架空的形式,给予学生更多奔跑玩耍场所。
③区域:台地式架空停车场供遮阳避雨的接送区域、宽阔内庭院活动区、屋顶活动平台,结合精心的环境设计力求拓展活动场所,为孩子们提供绿色、阳光的活动及游戏空间,增添课间情趣,营造丰富校园文化。
④边界:利用基地高差塑造不同标高的台地式园林景观,沿街面成线性界面,巧妙形成外界与学校的边界。
⑤标志:图书馆、体育馆以及行政楼围合成校区的主入口(图5),从书本提取意向,采用堆叠,体块穿插的设计手法,结合红砖与大玻璃虚实对比,营造富有学院情境的校区形象。
图5 未来城紫阳学校主入口
作为未来城重要的教育建筑,设计采用现代设计手法加以红砖元素,既和未来城现代建筑在设计手法的学府韵味形式语言上和谐统一,简洁洗练,又能展现教育建筑百年树人的教学底蕴与蔚蔚学风。建筑主要采用红砖饰面,在紫阳片区大开发大建设的环境中,能最大化的降低周边工地粉尘对建筑的污染,使得建筑历久弥新。
(4)创建多层次文化景观,营造良好校园微气候
结合台地地形特征,规划设计多层次的水平和垂直文化空间,让活泼多变的趣味空间与规则的教学空间碰撞,让校园空间丰富多彩。
水平文化空间设计时注重空间序列感和围合感,如在校园广场的礼仪轴线中,综合楼利用场地高差设置报告厅,报告厅两侧分别为艺术中心与科技楼,中间的庭院利用高差设置趣味大台阶,为学生艺术作品、科技成果的展示提供了室外空间,同时与行政中心一层展厅相互渗透,也是学校对外展示的窗口,整个建筑空间由外至内形成灵活多变、丰富趣味的空间序列。
垂直文化空间设计时注重在建筑空间中引入绿色自然元素。如屋顶的实验农田、屋顶花园、景观平台为孩子创造了真实的自然教室,让孩子们在自然中体验种植乐趣,同时感受自然景色。如精心设计景观式台阶、绿坡连接各个台地,使之成为学生交流互动的趣味空间。各台地间的台阶结合草坡、花台以及座椅等景观手法,使得台地之间的连接更加自然,富有趣味。台地式规划设计产生了多层次景观,使得每一栋建筑都坐落在庭院中,不仅拥有良好的景观环境,同时在生态上也有利于遮阴纳凉,营造良好的微气候和热环境。
3 结语
基于生态文明的绿色学校文化空间规划设计,尊重自然,考虑师生日常生活、学习需求,通过顺应和修复原有地形地貌、合理利用地形地貌资源、整合绿色生态技术等措施来促建绿色学校文化空间,达到环境生态化目的。通过优化总体空间布局、合理功能分区、共享校园核心区、构建绿色意象空间、创建多层次文化景观等措施来塑造绿色学校文化空间,达到环境友好化目的。从而打造环境优美、功能合理的绿色学校,成为孩子们的乐园、老师的家园、社会的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