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2021-06-20杨品章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2021年3期
关键词:仁爱之心高尚真情

杨品章

弹指一挥间,从教已二十八载,人生已步入知天命之年。然师范毕业时班主任老师的谆谆教诲仍言犹在耳:“小子,走上讲台,站稳了、站好了,莫误人子弟,有辱师门!”每每松弛懈怠之时,此言竟时时萦绕在耳畔,激励我前行。

今日思之,吾师之“站稳了”“站好了”,与“四有”好老师的深意似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四有”好老师的标准更明确、更具体。余以为:作为一名农村基层教师,要成为“四有”好老师,应该做到“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所谓“仰望星空”,就是要有理想信念,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坚定理想信念,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在这一点上,应该做到“发自内心”四个字。真诚、真心、真正地去热爱教育事业,而不是把“热爱”贴在墙上、挂在嘴上。教育,更需要的是付出一腔真诚和一片真情,很多时候我们是凭着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做事的,这样的典型不胜枚举。例如张桂梅老师,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实在在地诠释了什么才是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什么才是高尚,什么才是纯粹,既照亮了别人,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作为教师,“德高为师,行为世范”是师德准则,时时处处应行得端、走得正,涵养自己的道德操守,明礼诚信、怀德自重,保持严肃的生活作风,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试想,如果连自己都管不好,何以为师,怎么教育人?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杨绛先生曾说:“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锤炼,就会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越碎、磨得越细,香得越浓烈。”教师就是要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锤炼自己,增强自制力,做到慎独慎微,有骨气。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恪守职业道德底线,牢固树立法律法规的红线意识,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提升人生格局,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实实在在地教育、影响学生,清清楚楚地知道“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当我们奋力前行的时候,不要忘了随时抬头仰望浩瀚的苍穹,因为它会为你指明正确的方向,拨云见日,志存高远。

所谓“脚踏实地”,就是要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晋书·刘颂传》云:“所遇不同,故当因时制宜,以尽事适今。”作为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追求进步,不能安逸生活,荒芜了工作。课讲得好、妙趣横生、充满智慧……这些美好的肯定往往来自教师大量的知识储备,它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沮丧、不消极、不沦落、不世俗、不庸俗,更不低俗;少而有为、老而弥坚,不能少时老态龙钟,老时昏聩耍混、倚老卖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踏踏实实搞学问,认认真真抓教学,严谨求实,积极乐观,真正解决好“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爱是教育的灵魂。教师要有仁爱之心,爱学生,窃以为要落实一个“真”字。我们农村教师面对的农村孩子,与城里孩子相比存在不小差距,他们更需要关怀和帮助。面对跋山涉水、远离家人的年幼孩子,教师就是他们的亲人,就是他们最信任的人,而我们更应该全情投入,用真情、真心、真诚滋润他们的心田,温暖他们的心灵。面对千差万别的學生个体,教师要眼中有人,不能仅凭善良的愿望,用“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和言行,把自己逼到学生的对立面,而应该用真情、真心、真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扬长避短,长善救失。通过点点滴滴、切切实实的工作,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让他们健康成长,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其实,对于中小学教育来说,把常规做到极致,就是最大的特色;把爱生做到极致,就是最好的教育;把每一堂课上好,就是教学名师。

由此观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脚踏实地、砥砺前行呢?也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讲台上站得稳、站得好,真正落实好“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回首往昔平凡而充实的岁月,不由心生感慨。人生的选择有很多种,既然我们找到了真正热爱的事业,就朝目标坚定地走下去吧。虽然不再追逐“诗与远方”,但我们会不时“仰望星空”,更安于“脚踏实地”。这,也是人生。让我们静静期待,未来的春暖花开。

猜你喜欢

仁爱之心高尚真情
用爱之心把下乡支教当作一件大事去做
风雨真情
真情
曹冲: 有颗仁爱之心的神童
跟踪导练(一)(1)
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
努力争做当代“四有”好英语老师
真情是不虚、不私、不妄之情
当没有人看到
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