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科肿瘤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2021-06-20楼懿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5期
关键词:妇科肿瘤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分析妇科肿瘤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次研究随机在2018年7月至2020年5月期间于我院妇科就诊的肿瘤患者中选择了77人,均已详细告知患者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回顾性分析入组的77名患者在进行临床治疗前的最后一次血常规中血红蛋白的水平,分析妇科肿瘤患者血红蛋白水平的差异,以及导致这种现象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治疗前的平均血红蛋白水平为(113.0 ±13.5 )g/L,其中轻度贫血患者51 例(66.23%),中度贫血患者17例(22.08 %),重度贫血患者3例(3.90%)。本次的研究发现,卵巢癌患者的血红蛋白平均水平低于宫颈癌患者,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平均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卵巢癌患者,而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无统计学意义。肿瘤分期在III~IV期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0 ~II期的患者,病理结果为低分化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水平高于中低分化的患者,白蛋白水平低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低于白蛋白正常的患者。结论:对于妇科肿瘤患者而言,血红蛋白降低有着较高的发生率。本次研究发现,患者的肿瘤分期,恶性程度以及白蛋白水平与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因此,临床医生可以通过分析术前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指导患者的临床治疗。

关键词:妇科肿瘤;血红蛋白水平;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2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5-135-01

妇科肿瘤在我国有着较高的发生率,包括最常见的乳腺癌,卵巢癌以及宫颈癌等。临床上除了常规的手术切除外,为了保证临床治疗的效果,在术后也常常会对患者进行辅助放疗[1]。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学者发现,在妇科肿瘤患者红,其血红蛋白水平的高低与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关系,影响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随机在2018年7月至2020年5月期间于我院妇科就诊的肿瘤患者中选择了77人,分析入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的差异,以及导致这种现象的影响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在2018年7月至2020年5月期间于我院妇科就诊的肿瘤患者中选择了77人,回顾性分析入组的77名患者在进行临床治疗前的最后一次血常规中血红蛋白的水平。入组患者在一般情况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符合本次研究要求

1.2 研究方法

入组患者全部77名患者,均于术前或治疗前采晨起静脉血,测定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收集患者术后的病理诊断结果,包括病理分期,恶性程度等。

1.3 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通过SPSS 21.0 专业统计学计算软件对所有得到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计量和计数資料分别用()和(%)表示,应用t检验和x2检验。P<0.05则有意义。

2.结果

2.1入组患者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的分析。

本次研究入组的77名患者中,在治疗前的平均血红蛋白水平为(113.0 ±13.5 )g/L。根据我国通用的贫血诊断标准,按照血红蛋白大于等于120 g/L为正常,在90-120 g/L为轻度贫血,60-90 g/L为中度贫血,60-30 g/L为中度贫血,小于30 g/L则为极重度贫血对入组患者进行分组。其中轻度贫血患者51 例(66.23%),中度贫血患者17例(22.08 %),重度贫血患者3例(3.90%)。

2.2分析影响患者术前血红蛋白水平的可能因素。

本次的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妇科肿瘤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有着一定的差异,其中卵巢癌患者的血红蛋白平均水平低于宫颈癌患者,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平均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卵巢癌患者,而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无统计学意义。其他相关因素的研究比较中,具有统计学差异的主要有以下几项。

在肿瘤分期与血红蛋白水平的分析中,入组的77名患者汇总,肿瘤分期在III~IV期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0 ~II期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恶性程度的分析中,病理结果为低分化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水平高于中低分化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白蛋白水平与血红蛋白的分析中,白蛋白水平低的患者中,其血红蛋白水平低于白蛋白正常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妇科肿瘤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肿瘤,在该疾病的临床治疗中,除了外科的手术治疗外,放疗和化疗也是非常重要的辅助治疗方式。有研究表明,肿瘤相关性贫血是恶性肿瘤常见的伴随疾病之一,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妇科肿瘤患者的临床诊疗工作中,分析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给临床医生提供更可靠的诊疗依据,对于促进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意义[3]。本次研究随机在2018年7月至2020年5月期间于我院妇科就诊的肿瘤患者中选择了77人,回顾性分析入组的77名患者在进行临床治疗前的最后一次血常规中血红蛋白的水平,结果发现,本次研究入组的77名患者中,在治疗前的平均血红蛋白水平为(113.0 ±13.5 )g/L,其中轻度贫血患者51 例(66.23%),中度贫血患者17例(22.08 %),重度贫血患者3例(3.90%)。本次的研究发现,卵巢癌患者的血红蛋白平均水平低于宫颈癌患者,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平均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卵巢癌患者,而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无统计学意义。其他相关因素的研究比较中,肿瘤分期在III~IV期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0 ~II期的患者,病理结果为低分化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水平高于中低分化的患者,白蛋白水平低的患者中,其血红蛋白水平低于白蛋白正常的患者。

综上所述,对于妇科肿瘤患者而言,血红蛋白降低有着较高的发生率。本次研究发现,患者的肿瘤分期,恶性程度以及白蛋白水平与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因此,临床医生可以通过分析术前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指导患者的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刘杰.血常规参数与子宫内膜病变相关性的初步研究[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18,46(9):171-174.

[2]田磊,张俊梅,刘苗苗,等.妇科肿瘤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及其影响因素[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20,41(5):597-600.

作者简介:楼懿 (1999.01-),女,汉,浙江省杭州市,本科,单位:南昌大学。

猜你喜欢

妇科肿瘤影响因素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电话出院指导联合健康教育对妇科肿瘤患者疗效的影响
妇科肿瘤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0例临床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肿瘤标志物CA125和CEA在妇科肿瘤诊治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妇科肿瘤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中循证护理的应用研究
新式护理在老年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中的护理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