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策略
2021-06-20魏瑜平
魏瑜平
【摘要】小学语文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文章理解。阅读理解是语文教育起点和目标。教师需要做好学生理解能力培养,带领学生展开文本研究与分析。小学语文有着各种各样的文章,面对不同文章,需要使用不同的分析方式。此外教师在阅读教育中,情感体验、能力以及语言都会影响教师阅读教育方式,需要多加注意。
【关键词】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教学策略;拓展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学核心内容为口语交际、写作、阅读、字词等知识。每一个层面都是小学语文教育的核心构成。教师需要做好所有部分的衔接,才能保障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与质量达标。不同教育内容中阅读是很重要的构成,承接于字词教学,完成知识延伸,是写作教育重要部分。学生想要学好语文知识,需要具备阅读理解能力。正因如此,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必须重视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把握和分析阅读教育要求。
一、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感受
语文教学中,小学是很关键的部分。小学语文教育中,需要注意新旧模式的结合,展现小学语文阅读教育魅力和特色。教师讲解新知的时候,需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与设备,比如语音课堂、多媒体课堂。使用立体、多元方法教学,才能活跃学生思维,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感受。新鲜课堂能够让学生形成活跃的逻辑,提升学生文章理解。教师教学中,需要按照学生特点和情况,合理选择阅读教育方式,为学生安排各种训练内容。比如有些学生很难完成长篇阅读,阅读的时候如果文章篇幅过长,就会半途而废。对待这类学生,教师可以先安排短一些的文章。在不断训练、积累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最后阅读长的材料。让学生在循序渐进过程中,获得能力素质的全面成长与锻炼,提高学生阅读水平。教师需要发挥自己的指导性作用,不断创新教育模式,让学生能够进入高效课堂。发掘学生阅读潜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阅读,成为阅读主人公。
二、课内外标准设定
语文教学中,考试同样也是很重要的部分,拿到考试试卷以后观看其中的阅读理解内容可以看到的是,文章大多包括两部分考试的要点,分别是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不同题目的设计目的自然大不相同。其中课内的阅读设计为的是考察学生对于文章是否理解和熟悉。包括考察字词以及语句含义,学生思想和理解感受。小学时期学生,因为面对的考试内容难度不大,文字量不多,所以学习比较简单,课文掌握比较轻松,作答十分简单。教师在教育中,应反复强调难重点部分。有些教师甚至直接要求学生完整背诵固定答案和内容,这种方法降低了课内阅读难度。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到的是,其对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显然没有任何意义,此时需要课外阅读的拓展。小学语文教育需要重视课外阅读过程,考试的时候,课外阅读非常重要,能够体现学生理解能力、文化素质、表达能力,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方式。
三、提高阅读能力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需要教师重视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将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阅读理解能力、信息处理速度和认知深度。在教学中,应确保知识有规律可循。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阅读理解需要安排对应的训练项目,一般为挖掘文章意义和内涵、文章作用與表达方式。不同题目使用不同的归纳总结办法,最后变成规范化解题流程。解题能力的巩固与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阅读理解效果,是学生成长中重要能力。教学方法有效与否和环境建设有关。知识传授以及知识讲解如果容易被学生接受,就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理想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课堂教学方式的正确处理,可以让学生集中课堂注意力,表现出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做好教育模式改革。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因为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的常用工具,能够带给学生直观的学习感受,使学生表现出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当前的小学生伴随着互联网、手机以及电脑长大,学生有着很强的信息处理和吸收能力。教师可以用有趣生动的方法教学,让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学习热情和向往。
例如,学习《桂花雨》一课的时候,这一课表达了作者淡淡的乡愁,表现了作者对于故乡美好生活的回忆。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因为学生年龄小,无法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不知道桂花有什么好回忆的,甚至很多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桂花。此时教师就可以使用大屏幕播放桂花的样子,随后告诉学生桂花在作者的故乡有许多人种植,因此作者将桂花作为情感载体,写桂花其实就是在写自己对于故乡的回忆。随后为进一步提高学生文本理解,让学生走入其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和学生展开角色扮演活动,用本土具有代表性的动植物或是气候作为载体。学生扮演家人、朋友、邻居,在互动中,渐渐增加了学生的情感理解,在多媒体技术对情境气氛的渲染作用下,学生走进故事,对故事产生了全新的理解和感情。
四、培养阅读能力
所谓的能力,是指个体在成功完成活动中所需要的特定人格品质与特征。不同领域以及不同问题的处理需要不同能力。有些能力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培养才能养成。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素质。有些能力相对来说非常基础,学生在大部分时间和日常生活中都需要特定能力。培养基础能力,才能形成更出色的能力。阅读能力属于十分基础的能力。经常听到有些老师说:某某学生题目都理解不了,其实这所反映的便是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的重要性。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教学中,教师需要走进学生,做好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和教育工作。
例如,在学习《田忌赛马》的时候,这是一篇很著名的典故文章,为了让学生形成阅读理解能力,教师教学前,只需要学生提前做好不认识字词、不理解字词的标注,课堂上让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人事物即可。学生画出人事物三种重要的内容以后,自然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理解能力、自学能力。
五、创新形式优化效果
语文教育中,阅读理解本质指的是认知学习文章材料。课堂的活动形式与教学方法决定着最后的教育质量。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形象且生动的材料。根据阅读内容,播放相应的学习视频、音乐与动画。从多角度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感受。阅读文章之前,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之后安排学生扮演不同的任务与角色,在情景表演中,对文章故事建立全新的理解。如学习《杨氏之子》的时候,学生用表演的过程明白了故事所讲的内容,为杨氏之子机巧的应变能力所折服。
六、拓展教学增加课外阅读
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需要不断的积累。在阅读理解教育中,教师需要采用行之有效的方式,注重学生的学习素质、实践能力培养,提高信息化教育能力与水平。教师留意阅读理解方式传授,利用语文课本的文章材料特征,为学生安排风格、内容相应的材料,组织学生探索,可以带给学生趣味十足的感受,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获得更好的教育质量。
对于拓展阅读,有如下策略:一是课堂上拓展阅读同类型的文章。根据本单元的语用点来确定拓展阅读的重点,指导学生加以对语用目标的理解与掌握。如教学《鸟的天堂》时,根据此单元的语用目标“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拓展阅读同是巴金写的《筑渝道上》,让学生找出静态、动态描写的语句,加深对这两种描写的体会。二是推荐阅读。讲完课后,给学生推荐阅读相关文章。如同一类型的文章、同一个作家写的文章等。从几篇文章的阅读到整本书的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多阅读,才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才能积累经验,形成自己的感受和创作理解。
从本文叙述可以看到,小学时期必须重视语文阅读教学。在学生的阅读理解学习过程中,使用多样化手段与方法,带领学生进入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以此为基础,展开阅读理解力训练,并加以拓展阅读,提升学生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拉毛青草.语文快速阅读的要求及训练方法[J].文学教育(下),2021(01):118-119.
[2]王惠玲.课外文学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J].文化产业,2021(01):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