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适当“不作为”,不是懒而是智慧
2021-06-20龙方媛
龙方媛
正在读大学的儿子出现了一些情绪问题,常常感到孤独和焦虑,还因此出现了失眠。儿子睡不好觉,我也寝食不安,于是找咨询师朋友求助。
没等朋友问,我就一口气说了很多:
“我觉得他孤独可能是和同学关系不太好。你说,我是不是应该找个机会和他的同学聊聊?或者找老师说说?”
“我觉得他焦虑好像是在纠结要不要去外地某大学做交换生。你说,我要不要提前去考察下,替他排排雷?或者我去附近租套房子,省得他不习惯。”
作为妈妈,我虽不敢说自己很优秀,但应该是称职的。很细心,对儿子的情绪观察入微;也很用心,为解决儿子的难题想了很多办法。这次找朋友,也是想让她给我支支招,从专业角度指导我应该怎么做。
听我说完,朋友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跟我讲了儿子视角下故事的另一面。
他说自己孤独是因为和同學不太熟,因为不住校,很难像其他人一样通过“卧谈会”增进感情。这个我知道,从上学开始,他就没住过校,我怕他在学校住得不习惯。从幼儿园到大学,只要他换学校,我就换房,离学校最远不超过一千米,也算是新时代的孟母三迁了。
他说自己焦虑不是纠结去不去,而是犹豫去哪儿。他想找个离北京最远的地方,可以住校,可以交友,可以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我一直在做很多事,他却只能是个看客。他居然这么想远离我,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
“你有没有发现,你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需要我做什么才能帮到他。我想说的是,你最该做的就是什么都不要做。”当朋友这样说时我很不解,孩子遇到了问题,做父母的不就是应该做很多事吗?而且,为了孩子,我什么都愿意做。
“问题恰恰就出在了这儿。”朋友告诉我,有时候,做些什么并不是难事。换房子、租房子也好,找老师、找同学也罢,只要努努力,父母都能做得到。难的是什么都不要做,静待花开,让孩子渐渐适应远距离上学的挑战,让孩子独立面对交友的难题,只要努努力,他也都能做得到。
我似乎有些明白了。原来,在孩子的成长路上,适当的“不作为”才是父母最该做的,可惜我直到今天才明白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