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适宜环境,促进托班幼儿发展

2021-06-20宋丽芳

求学·教育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环境创设材料发展

宋丽芳

摘 要:环境资源作为幼儿园里的教育资源,在婴幼儿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姑香苑幼儿园托班早教部,在多年来的实践过程中,致力于研究、探索如何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创设适宜的环境,使其符合托班宝宝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幼儿园的空间游戏环境创设、心理环境营造、交往环境的打造和家庭环境整合等各项环境资源进行开发和创新,对促进托班幼儿成长,发展各方面的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环境创设;材料;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婴幼儿阶段的早期教育已经纳入了国家决策视野,国务院出台的多项政策,让更多政府部门和教育机构认识到0~6岁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0~3岁是宝宝各种能力发展的敏感期和关键期。因此,国务院幼儿园早教部也重点致力于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开发、研究、实践,形成适宜的托班课程,为宝宝和家长提供优质的活动与专业的指导,从而促进托班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组织与实施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和利用环境,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多年的实践也证明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尤其在开展生活化、游戏化课程后,托班部致力于研究、探索如何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创设适宜的环境,使其符合托班宝宝身心发展的规律。尤其是对幼儿园的空间游戏环境创设、心理环境营造、交往环境的打造和家庭环境整合等各项环境资源进行开发和与创新,使其对促进托班幼兒的成长,发展各方面的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一、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应有利于引发、支持托班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营造亲情舒适、安静柔软的快乐氛围,缓解托班幼儿分离焦虑,促进社会性发展

托班幼儿由家庭进入幼儿园,与亲人的分离是精神和情感上的一个重大挑战和飞跃。帮助托班幼儿跨越这种挑战,克服分离焦虑,尽量创设像家庭一样安全舒适、自由宽松、柔软温馨的游戏环境是非常必要的。例如:用粉色系列软包包裹楼道、教室周围的矮墙,以给幼儿提供柔和温馨的环境;在阅读区和悄悄话等私密空间处投放懒人沙发、抱枕、柔软的布制图书,以让幼儿感觉舒适柔软;对于卫生间等生活场所,利用卡通动物造型步骤图软化生活环境,以消除和分散幼儿入园的紧张情绪;在娃娃家里铺设地垫、缝制桌布、围裙等,用不织布制作小提篮、蔬菜、水果等,从而营造安全柔和、温馨舒适的家庭式娃娃家环境,让幼儿可以在娃娃家的小厨房内摆弄锅碗瓢盆,在铺着桌布的餐桌上品尝可口的“菜肴”,给娃娃“穿衣吃饭”。幼儿在真实的环境中反复地摆弄、操作,从而获得各种感官活动经验及相应的生活技能。

托班的班级环境应该是井然有序、安全宁静的,在空间安排和材料供给上应符合幼儿学习和活动的特点要求,避免不必要的纷争和干扰。因此,托班教室的布局宜“散居”不宜集中。例如,利用教室的墙面、玩具柜、纸砖、屏风等构建半围合空间,形成一个独立的游戏活动区域。教师们可对玩具柜、屏风进行软化装饰,如将娃娃家的屏风设计成鞋柜,把数学区的配对融入其中;将阅读区玩具柜设置成活动型的故事墙,重新摆放背景墙上的小动物等。这样的布局既避免孩子的相互干扰和影响,又增加了教室的有效空间,使托班幼儿真正处于安静、有序、投入的状态,专注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进而帮助他们形成谦让、优雅的行事风格。

(二)充分利用自然物,有层次地投放多元化活动材料,促进托班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活动材料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尤其是真实的自然物材料千变万化,是托班幼儿非常喜欢的。教师在区域中提供蛋托、贝壳、棉花、鹅卵石、小昆虫玩具、麻绳等多种材料。但材料多元并不等于越多越好,小年龄的孩子面对繁杂的材料有时反而会无从下手。因此,在材料的准备上我们要有针对性和层次性。我们要先思考这些材料可能会对幼儿的动作、认知、情感和审美等方面产生怎样的影响,然后再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准备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做到有的放矢。我们要尽量兼顾到每个幼儿的能力,争取让每个幼儿都愿意动手,体验到越玩越想玩,越玩越有趣。例如,在美术区“印梅花”活动中,对大龄幼儿提供单支棉签、吸管来引导他们用手指或这些辅助工具进行印染,对小龄幼儿则提供捆绑笔(六支彩色笔绑在一起,形似梅花花瓣外形),让小龄幼儿用捆绑笔的底座直接进行印染,这样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作品,在制作过程中不仅感受到成就感,创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此外,针对托班幼儿自我中心意识强、自控能力弱、正处在独自游戏的年龄阶段,还不会合作和分享的特征,在区域材料的提供上尽可能对同一种玩具提供多个数量,从而满足幼儿们独自游戏的需求,使活动中争抢或到处游荡的现象明显减少。

二、教师群体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利于形成托班幼儿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

“哈佛大学儿童发展中心研究网站”上发布的视频“孩子在积极状态下和呆板状态下大脑发育发展的比较”,直观展现了有害的压力如忽视、焦虑等会延缓婴幼儿大脑的发育。因此,托班老师更需要怀着对孩子真诚的爱,用极大的耐心和细心去关注、关心孩子,在日常工作的中倾注更多的热情和情感。教师应努力成为托班幼儿的亲人,而不是冷漠的管教者,使孩子喜欢亲近老师,愿意通过多种方式从老师那里获得心灵的安宁和安慰。师生关系应该是亲密和融洽的。

教师的管理方式。首先是注意沟通方式。教师的态度要亲和,多用正面的肢体动作进行示范。托班幼儿对语言指令不是很清楚,理解语言能力不强,所以教师的语言最好配合轻柔的肢体动作。例如,教师和孩子一起收玩具时说“和老师一起收玩具”,比直接说“赶快收玩具”有效。其次是情感的建立。教师要让幼儿知道你明白他的感受,让他知道你是理解他、支持他的,这样孩子会对教师产生依赖。最后教师要用正面的方法来引导孩子,尽量少用“不可以”“不要”“不行”等负面影响的话语。

作为陪伴幼儿成长的教师,更要懂得如何真正地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个体发育的差异,不能把成人认为重要的东西强“塞”给孩子。教师要认识到自己每天所做事情的价值,对自己的职业有认同感,首先要有愉快的工作情绪,然后能关注孩子,敏锐地观察孩子,发现及满足他们的需要。

三、家园应共同创设沟通渠道,从而有利于合作开展教育活动,促进托班幼儿的发展

首先,我们通过新生家访、家长会、开放日、家长学校和班级网站将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渗透给家长,让家长知道托班幼儿更需得到身体、情感、认识的发展,而不是知识的传授。其次,教师要引导家长作为志愿者进入班级中参与各类活动,如各班的家长故事团,邀请家长志愿者进入托班开展讲故事活动;请家长协助收集废旧材料,参与幼儿园环境布置,让家长知道幼儿园和教师在做些什么,孩子们的表现是如何的。最后,生活化、游戏化课程在家庭的延伸,让家长了解课程,对课程有期待,从最初的质疑到响应、认同,再到配合、理解及期待,让家长享受课程的同时,课程也在家庭中延伸。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0-38.

猜你喜欢

环境创设材料发展
可爱的小瓢虫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材料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摇摇鹅
赠送折纸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