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电影“金球奖”的前世今生
2021-06-20沈健
沈健
每逢岁末年初,北美各大电影奖项的评审活动陆续举行,被媒体称为“好莱坞颁奖季”。这一时段一般始于每年11月底美国独立电影制片协会主办的“哥谭独立电影奖”揭晓活动,在次年2月底3月初“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后画上句号。
好莱坞人士常说,颁奖季在达到“奥斯卡高潮”前的所有安排其实都是为“冲奥”预热,影人及其作品在“颁奖季”里获得的关注度和获奖情况也就成了“冲奥”的重要“风向标”,而最受关注的“风向标”便是“金球奖”颁奖礼。
“金球奖”诞生于1944年1月,在2003年之前,其颁奖活动都安排在“奥斯卡奖”投票日的前几天举行。2003年之后,“金球奖”固定于每年1月举行。2021年的“金球奖”颁奖礼因新冠疫情被推迟至3月1日才以线上形式举行,一部由华人女性执导的电影大出风头。
据媒体统计,过去十多年,“金球奖”与“奥斯卡奖”的授予重合率超过了80%。尤其在表演奖项方面,“金球奖”的“双分类”(剧情类和音乐/喜剧类)男女主角奖项最终授予情况与“奥斯卡”的重合率接近95%。最近15年里,只有2009年发生了例外,那年的“金球奖”最佳男主角得主是米基·洛克(《摔跤手》,剧情类)和科林·法瑞尔(《在布鲁日》,音乐/喜剧类),而拿下奥斯卡的则是西恩·潘(《米尔克》)。
2013年,“金球奖”将自己的“风向标”作用发挥到了极致。那一年的“金球奖”和“奥斯卡奖”,除最佳导演奖颁给了不同的人(“金球奖”得主为《逃离德黑兰》的本·阿弗莱克,“奥斯卡奖”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李安),其他所有奖项均发生重合。
和突出专业化、职业化色彩的“奥斯卡奖”不同,“金球奖”走的是“外围路线”,其主办方是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HFPA),协会成员即为评委,目前共87位,均要求是定居在洛杉矶、专门从事影视报道的外国记者。正因为“金球奖”的评委们并不算是“专业人士”,所以该奖不设“最佳摄影”“最佳化妆”“最佳音效”等技术类奖项,而是更侧重从观众视角进行评审,把重要的奖项拆分成剧情类和音乐/喜剧类两个类别奖项,1956年起又增设了电视剧集类奖项。
“金球獎”的颁奖礼风格更与“奥斯卡奖”迥异。相比起“奥斯卡奖”典礼现场的大事铺排和正襟危坐,“金球奖”典礼更像是一场“团拜会”,主持人可以端着酒杯上台。《名利场》杂志曾有一个说法,“金球奖上大家最期待的是畅饮无限量供应的各色美酒。”
一直以来“金球奖”的地位也有些尴尬,主要是不像“奥斯卡奖”那样拥有巨大的行业公信力。近年,媒体对“金球奖”评委们的身份纷纷表示质疑,认为华裔女演员卢燕、前环球小姐格丽特·加德纳、印度裔演员诺尔·德·苏沙、波兰名媛尤拉·泽德斯卡·海耶克等人“怎么看怎么不像是电影记者”。不过卢燕确实曾长期为中国的《环球银幕》等刊物撰写报道,更何况现在很多人都在社交媒体上经营着自媒体,记者身份已变得无关紧要了。
尽管媒体充满质疑,好莱坞业界仍对“金球奖”趋之若鹜。在颁礼之前,各大电影公关公司均会通过安排各种私人晚宴、影片观摩、影人访谈等活动,对“金球奖”评委们进行游说,以期借助这些“外国记者”们增加他们所代理影片或影人的曝光度,提高摘奖机率。在“奥斯卡奖”颁奖前,“金球奖”颁奖礼晚宴是唯一一个在全美得到电视转播的,而好莱坞其他专业协会奖项一般都只在《好莱坞报道》《综艺》之类的专业刊物上刊发获奖名单了事。因此,“金球奖”颁奖礼往往一票难求。
电影奖项对常年付出辛勤努力的影视从业者们来说,是高度的肯定和鼓励,对广大影迷观众而言则是一种推荐和引导。电影奖项的设置和颁发也体现了主办方的审美品位与价值取向。在中国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的征程上,能向世界提供真正体现华夏价值观且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电影奖,一直是中国电影人的梦想。中国不仅要有自己拿得出手的“金球奖”,也要有能够引领全球电影风向的“奥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