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装配式建筑人工费用分析模型的研究

2021-06-19陈宇震

建筑与装饰 2021年16期
关键词:人工费建筑面积增量

陈宇震

东莞市建筑科学研究所 广东 东莞 523000

引言

装配式建筑是指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最大特点是体现全生命期的理念,将设计、施工、管理、应用等环节一体化。不同于传统的施工方式,装配式建筑通过标准化设计、工厂化施工、装配化施工、一体式装修、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应用等内容,通过预制部品部件,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1],提高了施工,减少现场施工人员。

因此,本文主要通过研究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人员数量、人员日工资、建筑面积、装配率等因素,对比分析出装配建筑人工费用的增量成本,编制模型,为装配式建筑的实施预测提供参考。

1 装配式建筑人工费用增量成本分析模型

本研究采用专家经验值法、《广东省建筑与装饰工程综合定额》(2018)对比法和综合分析法,研究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模式人工费用的增量成本,建立装配式建筑人工费用增量模型[2],为装配式建筑项目人工费用的预测,提供工具性测算。

1.1 专家经验值分析法本研究

主要针对是居住建筑,由于公共建筑功能需求难以统一,建筑造型因项目实际情况变化较大,而居住建筑实施情况相对稳定,因此本研究主要针对居住建筑进行分析。由于传统现场施工工种较多,包括铁工、杂工、木工等,同时现场仍分普工和技工两种,而装配式建筑施工主要为安装工人[3],因此,统一以普工和技工作为评判标准,分析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模式的人工费用的差异。

结合经验,按照一般居住项目施工情况,传统现浇模式普工和技工人员数量比例约为3∶7;而装配式建筑普工和技工人员数量比例约为1.5∶8.5。由于装配式建筑减少了大量施工人员,装配式建筑的施工人员数量约是传统现浇模式70%,通过单位换算,上述比例进行单位化[4],现浇建筑施工人员数量增量成本约为0.006人/m2,而装配式建筑约是传统现浇模式七成,即0.0042人/m2。

按照普工300元/人·天来,技术工按照450元/人·天进行测算,传统现浇人工费和装配式建筑人工费如下:

其中:x-建筑面积(m2); t-施工工期(天数)。

因此,装配式建筑人工费用的增量成本为:

其中:x-建筑面积(m2);t-施工工期(天数)。

1.2 工程综合定额分析法

参考《广东省建筑与装饰工程综合定额》(2018)内容,对比装配式建筑各构件人工费,与相同施工部位传统现浇人工费用进行对比,经计算后,得出装配式建造模式与传统现浇模式的人工费,此时装配式建造模式的人工费,可认为是装配率100%的人工费用[5],将二者相减得到装配式建筑与现浇模式人工费的增量成本为:

其中:r-装配率(0.5≤r<1);x-建筑面积(m2)。

1.3 综合分析法

通过上述两种分析方法,对不同的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其中专家经验值分析法,结合现场实际经验考虑了工期对人工费用的影响,对建筑面积和施工工期进行预测,能够在项目实施方案阶段后,对装配式建筑人工费用的增量成本进行预测,但未考虑不同装配率下施工现场的人员比例与数量会有变动[6];工程综合定额分析方法,在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初期,结合装配率和建筑面积对人工费用的增量成本,进行预测,但是满装配率意味着构件全预制,这在实际项目中是不现实的,预制率与装配率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预测结果出现较大偏差[7]。

因此,对专家经验值分析法和工程综合定额分析法进行均值化,综合法结合不同因素进行分析,一定程度上使分析方法更趋于实际情况,同时通过装配率、建筑面积、施工工期方面进行预测。

其中:r-装配率(0.5≤r<1);x-建筑面积(m2);t-施工工期(天数)。

2 结束语

装配式建筑可大量减少建筑垃圾、扬尘和噪声,提高施工质量,提升建设效率,提高了建筑材料的应用效率,同时大大减少了现场工人的数量[8],结合目前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情况,本文着重研究装配式建筑人工费用的增量成本,通过采用专家经验值法、工程综合定额分析法和综合法,结合装配率、项目建筑面积和施工工期等参数,研究分析出装配式建筑人工费用的预测模型,为装配式建筑的人员费用增量成本预测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人工费建筑面积增量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房屋建筑面积测量研究
2020年第二季度建设工程人工费动态指数
2020年第一季度建设工程人工费动态指数
关于发布2017年辽宁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人工费动态指数的通知
“价增量减”型应用题点拨
建筑面积计算的改进思考
基于均衡增量近邻查询的位置隐私保护方法
德州仪器(TI)发布了一对32位增量-累加模数转换器(ADC):ADS1262和ADS126
龙岩地区商品房共有建筑面积分摊模型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