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视域下的课程教学研究
——以高职生涯规划课程为例
2021-06-19张艳霞
张艳霞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学习工具,可以把它当作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和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思维导图设计教学方案,可以帮助老师建构学科的知识体系,节约备课的时间成本,提升发散性关联思考。思维导图在课堂中的应用可以引导学生独立建构完善、系统的学习思维体系,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出适合自己的思维模式,教会学生思考,并养成优秀的思维习惯,着力完成从知识体系到知识技能再到学习能力的转变。
从笔者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这门公共课的课堂授课情况来看,学生普遍的上课抬头率不高,老师们可以运用思维导图这种可视化的思维技术来辅助教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聚合和发散。
1 思维导图发展历程
1.1 思维导图的诞生
20 世纪60年代,思维导图的创始人东尼·博赞先生为了解决思维混乱、记忆力差的问题而发明了这个具有革命意义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它被誉为“大脑的瑞士军刀”。思维导图发明人东尼·博赞给出的定义:思维导图是用图表表现的发散性思维。它也被称为脑图或者心智图。
东尼·博赞在《思维导图》中提出思维导图的几个主要特征:第一,要有中心主题和中心图像,它们用来捕捉主要内容;第二,围绕中心主题和中心图,顺时针方向划出分支线条,作为一级主题,一级主题再向下划分出二级、三级分支线条,各分支线条用曲线表示;第三,分支由一个关键图像或是关键词构成,还要注意一线一词,词在线上;第四,还要用不同的颜色来刺激我们的大脑,中心图或小图标由三种以上颜色呈现,不同分支使用不同颜色。
1.2 学科思维导图
“学科思维导图”这个概念的提出者是刘濯源先生,他是思维可视化教学体系的创建者,于2002年提出了学科思维导图的概念。刘濯源先生认为,英国东尼·博赞思维导图提出的自由发散式思考对中国的学科教学来说不适用,他提出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规律和知识结构,不能仅仅想到什么就画什么,还要尊重和考虑学科本身的特点。因此,刘濯源先生提出了学科思维导图的概念。
刘濯源先生提出的学科思维导图,指的是一种思维可视化的教学策略,在形式上与思维导图发明人博赞先生的思维导图接近,以层级结构、图示组合的方式对学科知识体系进行解构、建构、重构,在这个过程中去发现学科思维的本质和规律,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科思维的内化,最终促进学习者心智结构的发展。
以上,可以看到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强调的是放射性思维,只要想到就是合理的,重视发散后的记忆,而学科思维导图会更注重学科本身的内在结构,思维导图里的各个分支知识点的连接要以清晰明了的关系为前提,侧重于对知识本身的深度加工,通过对知识的理解来记忆,而非是图像记忆。
所以制作学科思维导图训练的是作图者的逻辑能力和思维方法。一张好的学科思维导图,对于绘制者的要求也非常高,需要绘图者有比较强的逻辑能力和深度思考能力,能够充分理解学科知识,才能绘制出精准度比较高的思维导图。
1.3 新思维导图
从2017年开始,为了符合移动互联网的特点,开始出现了竖屏思维导图的形式,而除了竖屏思维导图外,还有越来越多的内容融合了思维导图与概念图、金字塔图、鱼骨图等形成了结构多元的思维导图,这些都可以称作是新思维导图。新思维导图的关键词是思维,围绕思维这个关键词,思维导图的呈现形式可以是多样的,能促进思维发散、整理、呈现的工具,可以是单个类型图,也可以是多种图的组合使用。新思维导图结合东尼博赞导图和学科思维导图的特点,融合使用在不同的场景,发挥不同的功能。比如:思维发散图、思维整理图、思维呈现图等。
综上,是思维导图的三个阶段,三类导图。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图,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制图不是目的,训练思维、解决问题才是目的,只要能解决你当下的问题,就是一张有用的图。通过思维发散分析解决问题,通过思维整理清晰思路优化表达,提高学习效率,通过思维呈现让表达更加有吸引力,提高传达率。
2 高职生涯规划课教学现状
与过去相比,疫情之下,网络课程和课堂教学的密度、强度在加大,造成了学生的疲惫心理,上课跑神儿;网络娱乐的诱惑(尤其是短视频)致使学生沉迷网络,上课做低头一族刷掉了大把时间;职业生涯规划课作为大班教学,被很学生认为是无关紧要的辅修课。这些都造成学生上课抬头率不高。
课堂上除了学生还有任课老师,在抬头率这件事上,老师起到什么作用?任课老师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和精力情感的投入,直接影响学生上课的抬头率。解决生涯规划课的现状问题,可以用思维导图这个工具。
以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全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采用的大班(合班)授课模式。职业生涯规划教研室统用一套授课计划进行理论授课,课程结束,学生提交一份《职业生涯规划书》作为考核,笔者授课班级为12个合班,分单双周。在现有体系下,笔者把单双周的班级一分为二,单周运用思维导图这个工具授课,双周按常规授课模式,做了一个对比。学期结束,在学生对老师的测评结果中看到,采用思维导图授课的6个单周班对老师的测评结果是3A3B,常规授课的6个双周班对老师的测评结果是4B2C。下面具体分析思维导图在单周班的应用。
3 思维导图在生涯规划课上的应用
3.1 通过思维呈现让表达更有吸引力,提高传达率
以第一讲“破冰”环节为例,笔者用一幅全图版的思维导图做自我介绍(图1),先让学生们通过看图,说说他们眼中的我,我再揭晓答案,说说公开区域的我,进而介绍一部分隐藏区域的我,在热烈的讨论声中把橱窗分析法(图2)呈现给学生们。这个知识点在第三部分职业自我探索时还会讲到,先在第一讲做了伏笔。用师生互动的方式做自我介绍,比单纯地进行个人的自我介绍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对老师任教的这门课程的兴趣。
图1 全图版自我介绍
图2 橱窗分析法(乔哈里窗)
用思维导图把思维呈现出来,形成学习涟漪,产生波浪,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把老师要说的课堂变成学生说的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参与越多,越认可这门课程,越能感受到他们自己是课程的主人翁。
3.2 通过思维发散,分析解决问题
思维导图向四周延展发散的形状,能够激发创意,让绘制者在不自觉中进行头脑风暴,结合逻辑性和发散性的特质,成为生活工作中解决问题的高效工具。职业生涯规划课的第二讲《职业自我探索》和第三讲《职业世界探索》中,大量引用发散思维帮助学生澄清自己,认识外部工作世界。
以第二讲为例,先介绍常用工具:个人列清单、好友澄清、霍兰德兴趣岛辅助测评等方法,把个人兴趣引向职业兴趣,再通过思维导图发散出个人兴趣(图3),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用主题头脑风暴选取关键词:喜欢的事。无论你擅长不擅长,只要你愿意花时间,做的时候很享受甚至会忘记时间的事情。用主题头脑风暴选取关键词:擅长的事。做起来不费力,花同样的时间学得快做得好,经常人地受到称赞的事情。当学生写下思维导图的主题:我喜欢的事、我擅长的事,他们的头脑里就开始搜索各种与喜欢、擅长相关的信息。围绕这两个主题,发散得越多越好。当发散出来足够多的因子后,开始做分类,就是归类整理。把信息从无序到有序进行整理,找到分类的逻辑。有些问题本质可以合并,比如图4我擅长的事“英语口语、请教他人、给朋友讲故事”可以合并为“与人沟通”。从图3和图4两张思维导图中,绘制者重复提到了:手绘-画画、设计海报、英语听说、与朋友交流。这4件事说明,绘制者既喜欢又擅长,是理想的发展方向。
图3 个人兴趣思维导图
图4 我擅长的事思维导图
利用思维导图发散问题,整理发散问题里进行分类,根据问题分类找进一步解决方案。通过思维导图的演示过程和展示过程,让学生清晰地感知个人为什么要进行自我探索、怎么进行有效的自我探索、如何把各项因子结合起来为职业探索服务。学生通过课前的自我探索专业测评工具和课上的自我评估,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思维发散与整合,最后以图5的形式,横向找维度(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价值观、职业能力四个维度),纵向挖深度(自我评估和测评工具测评),概括总结第二讲的内容,对“自我探索”做一个总结。
图5 自我探索总结
3.3 通过思维整理清晰思路优化表达,提高学习效率
思维导图是一种动态的结构形式,可以清晰地看到思考的轨迹,一张图概括了职业生涯规划书的撰写步骤(图6),运用图解的形式诠释整个思维过程,这就是一图胜千言。从知识加工方面来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图6 思维导图示例
4 结束语
在现如今这个网络学习、全民学习、读书听书蔚然成风的时代,视觉化思考技术也开始盛行,图像化越来越成为我们进行思考、与人沟通、工作汇报、各种记录,尤其是人生规划的强大武器。思维导图恰好是一个把我们思考过程可视化、逻辑思考图像化的重要工具,它帮助我们高效率的处理信息、记录我们思考的过程和思考的内容。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课堂上,老师可能通过思维导图向学生们呈现职业自我探索、职业世界探索、生涯决策的全过程,引导学生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深度思考和自身知识体系的建构,更好地规划人生。
本篇文章的不足在于,在进行两组班级之间的对比教学时,没有形成调查问卷和系统的调查分析,下一步,将以此为基础,进行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