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英雄歌
2021-06-18程关生
一位将军的泣血遗作
这是一篇饱含深情的初心党课,这是一名老党员献给党的百岁生日的特殊礼物,这是一位将军的泣血遗作。
2020年11月10日,上海警备区原副政委兼纪委书记、本刊副总编辑程关生将军,因就诊时头孢过敏,抢救无效不幸逝世,以这种大家无法接受的方式永远离开了我们。
令人动容的是,将军病房的桌子上摆着一篇党课稿,里面留下了他用红笔圈改的笔记,临上手术台前,他还在做精心的修改打磨。
这篇党课稿凝聚了将军数月的心血和情感的寄托。他总是说,明年是建党百年,作为一名干了一辈子军队政治工作的老党员,应该为党做点什么。他经过系统深入思考,准备了一篇角度新颖、讲述生动、现实意义突出的党课稿,列入了他的工作计划。
难以忘记,将军结合多年政治工作经历,翻阅大量党史书籍,不断修正确定党课稿的主题框架;难以忘记,将军走遍沪上各大红色场馆,现地考证了一组组数据和一个个故事,确保党课稿内容的丰满准确;难以忘记,将军以一名老文字工作者的习惯,一遍遍修改打磨文字,追求出手即精品的效果。
通读这篇近两万字的党课稿,字里行间流淌出程将军生前一贯严谨的态度、细致的作风、务实的文风、温情的笔触,在朴素的文字里读懂的是初心、使命,是对百年党史中一个个英雄的礼赞,是一名老党员对党母亲无比深诚的爱。
如果没有意外,将军计划深入军营、学校、社区,为大家公益讲授这一课,带领大家在重温党史中坚定信仰、凝聚力量。在即将迎来建党百年的时候,我们特意向读者推出这篇党课中的一部分,希望给大家以“学史明理、学史增信”的启迪和动力。
难忘将军,精神不朽!
许多同志都去过中共一大会址,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在展厅的二楼有个演播室,屏幕上不断闪现出一个个人物的头像,他们都是我们党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也是千千万万个优秀党员的缩影。他们中,有党创建初期的一批先驱,有历经革命战争的英雄烈士,有和平建设时期的先锋模范,有为民族复兴伟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时代精英,等等。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一部博大的书,一首壮美的诗,一曲英雄的歌。看着一张张熟悉而亲切的面孔,总是让人心潮澎湃,想起他们,我们心中总会涌动起感情的波澜。
回望百年,我们不难发现,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确立的奋斗目标,都逐一变成了现实。为此,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乃至鲜血生命的代价。历史和现实都在陈述着一个事实:我们党的每一个奋斗目标的实现,无一不是伴随着艰辛奋斗、伴随着牺牲奉献。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对一切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作出奉献和牺牲的英雄模范人物,我们都要发扬他们的精神,从他们身上汲取奋发的力量”。
这里,讲一个发生在一对父子身上的故事:有一个加入党组织不久的金银首饰工人,名叫张人亚,他将上海地下党组织来不及转移的文件、马列著作及刊物,悄悄带回宁波霞浦老家,让父亲张爵谦代为保管,张人亚当晚就离开了家。父亲知道事关重大,想出一个苦肉计,给儿子挖了个“衣冠冢”,编了个“不孝儿在外亡故”的故事。从那时起,老父亲一直孤守着这一重大秘密,苦等着儿子回来,5年,10年,20年,直到新中国成立我们党执政了,人亚也没有回来,其实,他当年去中央苏区不久就牺牲了。张爵谦没有忘记儿子的嘱托,1952年将部分文件书报,捐给了上海工人运动史料委员会,1959年将其余文物捐给了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筹备处,其中,就有陈望道的《共产党宣言》中译本,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宣言》中译本。这是一对多好的父子啊!
今年有部电视连续剧叫《绝命后卫师》,讲的就是陈树湘师长和红34师的故事。1934年10月,陈树湘率红34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担任全军总后卫,同国民党军频繁作战,掩护红军主力连续突破敌军三道封锁线。面对十几倍于己的敌人,陈树湘沉着果断,指挥全师官兵顽强抗击,与敌鏖战三天三夜,打退了周浑元部一次又一次的冲锋,终于掩护中央机关、中央军委纵队和红军主力于12月1日渡过湘江,同时,也付出了重大牺牲,全师6000余人锐减至不足1000人。這时,红34师已被敌截断在湘江东岸,无法渡江追赶主力。12月12日,红34师遭遇江华民团袭击,陈树湘腹部中弹倒下。战士们用担架抬着流血不止、脸色惨白的师长,向道县四马桥方向退却,又遭到道县保安团一营的袭击。激烈的枪声惊醒了昏迷多时的陈树湘,他强忍剧痛在两个战士搀扶下指挥战斗,打退道县保安兵后又昏过去了。当他再次醒来,舔了舔干裂的嘴唇,语重心长地说:“看来,原路返回是不可能了,大家做好突围准备,冲出去到九嶷山区打游击。”他还用毛主席的话鼓励大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呐!”陈树湘伸出惨白而冰凉的手,与参谋长王道光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好一会,他对王得光说:“你是老同志,老党员,我把这支队伍交给你,你一定要把他们带出去!” 参谋长哽咽着说:“师长,我们一起走!”“你看我这个样子能冲出去吗,你带队突围,我掩护,冲出一个是一个!” 敌人新的进攻开始了,三个县的保安团从四面蜂拥而上,陈树湘依托红都庙有利地形,阻击敌人,掩护同志们突出重围,他的子弹打光了,又身负重伤,不幸被俘。敌人抓到一个红军师长,高兴得发狂,企图从他的口中探出红军的情报,陈树湘一言不发,拒医绝食。保安团营长无奈,只好于12月18日拂晓,将陈树湘抬往道县县城邀功。上午8时许,当行至道县的将军塘村后时,陈树湘趁敌不备,咬紧牙关,忍着剧痛,用手从伤口伸入腹部,抠出肠子,使劲全力大吼一声,绞断肠子壮烈牺牲,时年29岁。谁能想象:拽断肠子那一刹那,是怎样撕心裂肺的痛!
陈树湘的牺牲是壮烈的,他和他的后卫师在湘江一御,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而杨靖宇的牺牲意义在哪呢?1937年卢沟桥事变时,杨靖宇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陆军总指挥兼政委,他率领6000余人的抗联队伍,在南满一带与日寇周旋于白山黑水之间。1938年,他在通化,临江一带突然袭击,给日伪军沉重打击。这年冬天,日寇实施惨无人道的“归屯并户”政策,抗日联军的处境更加艰难了。杨靖宇率第一陆军一部1400余人,进入长白山密林中。在蒙江县境与敌作战损失近千人,队伍仅剩400余人。1940年1月,他带领一支小部队东进,最后身边只剩下7名战士,其中4个是伤员。他让负伤的4人转移,派两名战士去附近村里找些吃的,不料被日伪军杀害。杨靖宇知道不妙,2月22日,他在雪地中的一间小破屋度过了人生最后一个夜晚,次日,他孤身一人在蒙江县保安村前三道葳子,遇到4个中国人,他让其中一人帮忙买些食品和棉鞋,可那个人回到大屯就报告了日伪当局,关东军讨伐队和伪满特工队,包围了杨靖宇,他们想劝降抓活的。在断粮五昼夜的情况下,他以无比坚强的毅力顽强战斗,壮烈牺牲,时年35岁。杨靖宇牺牲后,残忍的岸谷隆一郎下令将其遗体解剖,试图找到饥饿严寒条件下野外生存的秘诀,可让这家伙没想到的是,将军肠胃中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侵略者大受震骇,惊为天人。岸谷隆一郎于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自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其遗书中居然有这样一句话:“中国拥有杨靖宇这样的铁血军人,不可能亡国!”
生前让敌人胆寒,战死令对手震撼,这就是杨靖宇。他的牺牲展示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灵魂,那是我们这个民族永远不可战胜的基因啊!比较杨靖宇等战死沙场的英雄,江竹筠的牺牲,又是一个怎样的悲壮呢?1943年,江竹筠接受组织安排,为重庆市委主要领导人彭咏梧当助手,两人假扮夫妻,同志们亲切的称他为“江姐”,两年后,她与彭咏梧结婚,留在重庆协助丈夫工作。1948年春节前夕,彭咏梧在组织武装暴动不幸牺牲,头颅被敌人割下挂在城门示众。江姐强忍悲痛,毅然接替丈夫的工作。6月14日,由于叛徒出卖,江姐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我去那儿参观过,当年国民党军军统特务发明的老虎凳,辣椒水,吊索,钢鞭,撬杠,电刑等酷刑手段历历在目,这些酷刑,他们都给江姐用过,江姐挺过来了,他们又残酷地将竹签钉进她的十指,想从江姐身上打开缺口,进而破获重庆地下党组织。人说“十指连心”啊,敌人惨无人道的摧残,使江姐的一双芊芊玉手血肉模糊,她瘦弱娇小的身体被折磨得变了形,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正气凛然“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1949年11月14日,在重庆即将解放的前夕,时年29岁的江姐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杀害于歌乐山电台岚垭刑场,然后被毁尸灭迹。
江姐的英灵远去了,而歌剧《江姐》中的那首“绣红旗”,依然回荡在我们的耳畔:“千种情,万份爱,化作金星绣红旗,绣呀绣红旗,平日刀丛不眨眼,今日里心跳分外急,一针针一线线,绣出一片新天地,新天地。”江姐绣出的那个“新天地”,就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国。
上面讲到的几位英雄,可以说是革命战争中牺牲的千千万万英烈的典型代表。还有不少大家熟知的,如:在狱中写下《可爱的中国》《清贫》,高喊着“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方志敏,被誉为“群众领袖人民英雄”的刘志丹,“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砍頭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等等。新中国成立后,尽管和平环境下流血牺牲不多了,然而,勇于牺牲奉献的共产党人仍随处可见,许多人物的名字早已印入我们的脑海,诸如: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一不怕死,二不怕苦” 的英雄王杰、草原英雄小姐妹、爱民模范欧阳海、人民科学家钱学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航天英雄杨利伟等,灿若繁星啊!
纵观我们党100年走过的路程,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说,真正的共产党人是无所畏惧的。正是因为有着千千万万无所畏惧,勇于牺牲,甘于奉献的共产党人,我们才能一次次战胜国内外敌人,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