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海拔多中段金属矿通风方案优选

2021-06-18黄生福郭元华李亚俊

现代矿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东翼风井中段

王 志 黄生福 郭元华 李亚俊

(1.湖南有色冶金劳动保护研究院;2.非煤矿山通风防尘湖南省重点实验室;3.会东大梁铅锌矿业有限公司)

矿井通风是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矿山向深部延伸,矿井通风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会东铅锌矿由于其地理位置属典型的高山采矿,又处于高海拔,矿山地下开采前为露天开采,遗留了大量通达地表的窿口,自然风压大造成风向和风量不稳定,并且井下多中段同时作业,风量分配不合理,存在风流短路、污风难以排出地表等问题,严重影响井下作业人员的健康。为改善井下作业环境,须对通风系统进行综合技术优化[1]。

1 矿井通风系统现状及问题

1.1 通风系统现状

矿山的开拓方式为平硐+斜坡道联合开拓,开采规模为66万t/a。井下现主要的开采中段为2 064、2 004、1 944、1 884 m共4个中段,1 824 m为开拓中段,中段间隔12 m设分段。矿山原通风系统设计采用两翼对角压抽混合方式,东翼回风系统负担11线以东2 004~1 884 m中段矿体开采的通风;西翼回风系统负担11线以西2 064~2 004 m中段矿体开采的通风,东、西翼回风系统均采用K40-6No18-90 kW型主扇(图1)。

1.2 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会东铅锌矿井下现场调查、测定及资料收集等工作,分析评价井下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如下。

(1)系统风量为75.83 m3/s,与设计风量120 m3/s相差较大,满足不了井下2 064~1 884 m中段66万t/a产量的通风需求。

(2)东部回风系统2 004~2 064 m中段与1 884~2 004 m中段无专用回风井;西部回风系统1 884~2 004 m中段无专用回风井;通风系统不完善。

(3)会东铅锌矿通风系统属于典型高山采矿通风类型,系统主扇设备陈旧,风压低,各中段风流不受通风系统控制,受自然风压影响大。

(4)系统通风构筑物不完善,风流紊乱,风量主要集中在2 064、2 004 m中段,下部1 944、1 884 m中段风量较小,井下各中段风量分配不合理。

(5)西翼主回风平巷断面尺寸小(2 m×2 m),巷道长约80 m,此段通风阻力达216.84 Pa,占西翼通风井巷沿程阻力的27%,造成系统局部阻力偏大。

2 通风方案

2.1 方案制定原则

根据高海拔地理特性,矿井通风系统方案必须考虑以下方面的内容[2]。

(1)高原矿井内单位空气中氧气含量减少,造成矿井总需风量要相对增加。因此,在计算矿井的实际需风量时,需对其进行修正,以满足高海拔矿井的风量需求。

(2)扇风机配套的电机在高海拔地区运行时,由于高海拔环境含氧量相对较低,造成电机的有效输出功率降低,所以在选取配套电机时应选择相应的高原电机。

(3)通风系统在选择主扇时,需对实际计算得出的矿井通风阻力进一步的修正,保障主扇选择的类型符合现场实际情况。

根据矿山通风系统的现状,依照相关规程拟定3种通风方案。

2.2 主平硐及盲斜坡道进风,东、西两翼回风压抽混合式通风(方案一)

矿井通风系统分为东、西两区,东翼回风系统负担11线以东2 004~1 824 m中段矿体开采的通风;西翼回风系统负担11线以西2 064~1 824 m中段矿体开采的通风(图2)。为保障通风系统风量满足生产需求,须增大系统主扇装机容量,在斜坡道增设压入式主扇,其型号为DK40-6NO.16-2×55 kW,东西部主扇型号为DK40-6NO.18-2×90 kW,排尘风机型号为K40-6NO.18-90 kW。

2.2.1 技术措施

(1)新掘东翼2 004~2 064 m回风井,保证东翼2 004~2 064 m回风畅通,同时东翼除尘风机除担负2 064~1 884 m中段通风排尘外,还兼顾东翼2 064~2 004 m中段矿体开采通风。

(2)2 004~1 884 m中段东翼主回风井下延至1 824 m中段,且仅通各主中段,不通分层。中段主回风巷设置通风构筑物,保留原2 004~1 944 m中段302管路井及1 944~1 884 m中段101管路井的辅助回风。

(4)西翼端部需新掘主回风井至2 064~1 824 m中段,且仅通各主中段,不通分层。

2.2.2 通风系统进回风线路

(1)进风线路。东、西翼新鲜风流均由2 064 m水平透地表穿脉进入,由2 004、1 944、1 884 m主平硐进入矿井,再经盲斜坡道、进风井进入各中段、分层,再经各中段、分层运输巷、穿脉进入采场工作面。

(2)东翼回风线路。2 004~2 064 m东翼上部各中段、分层采场污风经由回风巷、端部回风井汇至2 064 m中段,在2 064 m中段排尘风机作用下,经1号平硐口排至地表。1 824~2 004 m东翼下部各中段污风通过中段回风巷,经东风井在主扇的作用下排至地表。

(3)西翼回风线路。西翼各中段、分层采场污风经各中段分层回风井汇至西回风井,在西翼主扇作用下排至地表。

2.3 进风井与主平硐进风,东、西两翼回风压抽混合式通风(方案二)

2.3.1 技术措施

(1)将2 004~1 884 m进风井向下延伸至1 824 m中段,选择适宜的风机安装在1 824 m中段主进风井联巷,压入至上部各中段。

(2)1 824 m主平硐作为主要的进风入口,由于该中段主要为汽车矿石运输中段,会产生扬尘,需在进风井入口处对风源进行净化。

(3)其余措施与方案一相同。

2.3.2 通风系统进回风线路

(1)进风线路。东、西翼新鲜风流均由1 824、1 884、1 944、2 004 m主平硐进入,1 824~2 004 m中段新鲜风在压入式主扇作用下,经进风井进入各中段,2 004 m以上中段通过2 004 m中段人行通风井至以上各中段(分层),再经各中段、分层运输巷、穿脉进入采场工作面。

(2)回风线路与方案一相同(图3)。

2.4 两翼对角进风中央回风通风(方案三)

2.4.1 技术措施

(1)将东翼主回风井下延至1 824 m中段,作为东翼进风井。

(2)新掘西翼2 064~1 824 m进风井。

(3)将东翼7线2 064~2 004 m中段人行通风井向下延伸至1 824 m中段,与各中段连通,作为矿山主回风井。

2.4.2 通风系统进回风线路

(1)进风线路。2 004 m以上各中段新鲜风流经2 004 m中段各平硐口进入,经5线电梯井、斜坡道通至各中段作业面;2 004 m以下各中段新鲜风流经进风井分风至各中段作业面。

(2)回风线路。东、西翼各中段(分层)污风经作业面汇至主回风井,经2 064 m中段透地表穿脉排出 地表(图4)。

3 通风方案对比分析

根据井下矿体开采的特点,提出以上3个通风技术方案都有较大的可操作性,各有优劣。为从中选出一个经济技术最符合矿山实际情况的方案,分别对3个方案的通风阻力、设备购置与运行费用、工程量大小进行比较,得出最优的井下通风系统方案[1-3]。

从表1可以看出,通风系统方案一与方案二东、西翼的通风阻力相差不大,但方案三的通风阻力均大于方案一与方案二。

?

从表2可以看出,3个方案的通风系统成本投入中,方案一优于方案二及方案三。

?

从表3可以看出,3个方案的通风系统优化工程量中,方案一要优于方案二及方案三。

4 通风方案选择

针对3个方案的技术特点,通过表1~表3的对比结果,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可得出3个方案的详细优缺点[4],见表4。

?

综合以上,方案一和方案二通风阻力相当,方案三通风阻力较大;方案一与方案二采用压抽混合式通风方式,较方案三通风效果更为可靠,但方案二的投资工程量较方案一大[5-6]。所以,选择方案一主平硐及盲斜坡道进风及东、西两翼回风的压抽混合式通风方案,作为矿山通风系统的最终方案。

5 结论

(1)高海拔矿山的通风因单位空气中氧气含量减少,在计算矿井的实际需风量时,需对其进行修正,修正系数根据空气密度进行折算,以满足高海拔矿井的通风需求。

(2)高海拔矿山因地处高原,气压降低,在选择通风方式上宜采取压抽混合的通风方式,若仅采用抽出式通风,矿井内压力进一步降低,造成矿井空气中的氧分压与氧气的质量密度降低,若采用单纯的压入式通风,仅适用于开采深度较浅的矿山。

?

(3)通过对通风系统不同方案的通风阻力、设备与运行费用的投入、工程量大小进行详细比较,得出了矿山最优的通风系统方案;同时,在选择方案时,尽量利用现有的井巷工程,以减少改造工程量,缩短建设周期。

猜你喜欢

东翼风井中段
尿检时如何取中段尿
浅析大采深突出矿井通风系统优化
东天山中段晚古生代剪切带叠加特征及构造控矿作用
地库风井与景观的和谐共生
行车对数和位置对活塞风井通风特性的影响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立井壁后注浆技术在白象山铁矿风井的实践
基于活塞效应的地铁隧道风井设置优化方法
锁骨中段骨折的处理
港府总部外建围栏强化安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