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任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2021-06-18王坚
王 坚
(山西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引言
基础教育对我国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学教师素质的高低和教师队伍的稳定程度是决定基础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初任教师是教师职业发展的起始阶段,是教师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对教师职业形成认知与体验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初任教师要经历从学生角色到教师角色的转换[1]。良好的职业认同对教师个体的专业化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是稳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奠基[2]。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基于问卷调查法对我国初任教师的职业认同情况进行初步调查,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加强初任教师职业认同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借以促进初任教师专业发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通过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160名初任教师进行了调查,总计发放问卷160份,回收问卷158份,回收率为98.75%;对有缺失值、异常值的样本进行删除,最终得到有效问卷153份,问卷有效率为96.84%。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使用两个调查问卷: 第一个为基本情况问卷;第二个为教师职业认同的测量,选用魏淑华、宋广文和张大均(2013)编制的教师职业认同量表,该量表共有18个题项,涉及职业价值观、角色价值感、职业归属感和职业行为倾向 4 个维度[3]。量表采用Likert 5 点记分法,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为5个等级,正向计分。
问卷信效度检验:为了解问卷中每一维度的测量题目是否能够有效地代表该因素,对每一维度进行了信度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 职业价值观维度(cog)信度分析情况
表2 职业归属感维度(pq)信度分析情况
表3 角色价值观维度(pi)信度分析情况
通过以上各维度信度分析可发现,在以上四个维度中,每个题目的相关都大于0.3,修正后的项目与总计相关都>0.5,克隆巴赫Alpha信度系数>0.7,所以这四个维度都符合Hair(et.al.,2010)所建议的水准。在本研究中,初任教师的职业认同感量表的信度为0.966,内部一致性效度在0.794—0.892之间,说明量表结构效度较高,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三)施测过程
采用问卷星网络问卷平台形式发放问卷,组织被试填写问卷,在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内完成。通过微信、QQ 等形式共邀请160名中小学初任教师使用手机参加网络问卷调查。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无效问卷处理的工作,之后所有数据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录入、统计与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见表5)
表5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二)初任教师职业认同总体情况分析
据表6可以发现初任教师职业认同的总体得分为4.21,这说明大多数初任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认同水平评价处于较高水平。职业认同的标准差为0.59,表明初任教师职业认同各维度间存在较大差异。各个维度按均值从高到低进行排列,依次为职业价值观、职业行为倾向、职业认同、职业归属感、角色价值观。
表6 初任教师职业认同在各维度上的得分情况
(三)初任教师职业认同性别差异分析
对不同性别的初任教师职业认同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初任教师职业认同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 独立样本检验
莱文方差检验表示cog、pi、imp各组之间的方差是不显著的,即各组之间方差是齐性的,表示男女在各因变量之间是同质的,pq这组的方差不齐性。T检验中pq这一组方差不齐性,t=-3.03,P<0.05,则性别在对职业归属感的平均值有显著性差异。cog、pi、imp 三组方差齐性,P<0.05,则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示性别在职业价值观、角色价值观和职业行为倾向之间的平均值有显著性差异。因此,性别对初任教师职业认同的四个维度有显著差异。
(四)初任教师职业认同的学校性质差异分析
对不同学校性质的初任教师职业认同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8所示。
表8 初任教师职业认同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 独立样本检验
莱文方差检验表示cog、pq、pi、imp各组之间的方差是显著的,即各组之间方差是不齐性的,表示学校性质在变量之间是不同质的。因此,要看第二行的t值即方差不齐性的t值。结果发现cog组t=0.728,pq组t=0.070,pi组t=0.865,imp组t=1.859,P>0.05,则学校性质在四个维度的平均值无显著性差异。
(五)不同任教科目的初任教师职业认同差异分析
对任教科目的初任教师职业认同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9所示。
表9 初任教师职业认同在任教科目上的差异比较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cog、pq和imp这三个因素的P>0.05,差异不显著,因此不需要进行多重比较。pi的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差异显著,需要进行多重比较。从多重比较可以看出任教学科为语文和数学的教师职业认同要高于任教学科为政史地社理化生的教师。
(六)学校所在地与初任教师职业认同的差异分析
对学校所在地的初任教师职业认同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10所示。
表10 学校所在地与初任教师职业认同的差异比较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cog、pq、pi、imp这四个因素的P>0.05,差异不显著,因此不需要进行多重比较,则学校所在地在四个维度上无显著性差异。
(七)初任教师职业认同与其月收入水平的差异分析
对不同月收入水平的初任教师职业认同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11所示。
表11 初任教师职业认同在月收入水平上的差异比较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cog与pq这两个因素的P>0.05,差异不显著,因此不需要进行多重比较。pi与imp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的P<0.05,差异显著,需要进行多重比较。从多重比较可以看出,月收入为3 001元以上与月收入为1 501—2 000元比月收入为1 000元以下的教师角色价值观更认同。
三、研究假设与回归分析模型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以下基本假设:
H1: 职业价值观对职业归属感有正向显著的影响。
H2: 职业价值观对角色价值观有正向显著的影响。
H3: 角色价值观对职业归属感有正向显著的影响。
H4: 职业价值观对职业行为倾向有正向显著的影响。
H5: 职业行为倾向对职业归属感有正向显著的影响。
分别以pi为因变量,cog为预测变量;以imp为因变量,cog为预测变量;以pq为因变量,cog、imp和pi为预测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12。
表12 初任教师职业认同各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结果显示,除cog对pq之外其余所有的假设在非标准化系数下t值>1.96,检验的P<0.05,代表4个假设全部成立。cog预测变量对pq因变量的未标准化系数下检验的P>0.05,该假设不成立。通过对标准化系数Beta进行分析,发现在pi、imp两个自变量对因变量pq的影响中,imp对pq的解释能力最强,表明职业行为倾向对职业归属感的影响最强。R方值从0.433到0.618,自变量与因变量相关处于中度到高度之间。德宾—沃森的值在2左右,表明样本没有自我相关。
表4 职业行为倾向维度(imp)信度分析情况
根据以上回归分析,本研究提出初任教师职业认同感的模型如图1所示。
四、提高初任教师职业认同的策略
教师职业认同不仅对教师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与学校教育质量、学生学习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因此,要提高初任教师职业认同不仅要教师自身树立意识,而且要发挥社会、学校的作用。
(一)改革师范院校培养制度
师范院校作为培养师资的主阵地,深刻影响着初任教师的教育信念、职业认同。当前师范院校虽然为我国基础教育及时补充了许多合格的教师,但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师范生理论知识充足但实践技能不足、对教师这一职业缺少全面的认识等。因此,为解决这些问题师范院校亟需对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设置进行相应的改革。
1.整体规划课程设置,实现理论学习与技能掌握的协调统一
目前师范院校学生在学校接受理论知识的时间明显要多于深入一线教学的时间,大部分院校集中安排实习的时间是在大三学年修完所有课程之后再组织学生进入中小学校,且实习时间多则一个学期,少则两个月。虽然这种做法可使师范生的理论知识学习较为系统,但同时也使师范生很难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师范院校目前亟需整体规划课程设置,并适当延长教学实习时间,贯穿师范教育的全过程,使理论课程与实践学习统一起来,更好地发挥二者的合力[4]。
2.加强就业指导,增进“准教师”角色意识
师范生在填报志愿时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识大多会受到外界、他人的影响,缺少必要的认识。针对于此,师范院校应在日常课程当中渗透与此相关的知识,并通过组织就业指导会等形式强化师范生的角色意识,丰富角色认识,从而使师范生形成合理的职业期待,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并认同教师职业。
(二)关注中小学校男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
从以上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性别差异对其总体的职业认同程度具有中等效应的影响,男教师的职业认同程度普遍不如女教师。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社会偏见,也可能与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有关。人们会认为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相比有稳定的工资、寒暑假期,似乎是女性化的职业。而且,教师职业的工资待遇水平与其他行业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使得男教师职业认同要低于女教师,难免会出现心理落差。因此,学校要适当关注男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其心理做好疏导工作,使其形成正确的职业期望和职业认同。
(三)开展导师制帮助初任教师成长,为其确立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
营造支持性环境。初任教师从大学校园踏入一线教学难免会有所迷茫与无助,这时的入职培训就显得格外重要。入职培训可使初任教师更好地实现从学生向教师角色的转变,对教师职业有更加直观地认识与了解[5]。初任教师职业认同的高低与所任教学校的支持力度有着密切关系,尽管目前中小学校已经有老教师带新教师的教研制度,但在教学实践中初任教师面对的困惑与需求仍未得到充分关注与支持。因此,学校要为初任教师提供有效指导的帮带导师,指导教师要帮助其缓解紧张、失落等负面情绪,使整个学校形成有助于专业发展的支持性环境与氛围,对初任教师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怀,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他们平稳度过入职前几个月的动荡期和不适应期。
确立科学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合理确立将使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处于主动地位,形成持续发展的前进动力,从而使教师队伍更加稳定。确立和制定科学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包括:确立职业发展目标、对自我和教师职业进行深刻分析、培养所需的各种能力、注重自身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与同仁进行交流合作、反思自身职业发展状况[6]。
(四)提升教师社会地位,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教师职业认同既关系教师个人,又与全社会息息相关。就社会而言,一方面要正确看待教师的劳动与价值,另一方面要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7]。这充分肯定了教师这一职业对个人、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这一职业理应受到尊重。但同时也应该深刻认识到教师作为个体人的“能”与“不能”,要改变对教师过多不恰当的预设,给予教师合理的期望。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教师在发挥其作用的同时减轻其心理压力与紧张、焦虑,有效防止心理问题的产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