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职业教育”教学产教融合具身认知载体研究

2021-06-18陈红玉

林区教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产教身体融合

邢 宇,陈红玉

(1.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银川 750000;2.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幼儿园,银川 750000)

一、问题的提出

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职业教育自身的质量问题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突出,各国一直在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并形成教学理论,由此追求有效、高质量的教学成为趋势[1]。发展至今,求新求变的职业教育力求为学生创设丰富而真实的学习情境,改变以往职业教育中单纯的知识讲授与接受的模式,但无系统模式化的方式容易将教学情景设计流于形式化,仅仅成为学生活动或者表演展示,难以照顾到个别的差异,无法完成促进职业院校学生自学的启发式实验、探究式教学、实践式操作的目标。

二、政策保障与“互联网+技术”

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具体指标以提高生源质量,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多种入学方式和学习方式[2],从国家层面和立法的角度促进了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有效推动了职业院校教学进一步革新。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岩司长提出金课可以归结为“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具有知识、能力、素质的融合以及先进性、时代性、互动性、探究性等特征。技术和教育的联系已越来越紧密,对职业教育教学的影响也日益剧增。

三、具身认知与产教融合

(一)具身认知

1.具身认知理论

第一,胡塞尔提出,现象学关注人类在特定情境和特定时间下所体验到的世界,而非对大千世界本质的抽象陈述及人类在接触周围世界时呈现在意识中的现象[3]。在长久的一元论、二元论讨论之后,具身认知学给出答案,身心并非是对立的二元,而是紧密结合的一体。具身认知的思想家主张思维和认知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和发端于身体的,身体的构造、神经的结构、感官和运动系统的活动方式决定了我们怎样认识世界、决定了我们的思维风格、塑造了我们看世界的方式。具身认知强调认知的具身性和嵌入性,大脑嵌入身体,身体嵌入环境,大脑、身体、环境构成一体的认知系统(叶浩生,2011)[4]。因此,认知是身体的认知,心智是身体的心智,离开了身体,认知和心智根本就不存在。

第二,实证支撑。经典的恒河猴实验从灵长类动物身上获悉身体温暖对于心理需求的抚慰。镜像神经元的发现、心理学的行为实验、中文成语中身体隐喻的丰富性都佐证了一个道理——心智活动与身体的构造和感觉运动系统的动作图式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的镜像神经系统在行动的理解和模仿中发挥着作用(Hamilton,2013)[5]。从牙齿咬笔实验、物理感受性、情绪的具身性、运动感知系统与认知判断的身体隐喻ERP实验结果等都可以得到统一的答案。“世界需要一杯热咖啡”口号的提出,更是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身体感觉与心理感觉是相通的,体温升高使人们对他人的评价变得更高,也使得自己待人接物变得更加热情、宽容。还有一些关于道德研究符合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心理的功能机制是为了解决人类祖先的身体适应问题而产生的。道德、时间和人际温暖等抽象概念都是建立在以身体经验为基础的隐喻上的(Slepian et al.,2011)[6]。

具身认知从提出伊始就未摆脱批评的声音,且主要集中在理论的循环论证、具身与离身的极端化认知、忽视文化因素等方面。其中有学者提出,现有具身认知研究大多过分关注身体,忽视了其他社会因素(周倩、廖小根、姜孟,2019)[7]。荣格提出,集体潜意识是人格结构最底层的无意识,包括祖先在内的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和经验库存在人脑中的遗传痕迹。因此,在实践性研究中引入集体潜意识可以修正此间的不足,将传统文化引入具身认知理论构建,可以极大地弥补食洋不化的尴尬,在应用中更加科学化和本土化。

2.传统文化中的具身认知

文化是物质与符号的工具,构建自我与外部世界观念是遗传信息与文化信息共同作用与人类心灵形成人的心理过程(Kashima,2000)。我国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从具身性、修身养气等方面提供具身认知理论补充。陆有铨说,学校教育无论从产生还是发展,都与社会文化的联系紧密。

从典籍中翻阅经典则浩如烟海,仅以下窥探一二。《论语》说:“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朱熹说:“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大学章句·补格物传》)在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顿悟的学说[8],在辩证中形象地理解具身认知的生成性和目的性。因此,传统文化从职业教育和集体潜意识层面来说对具身认知理论极具实践意义。

(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是指职校根据所设专业积极开办专业产业,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学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它从单向诉求转化为双向自觉,是更具交融性和稳定性特征的合作育人模式。国外的产教融合主要有以下几种:德国的双元制、法国的学徒制、澳大利亚新学徒模式、英国三明治教学模式、加拿大合作教育模式。中国当前的产教模式主要由学生就业合作模式、生产实习合作模式、企业订单培养模式、校企互动合作模式、专业建设合作模式、对外技术合作模式等构成,但从理论提出到实践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

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教学情境模型设计

(一)具身认知职业教育特征

1.身体参与性—从感性认知开始

具身认知认为,认知是身体的认知,心智是身体的心智,离开了身体,认知和心智根本就不存在。身体在情绪、动机和认知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Dempsey and Shani,2012)[9]。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不仅仅是学习书本,还应该包括情感、智慧及身体各方面的发展。因此,教育应调动身体的全面参与,做到身体、心智和认知一体化的情感教育。具身认知情景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式去启发学生的认知,积极地引导学生从感性认知开始,但这种引导并不是直接教给学生定义概念去诵读的方法,而是给学生提供活动的环境和讨论题目,使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和作业达到自我发现和发展,同时教师也要纠正学生的错误理念。

2.情境性—物理性与文化属性

具身认知学说认为,认知源于身体、身体运动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叶浩生,2011)。具身认知的环境观包括物理性和文化属性。杜威认为课程的组织应该心理学化,经验的心理叙述是依照经验识记生长的,他是历史的,记录了实际采取的步骤,即有效的以及不确定的与曲折的步骤。具身认知已有实证研究可以证实物理性的重要:人的大部分推理最基本的形式都依赖于空间关系概念(麻彦坤、赵娟,2010)[10]。具身认知也充分强调了文化属性:人类行为举止是他们承载文化的一个方式,在事先设定的具身中,躯体对情感和任职的反应产生一个准备,进而对之后更复杂的反应进行唤醒(利爱娟、李慧,2011)[11]。传统文化中对此也有阐述。墨子问道:兼与别哪一个对呢(引语见《墨子·兼爱下》)?中国古人已认识到文化、修养与人才培养的必然关系的具身认知。

在教学设计中情境方面体现了产教融合的学生主动探究性模式。在教学环境中,应摆脱三尺讲台的固有藩篱,创新性地以幼儿园五人桌或者其他方式摆放桌椅;文化属性方面,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教学设计的各个方面融入。文化属性的融入不仅是职业院校课程建设的需要,而且对培养完整的人也具有意义。陆有铨认为,人为精神是人自身和人的生活价值属性[12]。因此,具身认知的文化属性教学融入将成为工业文明飞速发展中精神文明的修补匠,在传统文化视域里教师应用情感同化、耐性和谦虚来培养学生的人文品质。

3.体验性(生成性、动态性、目的性)

具身认知学说认为,真正的教育不是让学生去搬运陈旧的知识,而是面对真实的学生(叶浩生,2017)。现代教育理论中,教育是培育身心合一的人,具身认知视野下的教育是生成性的、动态性的,这与很多教育家的学说契合。福禄培尔认为,教育不是外部世界的产物,学习是内发的,应该考虑到儿童的能动性。教师要具备不同于传统教师的性情、训练和教育方法,有一定的广度和综合性。具身认知理论的支持者用创新性的实验来提供实证。镜像神经包含了种类发生的原始脑结构,确保当灵长类动物在执行某个动作或观看其他个体执行同样的动作时,具有动作理解的快速通道功能,被进化选择所保留并增强(Hanuschkin et al.,2013)[13]。在光明的环境中遇到危险容易逃脱,光明是与安全、舒适的感受联系在一起的,黑暗是与威胁、恐惧的感受联系在一起的(Haans and Kort,2012)[14]。因此,具身认知载体下的教学是有温度的教育,生成之初教师与学生就要在微笑中良性互动,破除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痛苦阐述,将学习打造成快乐状态,动态中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例如韩国将AI技术应用于人才招聘,认为面带微笑的应聘者更符合公司价值,面无表情或者面带痛苦都无法胜任工作,且无论应聘者的长相美丑。古人也有精彩阐述,如《孟子·公孙丑上》里有一位弟子问孟子有什么特长,孟子回答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为了不落入忽略目的性,进入空洞形式化的泥沼,杜威认为,生长是教育的目的或目标。在具身教学设计体验方面体现产教融合学生实践性的有效参与,包括动态和目的的特征。有学者发现,在真实轮船上培训驾驶员需要花费将轮船驶入大海所需的各种费用(如燃油、人力),相比之下,建造一个虚拟的轮船驾驶环境却花费较少,效果比语言要好(Kozak Hancock, 1993)[15]。课程中VR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空间的无限扩大、视觉延伸和环境随课程内容变化的目的,在有限条件里实现产教融合,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历史、技术、实验、操作等。

(二)已有模式

克伯屈认为,这几种教学法比问题教学法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能够激发学生动机。在设计教学法中的实施步骤:确定目标、拟定计划、实施工作、评判结果,且以发展学生创造力、提高审美和发展智力为目的。多尔则提出四个基本标准:丰富性、循环性、关联性和严肃性。融视觉、听觉、动觉于一体的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多媒体情景艺术学习实验室已成为优秀的教学实践。感知—行动的具身教学框架用于正式教学场景,培养学生对概念的理解(Blank et al.,2012)。此外,还有陈兴治和李曼提出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实施模型从计算机教学细节提出模型[16]。但目前还没有适用于职业教育和产教融合的具身载体模式。

(三)具身模式

1.产教融合具身载体教学模型

在综合分析具身认知原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新技术和已有模式基础上,构建以产教融合共建专业和学院为依托、展示具身教育情境中的教学模型,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部分(见图1)。课前,教师在企业与学校共建教学资源和学情基础上制定教学目标,构建具身教学环境;课中,具身情境中在师生情感、教学内容等方面实施互动,依据感知—行动过程,运用虚拟现实、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启发学生完成理论学习和实训室训练的教学目标;课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结构化反思和学习成果评价,其中包括具身感受,为下次课程教学目标的构建提供理论数据和感受经验。以上过程可以循环进行,以学生身体、大脑、心智为可观测数据,以体现目的性、生成性、动态性,兼顾物理情境和文化属性。

2.讨论

模式的不足体现在有效性上还需在后期使用中继续完善、在兼顾学生的个性差异方面还有待考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于教育认识的深化,以具身认知为载体模型的职业教育比其他教学形式更具有进步性,使教学设计丰富有趣又科学,强调教师的启发性与学生的探究性和体验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其全身心参与。力求打造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教师不再是师道尊严,而是与学生亲密无间。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断全球化的趋势下,以具身认知为载体的教学充分体现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为培养完整的人及实现终身教育提供了理论补充和行动空间的延伸。

猜你喜欢

产教身体融合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融合菜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我de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