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胺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2021-06-18丛安安刘畅康利锐袁晶晶栾树鑫
丛安安,刘畅,康利锐,袁晶晶,栾树鑫
抑郁症是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一种临床类型,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据世卫组织估计,全球有3.22亿不同年龄的人患有抑郁症,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而其中有近30%~50%的抑郁症患者对抗抑郁药治疗无效,严重影响社会功能,被称为难治性抑郁症(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TRD)[1]。目前对TRD治疗方法包括增加原始用药剂量、更换不同类型的抗抑郁药、联合两种以上抗抑郁药、联合抗精神病药、锂盐、甲状腺激素等增效剂及非药物治疗如改良型电休克治疗 (MECT)、治疗性睡眠剥夺、光照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的新靶点策略。2000年有研究者意外发现氯胺酮可快速改善抑郁症状,而氯胺酮的快速抗抑郁作用也给TRD的治疗带来巨大希望。本文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对所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全面评价,为临床上氯胺酮治疗TRD提供最佳的理论支持与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为国内外公开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RCT),语种不限。研究对象性别、年龄不限,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中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且既往足量足疗程使用两种以上不同作用机制的抗抑郁药,但治疗效果不佳;排除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及严重躯体疾病的患者。试验组给予氯胺酮静脉注射或鼻内吸入,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生理盐水或其他安慰剂。主要对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S)、临床总体印象改善量表(CGI-I)、总体印象严重度量表(PGI-S)、总体印象变化量表(PGI-C)等抑郁量表评分、有效率(HAMD或MADRS抑郁量表分值减少>50%的患者例数与总例数的比值)、不良反应进行评估。排除标准: ①文献数据有误或不完整且联系作者后仍无法获取;②文献重复发表;③动物实验等非临床研究。
1.2 方法
1.2.1 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linical trail、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20年4月。中文检索词包括“难治性抑郁” “抵抗性抑郁”“氯胺酮”等;英文检索词为“depressive disorder”“treatment-resistant”“ketamine”等。
1.2.2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然后交叉核对结果,若有分歧则通过讨论或由第3位研究者协助判定是否纳入。
提取资料包括:①一般资料:题目、发表年份、作者姓名;②研究特征:实验方法、干预措施、患者的基本信息;③结局评价指标:HADRS、HAMD、CGI-S、CGI-I、PGI-S、PGI-C等抑郁量表评分、有效率、不良反应。
1.2.3 质量评价 参考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评分标准:①序列产生;②分配隐藏;③盲法;④不完全结局资料;⑤选择性结局报告;⑥其他偏倚来源。偏倚风险包括:①高偏倚风险;②偏倚情况不确定;③低偏倚风险。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 Meta 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相对危险度(RR)作为分析指标。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差(MD)或标准化均数差(SMD),各效应量均以假设检验求P值及95%CI表示。纳入研究结果间的异质性检验采用χ2分析,当P>0.05,I2≤50%时表示研究有统计学同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当P<0.05,I2>50%时表示研究存在统计学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
2 结果
2.1 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
初检得到文献871篇,筛除重复文献340篇,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阅读文献与摘要,初筛得到55篇文献,通过阅读全文最终纳入13篇RCT[2-14]。13篇文献共包括1 205例患者,基本信息见表1。
表1 各研究的基本信息表
2.2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所有研究均采用随机序列产生的方法;4项研究提及分配隐藏[7-8,10,12];所有研究均提及对受试者及研究人员采用了双盲设计;13项研究数据资料均较完整[2-14],个别结果缺失不影响结果分析。在数据结果的选择性结局报告方面,多数研究不清楚是否存在相关的偏倚。
2.3 Meta分析结局指标
2.3.1 MADRS评分 按照治疗后评分时间不同分为3个亚组进行比较。2项研究报道了治疗后1 d内试验组与对照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5.13,95%CI:-6.57~-3.68)[6-7];5项研究显示治疗后1 d至1周内两组间MADRS评分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6.82,95%CI:-8.35~-5.28)[2,6-7,10,12]; 2项研究报道了试验组治疗后1周至1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7.84,95%CI:-15.9~0.22)[3,8]。见图1。
图1 治疗后各时间段两组MADRS评分变化的Meta分析
2.3.2 HAMD评分 根据HAMD评分变化,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1 d内、1 d至1周内、1周至1个月内治疗效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D=-3.12,95%CI:-5.06~-1.18)、(P<0.05,MD=-2.59,95%CI:-3.66~-1.52)、(P<0.05,MD=-3.38,95%CI:-6.12~-0.64)[2,5],治疗后试验组抑郁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见图2。
图2 治疗后各时间段两组HAMD评分变化的Meta分析
2.3.3 其他量表结果分析 2项研究报道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1 d至1周内CGI-S、CGI-I、SDQ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1.01,95%CI:-1.41~-0.62)]、(P<0.05,MD=-0.47,95%CI:-0.74~-0.20)、(P<0.05,MD=-0.35,95%CI:-0.56~-0.14)[2,12];PGI-S、PGI-C、SHA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2];根据CGI-S、CGI-I、PGI-S、PGI-C、SDS、PHQ评分变化,在治疗1周~1个月,试验组较对照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2.00,95%CI:-3.36~-0.64、(P<0.05,MD=-2.00,95%CI:-3.32~-0.68 、(P<0.05,MD=-3.01,95%CI:-5.38~-0.65、(P<0.05,MD=-1.51,95%CI:-2.68~-0.35)、(P<0.05,MD=-2.65,95%CI:-4.83~-0.47)、(P<0.05,MD=-2.25,95%CI:-4.10~-0.40)[2-3,8,12]。
2.3.4 临床有效率 7项研究报道了临床有效率[3,5,9-11,13-14],各研究间研究有统计学同质性(P>0.05,I2=0%),故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R=2.86,95%CI:1.95~4.19),结果显示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图3。
图3 治疗后两组临床有效率的Meta分析
2.3.5 不良反应 共6项研究报道了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2-4,8,10,14]。本文通过分析12项主要不良反应,结果显示,试验组比对照组更容易发生恶心、呕吐、头晕、疲劳、分离状态、血压升高、视物模糊(P<0.05或P<0.01),腹泻、消化不良、头痛、自杀、心动过速的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均>0.05)。见表2。
2.4 发表偏倚分析
以临床治疗有效率为指标,分别以效应值RR、SE(log[RR])作为横、纵坐标绘制漏斗图,图中各散点均匀分布于漏斗图两侧且均位于倒置漏斗图范围内,提示本研究结果存在的偏倚性较低,结论较可靠。
3 讨论
TRD对抗抑郁药治疗无效,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因而找寻更为高效的治疗方案是当今临床研究的重点。本研究显示,采用MADRS、HAMD、CGI-S、CGI-I、PGI-S、PGI-C、SDQ、SDS、PHQ评分与基线评分差值作为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来说,氯胺酮的治疗效果优于安慰剂;这也与多项研究结果一致[2,3,5-8,10,12],均显示氯胺酮的治疗是显著有效的。相关机制可能与氯胺酮可通过阻断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受体)、激活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AMPA)及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提高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水平、通过其代谢产物去甲基氯胺酮(HNK)逆转抑郁所致的病理生理结构和功能缺陷从而缓解抑郁症状有关[15];与之不同的是 Singh等[12]研究发现在治疗后1 d至1周PGI-S、PGI-C评分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SHAPS评分指标的结果显示,氯胺酮的疗效较安慰剂抑郁症状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Fedgchin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这样的结果可能与该亚组纳入研究与样本量较少相关,此结果一定程度上不能代表比重较大的整体结果,未来应纳入更多与之相关的研究,使得研究结果更为准确从而得到更为有意义的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临床有效率作为评价指标,氯胺酮的治疗效果优于安慰剂且显著有效,这也与多数研究结果一致[3,5,9-11,13-14]。
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个别文献样本量较小,9项研究未描述分配隐藏的具体方法[2-6,9,11,13-14],因此可能存在潜在的选择及实施偏倚;其次纳入的研究中药物剂量、给药方式、用药频次及用药时间存在差异;另外,对于研究所选量表及方法不同,其在患者入组标准及患者治疗效果评估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部分研究间存在临床异质性,但所有的研究结果趋势一致,TRD患者在给予氯胺酮治疗后,抑郁量表评分改善显著,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虽然纳入研究中未出现极其严重的不良反应,但在以后的研究中也要着重对氯胺酮治疗的安全性方面加以阐述。综上,氯胺酮对于TRD的治疗具有广阔的前景。本篇系统评价结论对于TRD的临床治疗及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同时也希望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中有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偏倚小的研究来进一步证实氯胺酮在TRD上的有效性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