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腹痛患者临床护理的体会探讨
2021-06-18赵朵
赵朵
急性腹痛患者临床护理的体会探讨
赵朵
(西安市北方医院,陕西 西安,710043)
探讨急性腹痛患者临床护理的有效方法及护理效果。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腹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对两组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进行比较,从而获得有效的护理方法。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个性化护理作为一种以患者需求为核心的护理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将其应用于急性腹痛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不仅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这对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极为有利的。
急性腹痛;临床护理;个性化护理
急性腹痛作为急诊科的常见情况之一,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的特点,由于造成急性腹痛的原因多种多样,因此在治疗前患者必须要接受全面的医学检查,而检查期间要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就必须要施以有效的护理措施。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措施,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合理性的护理方案,争取在增强护理效果的同时,也能减少患者的身心痛苦,从而切实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1]近年来,个性化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获得了显著的成效,因此将其引入急性腹痛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100例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研究,获得了最佳的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腹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患者年龄14—85岁,平均(38.4±5.6)岁。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患者年龄13—84岁,平均(37.9±5.4)岁。两组患者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如常规检查、观察生命体征等,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开展预诊分诊。由于造成急性腹痛的原因多种多样,不同原因造成的腹痛症状也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要在最短时间内对患者的病因做出准确判断,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以便为救治工作的高效开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对于疼痛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来说,护理人员还需要利用镇痛泵缓解患者的生理疼痛,争取在减轻患者生理痛苦的同时,也能避免掩盖病情。[2](2)快速进行体征监测。为了避免失血性休克、败血症等并发症的出现,护理人员需要快速对患者进行体征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和呼吸情况,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以便降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3)个性化急救护理干预。对于轻症患者,护理人员可以遵医嘱正确指导患者用药,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以便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针对重症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协助主治医生做好救治工作,遵医嘱给予患者疼痛干预,以便提高患者的依从性[3]。(4)心理干预。对于急性腹痛患者来说,他们在发病期很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这对治疗工作和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是极为不利的。为此,护理人员必须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利用温柔的态度与和蔼的语气稳定患者情绪,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满意度提升。
2 结果
2.1 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的对比情况[n(%)]
2.2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情况[n(%)]
2.3 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的对比情况[n(%)]
3 讨论
对于急性腹痛患者来说,合理的护理方法不仅能够改善他们的临床病症,而且还能为治疗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此,广大护理人员必须要加强对个性化护理模式的有效应用,结合患者的实际需求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不断满足患者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从而实现护理效益的最大化。
综上所述,将个性化护理应用于急性腹痛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有助于增强护理效果,而且还能最大限度的满足的患者的实际需要,最终为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要在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只有实现个性化护理在实际工作中的有效渗透,才能为急性腹痛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切实提高护理水平。
[1]唐慧.急性肠炎的临床护理干预体会[J].保健文汇,2019,4(10):130-131.
[2]王丹.4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治疗与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4):173-174.
[3]黄晓蓉.腹痛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J].医药前沿,2017,10(15):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