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当代陶瓷雕塑创作中的意境美

2021-06-17温小青

佛山陶瓷 2021年5期
关键词:意境美陶瓷

温小青

摘 要: 陶瓷作为一种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工艺品,其最初存在形式是作为盛放物品的器具,后来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艺术性作品。如今打破传统定义的陶瓷雕塑在其创作中仍继承发扬了意境美的展现。

关键词: 陶瓷;陶瓷雕塑;意境美

1 引 言

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末期。陶瓷雕塑正值低迷期,通过后来的陶艺运动才逐渐的打开了陶瓷雕塑的发展新路径。陶瓷雕塑的创作不局限于打破了传统意义上陶瓷材料与雕塑形态的不同步性。其不仅在传统陶瓷技艺上有了创新、改进,同时雕塑材质、生产工艺上也进行了改良,二者相结合的陶瓷雕塑的创作中意境美的表现创作在未来拥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本文根据于我国传统陶瓷的发展历程结合陶瓷形态的审美分析,对陶瓷雕塑作品在创作时的意境美构建进行简要的分析。

2陶瓷的发展历史及审美

陶瓷最初的存在形式是作为盛放物品的器具,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很早的就出现的陶瓷品和青铜器、玉器、竹木角牙器等一系列艺术品作为有很强使用性的器物。随着社会的变迁,伴随着时间的增长,人们渐渐对于使用性器物出现了一定的审美需要,而陶瓷也变成了不单单作为装载食物、用品的物体,也成为了人们大众欣赏的对象,成为了具有观赏性的装饰品摆放在室内。对于陶瓷雕塑艺术性的欣赏我们一方面要结合陶瓷本身的历史时期、时代变迁,另一方面,也要观看陶瓷雕塑本身的形态结构。

2.1陶瓷的发展历史

首先,对于陶瓷的欣赏要结合它所出现的时期。在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陶瓷有着不同的制造手艺。如果我们从陶瓷的历史时期结合历史的人文故事进行对陶瓷工艺品的艺术性欣赏就要了解中国陶瓷的发展历程。

陶瓷在商周时期前已经出现,原始时期时,陶瓷只是简单的对于泥土的粗略捏制的手法,非常的初级。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了明显的发展提高。各民族、文化以及各种宗教信仰的大融合,陶瓷也展现了丰富多样的形态,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格局分布,北方窑体烧造的白瓷是中国陶瓷发展历史上的重要节点,而青瓷的产生使得陶瓷增添了色彩,紧接着黑瓷、白瓷的不断烧造成功,也让陶瓷的艺术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隋朝、盛唐时期,陶瓷技艺已经普遍成熟,并且进行了专门场地、专门地区的烧造,陶瓷制品达到了繁盛阶段。在宋朝以后,陶器生产的技术不断完善,加之不断地创新进步,在元、明、清时期达到了有着登峰造极的技术烧造价值。

2.2陶瓷的审美

欣赏陶瓷时要注重瓷器的形体、形态。例如,典型的陶瓷形态有方形瓶、圆形瓶、蒜头瓶等,它的形态有着多种多样的变化。对于陶瓷本身的形态,不论是何种形态都需要各部分线条的流畅性。这主要取决于陶瓷制作时期的工人手艺以及在修胚时候的修正。陶瓷瓶体的形态结构需要有一定的审美比例,不同部分的大小、粗细、长短在视觉上有着不同的审美体验,結合现代的审美需求来说,较好的黄金比例是最符合如今的陶瓷器物的美感。陶瓷身线的流畅性以及比例性需要进行协调统一。在中国传统美学上最注重的还是对称性以及各部分结构变化的统一性,结合不同陶瓷釉体的样子并结合颜色、形态结构可以展现出不同的风格,在各方面的结合下,彼此间的相呼应下,陶瓷形态、体质的同一度即可以表现出简洁、纯净的风格,又可以欣赏到端庄、敬重的样貌。陶瓷在形态结构以及色彩的变化可以使得整个器具有着独特的韵律美。陶瓷结构和色彩的靓丽以及瓷体的通透度可以展现陶瓷本身的品质优劣,会较大程度的影响作品的欣赏。注意陶瓷的釉彩时,陶瓷的上釉色彩的不同代表风格中最为典型的是清代的珐琅彩。不同的颜色搭配加之炉体内烧造形成了靓丽多彩的陶瓷釉彩。对于陶瓷瓶的瓶身装饰来说,需要是在烧造前,在瓶身上进行绘画,这需要画作工人有着精良的技术,需要画艺的高超。这样烧造出来后的瓶体可以使瓶体外部装饰画变得生巧、灵动。对于陶瓷整体结构的胎体可以看出这件陶瓷所用的材料以及推断出煅造的时间、温度,不同的烧造火候会出现不同的颜色变化。在陶瓷装饰画的画法上,主要的绘画手法拟刻画、贴画模印等技法能够进行立体的绘画,其图案以简单为主基调的形式常用几何形来构造,而花草鸟兽等也大量的用在外体的装饰中。瓶体烧造时的氧化、还原等化学反应呈现不同的成品效果。

每件陶瓷的欣赏并不是绝对的,结合陶瓷产生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人的欣赏水平也不尽相同。总而言之,对于陶瓷的欣赏在结合了它自身的历史背景下,陶瓷形态结构的适度变化、做工技术、瓶质材料、精致程度可以体现出陶瓷本身独有的气质。对于陶瓷的欣赏不仅有熟悉的陶瓷知识、工艺制作手法,还要了解不同陶瓷的历史文化背景,结合运用的技术手段,当时人们对每件瓷器的欣赏,可以做到“见陶瓷有故事,见陶瓷明意境”的境界。

3陶瓷雕塑与意境美的结合

对于陶瓷雕塑欣赏中意境美来说,意境是传统的中国古典美学的用词,意境美的感受充分展现了不同人的中国古典审美对于陶瓷雕塑的不同审美标准。陶瓷雕塑意境美的产生主要是通过陶瓷雕塑本身的、形态结构、装饰风格特点与大脑想象性带来的美感欣赏,以达到的意境欣赏境界。意境美有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艺术性想象。审美对于不同气质的陶瓷雕塑,有的意境美属于生动形象、极具传神的类似于人像的真实写照。还有,另一种是会给人带来中国传统美学的朦胧美,中国古典艺术气息在陶瓷雕塑上有着充分的、淋漓尽致的体现。陶瓷雕塑的创作顾名思义,是将陶瓷与雕塑的不同艺术相结合,采用雕塑的艺术性造型又加之陶瓷工艺的色彩的搭配、材料的锻造手法达成成效的新型艺术作品。在陶瓷雕塑中的不同创作手法通过烧造后会展现出对于中国传统美学审美的意外惊喜,这大多属于想象的美学范畴、意会的艺术风格。陶瓷雕塑的创作已经打破了中国传统意义上的陶瓷形象,其将中国传统的意境美进行了更深层次的虚实结合,通过形态结构的改变、色彩的变化以及烧造过程中产生的变化进行大量的意境塑造,给欣赏者带来丰富的想象空间。

在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上的艺术性欣赏处于原始时期时出土的彩陶人们往往将其定义成崇尚自然的风格。其所展现出来的自然形态、结构是当今陶瓷雕塑的新式追求。陶瓷雕塑艺术性审美的意境多采用了化繁为简的创作手法,用简单的工艺技术打造与自然精神相契合的新型陶瓷雕塑。在我国的传统审美学中,往往追求博雅、极简的意境美,人们常常将青瓷誉为存有风气,而且陶瓷雕塑的创作中与青色的结合也会有此审美体现。另外陶瓷雕塑创作中与玉的结合更加突出意境美的审美趣味,在传统意义上,玉用来比喻品德,此类的审美方向更加追求中国传统的优良品德,推崇真、善、美的品行、品质。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陶瓷雕塑创作上意境美的展现也有了不同的改变,将陶瓷与雕塑相结合即可体现出中国古典的传统美又可以加之当今时代的时尚风格。陶瓷雕塑的创作为意境美的欣赏打开了更广泛的天地,陶瓷雕塑的创作手法更着重强调于作品的肌理美、残缺美等美感形式,多采用直接徒手捏制成型的方法进行对于作品的塑造。

陶瓷雕塑的意境美欣赏包含有多种的表现形式,在艺术性意境美的追求下作品本身肌理的美学形态更加突出,陶瓷雕塑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趋势也为基于意境美的创作提供了较高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巩丽阳.谈当代陶瓷雕塑创作中的意境美[J].今古文创,2021,No.51,106-107.

[2] 沈倩.简论紫砂陶刻装饰的意境美——“暗香壶”创作谈[J].江苏陶瓷,2020,v.53;No.229,39+41.

[3] 贺梦瑶;丁雪.功能美视野下的陶瓷形态研究[J].陶瓷研究,2020,v.35;No.137,21-24.

[4] 龙霄飞.发现中国古陶瓷之美[J].收藏家,2020,No.287,60-66.

[5] 张景辉;张倩.当代陶瓷雕塑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J].景德镇陶瓷,2020,No.190,68-70.

猜你喜欢

意境美陶瓷
漂亮的陶瓷彩绘
金意陶陶瓷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陶瓷艺术作品
珠宝设计中意境美的表现技巧探索
美术教学中“古诗配画”教学探微
三维动画艺术的审美特征分析
浅谈中国传统戏曲表演艺术的意境美
浅析诗词翻译中增译法的运用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