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 小课堂大教学
2021-06-17陈喜君
陈喜君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普遍,在教学领域,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让教学焕发了新的“生命”。微课的兴起、发展,成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一、引入微课,辅助预习
预习就是“提前学习”,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语文科目,每一篇课文都涉及众多的知识点,如果省去预习环节,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学习难点以及盲区是什么。通过课前预习,学生能够对文章的结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早期的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预习效果无法得到保障。预习过程中,学生很难得到及时、专门的指导。在此前提下,教师不妨引入微课资源,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小狗学叫》一文时,教师不妨采取如下步骤展开教学:首先,以“讨、厌、担、压、中、弹”等生字为核心内容,设计一段长达10分钟的微课视频,以图片、文字、卡通画等方式为学生集中展现每一个生字的释义。要求学生认真地观看、拼读,跟着教师的视频写一写这些生字,让学生进一步熟悉生字的字音、字形以及含义,为课堂学习奠定基础。其二,立足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基础,通过微课视频的形式,将文本描述的事件或者情節进行展示,增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搜集文本的背景资料,包括作者简介、故事背景等,以此来帮助学生完成课前预习任务。通过微课视频的有效辅助和应用,既能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还能让学生对文章的字词、内容、思想等形成初步的认知,有利于降低学生课上学习的难度,真正实现“无障碍阅读”。
二、依托微课,拓展资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挖空心思,想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仅凭教材中几十篇课文,很难达到这一目的。语文素养的提升,需要学生大量的接触阅读素材,阅读视野才能得到逐步的拓展,才能对事物形成更加圆融的认知。教师应当立足于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同时利用微课技术搜集相关的资源,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搜集筛选阅读材料时,一定要贴近教学内容,确保学生的阅读形成体系。
例如,在教学《盘古开天地》一文时,纵观本单元的其他课文,无论是《精卫填海》还是《女娲补天》,都是神话故事。在教学这一类课文时,如果教师只是将课本上的知识讲给学生,学生对神话体系的了解只能停留于此,不会有任何新的收获。这些神话故事大多来自于先秦经典古籍《山海经》,大部分学生根本没有听说过《山海经》,他们不知道《山海经》写的是什么,也不知道《山海经》有怎样的文学价值,因此教师可以收集一些《山海经》的相关资料。除了本单元涉及的神话故事,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拓展其他神话故事,比如《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大禹治水》等等;为学生介绍《封神榜》《西游记》《搜神记》等古代典籍,帮助学生丰富古代的神话内容。神话并不是中国独有的产物,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的神话。教师还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下《古希腊神话故事》。结合上述四方面内容,为学生拓展相应的资源,并以微课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打开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阅读以及思维的深度。
针对“课外拓展”这个话题,教师可搜集相关的资源,然后将这些资源进行整理归纳,将资源制作成一节一节的微课,让学生通过学习微课、了解知识,如此将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借助微课,激发兴趣
“微课”之所以能大行其道,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认可,主要因为它具备如下优势:时间短。每一节微课大概在7~10分钟,学生很容易完成任务,不会产生厌烦的情绪。重难点突出。和常规教学课不同的是,微课往往只解决某一个知识点或者难点,学生没有学习压力,更愿意接受微课这类课程形式,生动、形象、直观。它和传统的文字模式不同,以视频的形式将知识展示给学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发挥微课的优势,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例如,在教学《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一文时,如果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文本材料,让学生从作者的文字描述中了解纳米技术,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为这种教学方式缺乏直观性,很难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在正式教学以前,教师在网上搜集了大量和纳米技术相关的知识。针对“纳米技术的实用价值”这个问题,教师为学生搜集了很多相关的图片,如日本的8毫米摄像机、抗菌除臭冰箱、高性能彩打墨粉、洗衣机、手机芯片等,除此以外,教师还增加了一些科学文献的资料,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纳米技术的概念。通过微课的应用,学生对纳米技术的了解更加深入,也会带给学生更加深刻的印象。
有些科普性质的文章相对抽象,如果只从文字的角度学习,学生往往很难理解,通过微课辅助教学,既能增加教学的生动性,还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利用微课,增进理解
学生对文本背景的了解程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当学生阅读历史故事这类文章时,如果学生不了解时代背景,很容易对文章形成错误的认知。如果教师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从网上搜集资料,又会面临两个新的问题:小学生年龄太小,网络信息太庞杂,学生很难精准筛选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很容易被其他无关紧要的信息分散注意力。在搜集了大量信息后,学生不知道如何整理归纳。教师不妨将这些文本背景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并以微课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增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伯牙鼓琴》一文时,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中传递的“千金易得,而知音难求”的情感。在微课视频中,教师为学生普及了题目中“鼓”的意思,为学生介绍了“伯牙”“钟子期”这两个历史人物,对学生不认识的生字词也进行了相关的拓展,使学生得到有效的纠正。在看过微课以后,学生很快理解了伯牙遇到钟子期时的惊喜的心情,因为钟子期是他的音乐知音,能够听懂他的琴声,知道他的琴声在表达什么,知道他的心里最在意什么。所以,当伯牙得知钟子期去世的消息,才会感到悲痛欲绝,才会将琴摔碎,终身不复弹琴。比起纯粹的阅读文本,生动形象的视频展示更能带给学生全新的认知体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一些文本相对抽象(比如文言文),如果直接教学,学生很難理解文章中表达的情感或者思想。通过微课的辅助,能够让情感逐层渗透,让学生逐渐理解文章内容。
五、通过微课,查缺补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当教师完成课堂新授环节,学生只能在家中复习自己一天中学习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又会产生两个问题:当复习遇到问题,学生身边既无教师,也无同学,复习效果很难得到保障;大多数学生并不喜欢回顾已知的内容。微课的出现可以有效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它既能帮助学生查缺补漏,还能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复习习惯。通过微课的辅助,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和效果。
例如,在教学《祖父的园子》一文时,教师借助微课,为学生设计了以下的复习内容:首先,“读一读”:学生需要准确认读下列词汇:“毛嘟嘟、窝瓜、脑壳、闪烁、瞎闹、存心”;其次,“理解词语”:学生需要说出下列词语的主要意思,并用该词语造一个句子,如“闪烁、存心、瞎闹”等等;接着,“说一说”:要求学生试着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想一想”:要求学生回答如下几个问题:(1)作者通过描绘祖父的园子,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园子里有哪些景物?通过作者的描述,你认为祖父的园子是怎样的?(3)“我”在园子里都做了哪些事?从这些描述中你能体会到什么?(4)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5)作者为什么怀念祖父的园子?这些是学生需要复习的内容,可以单独录制一个微课视频,另一个视频主要是答案解析。通过这两个微课视频,帮助学生有效完成复习任务,巩固学生的课上所学。
微课,能够有效提高复习的效率。大多数小学生没有复习的好习惯,也没有复习的好方法,很容易浪费多余的时间。通过微课,帮助学生集中精力突破重难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微课既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多个环节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产生新奇的体验,还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和教学负担,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氛围,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编辑/王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