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速度的实践与思考
2021-06-17臧传平
臧传平
“阅读要有一定速度”,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从小学五年级开始逐步提出的对阅读的要求。面对浩如烟海的纸质、电子阅读作品,以及当下倡导学生“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要求下,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读到更多的内容,收获更多的信息。笔者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阅读要有一定速度”的阅读策略教学为例,从避免习惯性回读、学习扫视性默读、借助关键词速读、带着问题快速读几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实践和思考。
作为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重要项目之一的阅读素养,越来越得到广大教育者的重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高年级段的“阅读目标与建议”中明确提出了“阅读要有一定速度”。
是的,要想让学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阅读者,我们首先要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然后就是让他们具备一定的阅读速度,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鉴赏和审美的能力,发展语用能力。本文尝试结合统编教材五年级第二单元“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的策略渗透,谈谈自己的一点实践和思考。
避免习惯性回读
由于默读时注意力不够集中,或者一时间没有理解所读词句的意思,人们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回过头去再次重读。有阅读机构根据人的眼动记录研究发现,一般的回读方式有:将本句话重读,回到起始处重读,逐句向前面搜读等。在“阅读要有一定速度”的严格标准要求下,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不停读、不回读”的习惯。这在本单元《搭石》一课的阅读实践练习中,编者做了清晰的提示和引导。教学中,笔者是这样落实的。
首先,明确阅读的要求。在阅读之前,笔者让学生自读本单元的阅读提示,知晓提高阅读速度的策略目标,而后,再根据课文前的阅读提示,提取快速默读的三个要求,即“集中注意力、不停读、不回读”。这样,学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清晰的努力目标。这时,笔者补充强调:不要跳读、选读,必须让每个字都从眼前过一遍。
接着,让学生自己记录看完所有文字所用的时间。在刚刚阅读课文的时候,笔者将电子计时器放大投放到大屏幕上,然后让学生做好准备,在教师“开始默读”的指令下发以后,每个学生静静地进入独立默读课文的状态。
然后,进行统计评价。本篇课文连同标点符号,总字数在620字左右,学生初次尝试“集中注意力、不停读、不回读”的阅读方式,笔者就按“每分钟300字的要求”,制定了“优秀(130秒以内) ——良好(131-150秒)—— 一般(151-170秒)——还要努力(171秒以上)”的评价标准。在学生自我独立默读完成后,记下自己的阅读时间,然后对照上面的“优秀——良好——一般——还要努力”四个等级,让学生自行对号入座,并挑选几名“优秀”的学生介绍自己的经验,几名“还要努力”的学生谈谈自己的努力方向。
最后,笔者总结他们好的做法,再次向所有学生强调“集中注意力、不停读、不回读”的要求,指出:“只要不影响理解,对于那些没读懂的词句可以选择放过。”
这样的实践练习,一开始可能会有很多学生不适应。因此,笔者在后面的闲暇阅读时间里,特意为学生准备了一些600字左右的小文章,供他们自我练习、自我对照,促进慢慢提高。因为有了时间的限制,学生阅读的专注力更加集中。同时,中途停顿或回读的现象明显减少。在学生树立了一定的阅读自信以后,再结合相关必读书目,让学生在读“整本的书”中感知阅读有一定速度对于阅读质量提升的好处,自然就让他们乐于接受这一策略了。
学习扫视性默读
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将相和》的篇幅明显加长,编者通过阅读提示和书后的练习,提出了“尽量连词成句地读,避免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的策略。这样的以词语、短句为单位的默读,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视域,课后练习中小女孩和小男孩的对话,也给争强好胜的学生带来了一丝游戏竞技意味的挑战。笔者在指导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时,先出示一些长短适中的句子,以“比一比、赛一赛”的方式,在游戏化的情境中,看一看哪些学生能一眼看完一个句子。
然后,以不长的第一自然段、稍长的第二自然段为例,让学生交流“你一眼看到了多少内容,从第一个字看到了后面的哪个字”,继续考验学生努力扩大自己的视域,而后让他们继续默读下文,并以把时钟投影到大屏幕上,帮助他们计算阅读所花的时间。这样,一轮下来,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一次次尽力去试图让自己的视域更大,阅读速度更快。
需要注意的是,采用扫视的方式来提高阅读速度,并不同于我们常说的“浏览”。扫视,依然是逐句阅读,是连贯的。而浏览,往往是为了寻找相关的信息而读,在没有自己需要的地方,完全可以采取大段跳过的方式。因此,浏览的速度可能会达到几十秒甚至几秒内就读完一篇文章。
在学生练习“连词成句读”的扩大视域扫视中,我们教师一定要强调“都得快”的前提条件——知道文章写了什么,有印象深刻的内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如果在读完之后,不能说出文章的相关信息,那么,你读得再快,也和没有读的效果一样。这样的明确指出,旨在保证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
借助关键词速读
提高阅读的速度,是基于学生理解基础上的更高一层次的要求,是保证基本都懂、读有收获后的适当提高阅读的速度。因此,为让学生读后印象深刻,获取的信息尽可能地多,本单元在《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一课突出了“借助关键词句,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的方法。這也就告诉学生:阅读,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在阅读的同时,用笔圈画一些关键词句、重要词句,这样我们读完之后再回视整篇课文、从整体上把握内容更方便——因为圈画出的关键词相当于让我们把书读薄了,把长文读短了。
同时,每读完一个自然段或者几行以后,稍作停留,对刚才所读的内容进行一个概括性的回忆,这样,可以让自己熟悉课文的表达特点,迅速总结出更有效的阅读方法,继而再提高阅读速度。如在读了第二自然后,笔者让学生说说“你圈画的关键词有哪些”“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从而让学生养成抓关键词阅读的意识,掌握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另外,“学会预测”的能力对于提高阅读的速度也很有帮助。当学生能根据中心句猜想到本段的主要内容,或者从上文推测出接下来会讲什么,这样不管学生的预测成功与否,都能集中他们的阅读注意力,去积极阅读。《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一课每一自然段的表达形式大体相似,都是通过作比较的方式来介绍的。我们让学生试着猜一猜,课文接下来会说什么。学生在推断出“肯定会写一个本这一段里更快的事物”中享受阅读的快乐,提高阅读的速度。
带着问题快速读
闫国利先生认为:“阅读效率=阅读速度×阅读理解率。”学生在练习快速默读能力的过程中,需要聚精会神,边读边思考,这样才能读有所得,阅读也才有效率。否则,囫囵吞枣,不甚了了,这样的阅读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冀中的地道战》一课就围绕“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这一目标,让学生展开系列阅读实践,在边读边思中提高他们阅读的质量。
关于“学会提问”阅读策略,学生之前就有了实践和操练,因此,无论是根据题目产生疑问,还是在读的过程中产生疑问,对于他们提高阅读的质量,都大有裨益。在学生阅读前,阅读中,笔者都鼓励他们边读边思考,并以一些名家名言如“读书贵有疑,疑能得教益”“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等来勉励他们。
不过,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教师不要片面追求学生的阅读速度,或者一味拔高要求,而要循序渐进,一课一得。这样,学生稳步提升,阅读就不会是一场“急行军”,而是气定神闲地漫步于文学芳草园,吸纳更多的营养。
总之,面对信息时代浩如烟海的阅读内容,如何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自己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是我们需要深刻思考的话题。当下,我们所要做的奠基工程,便是提高有效默读的速度,在习惯培养中,逐步提升他们扫读、思读、抓关键词读的能力,逐步达成课程标准对高年级阅读提出的“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的目标,为他们“读好整本书做好储备。
編辑/李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