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及注意的问题
2021-06-17孟凡韫
孟凡韫
近二十年的教育教学经历,使我领悟到培养创造性人才,离不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就是思维求异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扎根于教师的教学观念中,已成为对素质教育评判的重要尺度,也成为面对整体发展和主动发展是否体现的重要尺度。在实施标准过程中,教师采取有效的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首先,要重视学生在思维发展中的“错”。
教师应宽容、允许学生犯错,解放他们的头脑,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空间。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应鼓励和引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满足学生思维轨迹符合教师设计意图,更不能对学生别出心裁的观点粗暴否定。只有努力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其次,要点拨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重视知识的发现、形成和发展,充分展示师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实现自己。质疑问难是探索知识的起始,也是思维创造的起始。对教师来说,要尽量提出问题,经过师生的思考交融,最终得到解决,这样学生就不仅可以获得知识,掌握了科学思维的方法,领悟了科学的精神,还可以在科学的知识中创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再次,要鼓励学生之间思维“碰撞”。
教师要营造一种开放的学习气氛,创造思维“碰撞”的氛围和开放、和谐、积极的研讨氛围。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合作。为了创造这种氛围,一方面要采取小组、团体、集体讨论等有效方式,改变传统课堂的组织形式;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扩大课堂范围,扩大得到校园之外,变小课堂为大学堂。为此,教师还要将课文中的内容与生活结合起来,广泛吸收社会技术、时事政治等信息,充实、活化课堂知识,增加学生的思维活动的内容、频率和效率。
最后,要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
在学生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课堂应再增加一个“攀岩”的环节,即让学生从多个方面踏上原来的基石,创造出新的方法,新的知识,登上新的“制高点”,产生“一览众山小”的成就感。
创造思维的观念要求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使学生能够在主动发展的基础上,取得成功。只有如此,学生的学习 “内驱力”才会运转起来。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思维定式是创造的大敌。应试教育培养的习惯思维方式,扼杀学生的创造力。教师是权威的,书本就是正确的,偶有教师试图改变这种教学方式,便会引起非议。于是,教育又回到习惯力所规定的轨道。思维定式是创造的大敌,教师要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式。
2.自由是创造的温床。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保持平等、和谐的民主关系,使学生愉快地探索新知识。这种手段可以有多种不同,要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力,使学生在各种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中处于最为活跃的地位。创造出一种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使学生无忧无虑地谈论问题,分析问题,论证自己的意见,解决问题。
3.兴趣是创造的源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对一件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自愿将自己才能激发出来,只有产生兴趣,学生的创造思维才会被点燃,最大程度地激发创造潜力。
4.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创造想象思维的不断培育与发展,离不开每个学生对其想象创造能力的不断训练。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注意启发每个学生的创造想象,使每个学生在其对想象的不断创造中获得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超前的创造思想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扩大学生的想象空间。
5.实践是创造的目的。任何理论都是为实践服务的,理论是否正确也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创造思维也是不例外的。实践能激发人的探寻欲望,又能培养创造思维。把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手段可以采用多种形式。
新时期,新的形势,新的挑战,创造教育成了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同时,它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培养的途径与创造思维本身相同,也有許多不知之处,这一点还有待我们不断在教育教学中发掘与探索。
编辑/魏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