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改革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
2021-06-17李瑞洁
李瑞洁
教育部长陈宝生在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报告中提到,要抓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五个方面的事情,他强调,这五件事情看似小事,但是关系到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大事。其中,学生作业是最重要的事情,如果作业的事解决了,其他几个方面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作业是学校课程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教育综合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领域,抓住这个教学改进项目的“牛鼻子”,就会凸显作业“减负提质”,提升素养的独特价值,更是学校推进育人方式改革,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树立科学教育质量观和人才培养观的重要途径。
2016年,黑龙江省教师发展学院启动了基础教育教研工作项目立项申报工作,鹤岗市逸夫小学针对学生作业量大、作业内容单调、作业布置随意,作业缺乏科学性、层次性、应用性等问题,于2017年3月,向省教师发展学院申报了“以生为本,探作业改革新路”的课题。课题实施以来,在鹤岗市教师进修学院教科研部门的指导下,以学科课程标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核心,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全面展开了作业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活动。
一、 改革课时作业:撬动“减负提质”
学校以“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深度学习实践研究”课题为引领,以“作业与课堂一体”为改革思路,使课堂教学、教研形式不断优化更新,推动课时作业研修化、作业单元化、作业随堂化。
(一) 作业研修化
以人为本,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这是学校进行作业改革的基本出发点。学校认识到,作业改革的关键在于设置好作业,而好作业需要通过备作业来实现。在校本教研中,实施“两个设计”,即把作业设计与教案设计摆到同样的位置,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强化教育教学中的“学生立场”,围绕“作业时间合理化、作业内容品质化、作业设计个性化、作业管理评价化”,把核心素养的要素置于作业的设计与评价中。学校通过对作业改进的校本研修,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理念,找准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
(二) 作业单元化
纵观现在的学校课堂,依然存在教师灌输、学生听讲、大量刷题的旧有模式;在日常作业设计的内容方面,依然是课后练习题和教辅资料,教师原创的题目极少。现在使用的教学体系仍然是一二百年前的知识体系,和现在知识整合的趋势和进展是极不匹配的,所以基于课程整合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势在必行。以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单元或单元主题重新构建知识体系,站在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角度重新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系统思考教学改革问题,从而整体设计单元或章节作业,让作业的设计深度契合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理念。
(三) 作业随堂化
“当堂检测”是在课堂上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检查测试,是学生课堂独立作业的一项重要活动,它一方面能促使学生在应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能暴露学生对新知识运用上的不足,为教师诊断课堂教学、反思改进教学提供事实、数据的依据。因此,习题的设计非常重要,当堂检测的习题要少而精,必须要紧扣当堂检测的知识点、育人目标,突出学科教学与学科育人并重的价值导向。
二、构建课程作业:促进核心素养生成
(一)实践作业——责任担当 家国情怀
2018年起,学校组建策划团队,在以往教育实践基础上,着重育人路径的拓展———完善实践活动课程,探究出一条适应学校学生年龄特点和地域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途径,建立一套可操作的综合实践课程的管理模式,创建学校特色文化。2019年5月,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综合实践活动,确定了16个实践基地,制定了《小学生职业体验活动手册》《研学旅行活动手册》。一二年级近400名学生参加父母的职业体验;三~六年级900余名师生和家长代表参加研学活动,行走红色路线,体验训练营生活,体会红色文化的教育意义;进入院校场馆,了解家乡鹤岗市独有的社会资源;走进企事业单位和社区,透过各行各业的窗口,认识社会;走进田园村庄,加深对自然和黑土地的亲近感,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增强劳动体验。这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爱家乡,进而爱社会、爱祖国的积极情感,实现了学校的育人目标。
(二)家庭作业——自主选择 个性成长
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学校给家庭作业做出了新的定位:突出体育、美育“2+1”艺体修身实践作业,做实家庭劳动生活技能体验作业,共度“美好时光”亲子悦读作业,“关注社会”新闻半小时作业,等等。在此基礎上,还设置了“小课题长作业”的项目化作业,比如,在前不久学校进行的“鹤岗创森”研究性学习中,学生们深刻体会了鹤岗创森的重要意义。一夜网红的“鹤岗房产”的白菜价,让学生感受到了“切肤之痛”;在给教育局长、市长的信件中,体现了学生们满满的责任与担当;在对本市留守儿童、特殊儿童的调查研究中呼吁,要给他们更多的关爱与帮助;在和远方贫困山区孩子的信件交往中,感受到平等是人性中最大的尊重,通过这样的课程,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无论是无穷的远方,还是身边的社群,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他们在关心自我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去关心他人,关注社会。
(三)假期作业——研学之旅 社会课堂
在学校多年开展校外教育和社会实践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借鉴国内外研学旅行的先进经验,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探索出具有学校特色的研学旅行课程。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利用寒暑假,依托我省森林、冰雪、湖泊、湿地、农场等自然资源及红色旅游资源,探索开发大科学、大人文类等多种主题课程,设计研学旅行主题线路:名校之旅——遇见未来自己;冰雪之旅——邂逅美丽冬季;敬老感恩之旅——传承传统美德;环保之旅——守护幸福生活;文化之旅——感受文化情怀。让研学之旅成为学生走进社会的一个窗口,让社会课堂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
三、强化作业管理:推动改革落实
(一)建立作业备案保障制度
学校应出台各学科作业设置的实施指导意见,形成作业备案的校本研修常态机制。切实做到“四个严谨”:严禁超出规定的一本教辅资料;严禁布置未经学校允许的学习类APP作业;严禁布置大量机械、重复性作业;严禁家长代批作业。同时,对作业设计与设置、作业批改与评价、作业管理与监督等提出“刚性+弹性”的要求,深度推进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探究性、分层性作业。
(二)建立共享的作业资源库
学校发动和组织各学科教研组备课组,积极参与校本作业设计与实施工作,结合本学科特点和学段学生特点,设计布置作业,通过选编,改编和原创作业的形式,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有基础题,有创新题,有动手操作题,图文并茂,版块清晰。学生利用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时间在课堂完成,教师及时对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
(三)做好作业质量监测工作
学生作业改革,承载着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深化学校特色发展的时代责任。要站在新起点、立足新格局、树立新理念,不断改善工作方法的角度来研究作业改革。学校要建立家长委员会、社区代表等多元组成的学校工作监督队伍,把作业监督作为其中的一项内容,并把作业改革纳入到教师工作的考核当中,对家长和社会反应作业满意度不高的教师将严格追究责任。
编辑/魏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