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战试验阶段体系贡献率评估方法初探

2021-06-17晏国辉

新技术新工艺 2021年5期
关键词:贡献率指标体系效能

陈 辰,晏国辉

(1.陆军防化学院 五大队,北京 102205;2.陆军防化学院 指挥系,北京 102205)

为了评价新研装备在加入体系后发挥作用大小,专家学者将经济学中的贡献率引入军事领域,并结合体系的特点,形成了体系贡献率(又称体系贡献度)这一概念。由于体系贡献率影响因素较多且变化,体系贡献率评估应在装备全寿命周期的主要节点展开[1],作战试验是装备列装部队前的最后关口,此阶段的体系贡献率不仅验证装备是否满足研制总要求,更是为装备定型后的作战运用提供依据。

1 相关概念及研究现状

1.1 相关概念

1.1.1 贡献率

贡献率一般表达为要素对整体作用或效果所起作用的百分率,也可以表达为要素对整体作用或效果增长所起作用的相对值,如果对所起作用采用绝对值表示,则可以称为贡献度[2]。

1.1.2 体系贡献率

体系贡献率可概括归纳为武器装备列入作战体系后,所形成的体系作战能力以及使体系作战能力和基于原有体系基础上的变化程度[3],公式可表示为:

(1)

式中,Ea1是A装备的体系贡献率;Ea0是增加A后的体系作战能力;Ea是原有体系作战能力。

其中“武器装备”是贡献率的主体,“作战体系”是贡献率的客体,“变化程度”则是贡献率的体现,具体可以用“增”“替”“改”“换”4种样式表示,即在原体系中增加、去除、改进、替换待评估装备,再对比体系调整前后的效能差异。

1.2 研究现状

国内对体系贡献率的研究涉及经济体制改革、环境科学等各个领域且研究成果较多[4],武艺泉通过指标构建与选取、实证分析,证明了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现状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存有一定差距,为此要从高耗能、高库存、低产能的资本密集型产业逐渐向创新驱动型的高科技型产业转移,从而进一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5]。姚娜等以某工业园为例,采用排放因子法估算2010—2016年园区冶炼企业大气重金属的年平均排放量,从污染物种类、时间变化等2个方面分析了冶炼企业大气重金属的排放特征,并揭示了其与周边土壤污染的相关性[6]。

军事领域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体系贡献率的评估方法的研究。罗成坤等对装备体系结构、体系效能、体系能力的贡献率评估方法进行了介绍,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7]。殷小静等对各种评估方法进行了介绍,并指出了评估方法的发展趋势[8];还有学者着眼于体系贡献率的应用方面。陈文英以新型智能装甲作战系统体系贡献率评估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评估指标体系并采用基于信度规则库的证据推理方法,并以此为依据开展新型智能装甲作战系统体系贡献率评估研究[9];吕文慧等分析了目前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基本方法,建立基于三维结构的评估指标体系,将证据理论与灰色理论结合运用于体系贡献率评估[10]。

通过已有文献,体系贡献率的研究关注点存在“两多两少”的现象:关注规划研究较多,关注试验检验较少;关注装备体系较多,关注作战体系较少。体系贡献率评估只有形成“规划论证提需求,作战试验抓验收”的闭合回路,才能使体系贡献率理念发挥作用,推动体系贡献率评估向更深层次发展。

活性炭内部含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各种孔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贡献有着很大的差异。一般认为,大孔容积在0.2~0.8 cm3/g,比表面积小于0.5 m2/g;中孔容积介于0.1~0.5 cm3/g,比表面积在20~70 m2/g,不超过总面积的5%;微孔容积介于0.2~0.6 cm3/g,比表面积在400~1 000 m2/g,甚至更高,占总面积的95%以上[7]。

2 评估流程研究

作战试验中体系贡献率评估应遵循“使命任务为牵引、效能评估为核心”的思路。针对作战试验中体系贡献率评估流程,主要包括体系设计和方案选取、指标体系构建与模型选择、想定的编订与环境准备、评估方法论证与选取、数据采集获取与评估、结果分析及建议6个阶段(见图1)。

图1 作战试验阶段体系贡献率评估流程

2.1 体系的设计和方案选取

作战体系庞大且复杂,其中包含很多子体系,且不同子体系之间又涉及众多的装备和系统。装备与系统的交织影响使评估人员在评估前要根据所评估内容提出需求,确定研究的目标和方向,设计选取出可行的试验方案。

2.2 指标体系构建与模型选择

体系贡献率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不是简单的线性叠加组合,其中各个分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常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在装备完成作战使命任务基础上建立的,通过使命任务梳理完成任务所需能力,进而得出基于效能的指标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指标体系构建时,还要结合实际情况,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全方位的系统性研究,给出不同视角的表征指标,形成具有完整性、系统性的评估指标体系。

2.3 想定的编订与环境准备

想定的编订影响体系的组成,也影响着体系贡献率研究的真实性和结果的可信性。想定的编写依据主要有装备的使命任务、作战原则和战术原则等[11]。依据想定,需要构建的战场环境比较多,例如自然环境和和电磁环境等,但是战场环境是体系贡献率研究的基础,现实条件下战场环境很难实现,往往要通过仿真手段进行构设。

2.4 评估方法论证和选取

由于体系贡献率指标体系中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都存在,评判较为困难,所以难以用通用的评估方法应对所有的装备的评估,应通过不同的评估内容合理选择评估方法。

2.5 数据的采集获取与评估

数据可分为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静态数据的获取主要依靠查阅相关资料,动态数据的获取通常依靠试验鉴定以及日常的经验。有效地获取数据能够为接下来的集中分析和评估提供支持。数据获取后,要在获取的海量数据中寻找合适的数据来支持评估运算,这也是一个繁琐的过程。在开展评估时应关注效费比和满意度等因素。

2.6 结果分析及运用

评估结果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装备对于体系的贡献能力,能够指导我们如何在实战条件下合理运用装备并使其发挥最大作战效能提供依据。

3 评估方法

评估方法的选择是体系贡献率评估的重要环节,应根据作战试验阶段的特点,科学选择体系贡献率评估模式,建立相应的运算模型,进而选用合适的算法进行研究,通过算法得出的结论验证模型,进而对模型进行优化具体,具体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作战试验阶段评估方法关系

3.1 主要特点

3.1.1 逼真的战场环境

体系贡献率要解决的问题是某型或某类装备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对所加入的体系产生的贡献。作战试验阶段为体系贡献率搭建实战化的战场环境,以及相关配套的配试装备体系,以此考核新研装备是否达到体系需求,及时在列装部队前查明问题,提供整改依据。

3.1.2 明确的指标体系

作战试验阶段考核体系贡献率是带有战术背景下的综合考核,在此之前装备或系统已经开展了规划论证和性能试验,装备或系统的技术指标已经达到研制总要求。在此情况下,根据技术性能和所完成的任务剖面图,将前期规划论证中的体系贡献率指标体系进行细化拆分,最终得到装备或者系统基于作战效能的指标体系框架,通过采集相关样本数据对评估结果进行评估,分析被试装备贡献大小以及是否满足规划论证的要求。

3.1.3 多元的数据支持

作战试验阶段的体系贡献率问题归根到底是数据分析评估的问题。试验数据是体系贡献率科学评估的依据,由于实装试验无法遍历所有的地形地貌、气象环境、作战对手和作战样式等各种条件,在体系贡献率评估应将仿真数据和实装数据相结合,走大量仿真推演与少量实装试验相结合的路子,将各个指标的数据进行有效采集,从而评定装备在作战体系下的任务完成程度,并依此进行分析,得出装备相对真实可靠的体系贡献率。

3.2 评估维度

装备或系统在所在体系中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在研究其贡献率时要合理选择作用点,才能使贡献率评估落到实处,主要从如下4个方面考虑。

3.2.1 基于能力维度

能力是装备的固有属性,装备性能指标提升是对体系能力贡献的重要体现,基于体系能力进行评估,通常是以装备体系为基础进行研究,属于静态研究。新的装备加入体系后,对原体系的侦察、控制、打击、保障等全部或者某一方面能力的提升程度,代表装备或系统对体系的贡献程度。此类模式下,通常是在理想环境下根据使命任务进行评估,可采取任务能力矩阵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

3.2.2 基于效能维度

效能是指某型装备在实战或者近似实战的环境下完成规定任务所发挥能力的程度,基于体系效能评估,通常以作战体系为研究基础,属于动态的研究。装备纳入作战体系后,应根据使命任务研究装备的典型任务剖面,进而通过任务剖面梳理基于效能的指标体系,或者根据所关心的问题建立基于效能的指标体系框架。针对效能维度的体系贡献率评估,可采用作战环等理论进行研究。

3.2.3 基于体系结构维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军装备发展经历了由跟踪仿制到现在的自主研发的伟大跨越,我军装备也由机械化向信息化和智能化迈进。装备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应清楚地看到,以前研制生产的装备型号种类较为繁杂且谱型较为臃肿,现在的战争强调体系作战,应通过研制和开发新装备对现有装备谱型的简化,从而实现对装备的扁平化指挥控制。针对体系结构维度的研究,可借鉴热力学中的熵值中的混乱度思想进行研究,由于新装备的引入使得整个体系熵值减小,从另一侧面反映装备体系贡献率。

3.2.4 基于技术进步维度

新装备的研制带来技术的革新,装备基于技术进步维度的贡献率是指研制的新型装备采用先进技术对原有装备能力进行综合或者突破,使所在体系的侦察能力更准,打击能力更大,指挥更加顺畅等,直接体现在作战能力的提升,可以说技术进步是能力提升的一个方面,可采用基于SWOT理论进行研究。

从上述方面可以看出,体系贡献率评估模式主要是基于能力和基于效能两方面,基于体系结构和基于技术进步方面是前两个方面的另一种体现形式,基于对作战试验阶段的体系贡献率研究,加之作战试验体系贡献率的评估主要特点,本文认为采用基于作战效能的维度更为合理。

3.3 评估方式

体系贡献率评估主要由定性指标评估和定量指标评估综合评判而成,随体系贡献率评估目的的变化而变化。在评估特性上可分为定性以及定量评估;从评估过程的角度还可以将指标评估分为静态评估和动态评估。常用的研究方式归纳总结有如下几类:专家评判、数学归纳、仿真试验以及实战统计等,通过评估方式得到结果,具体特性见表1。

表1 评估方式对比

3.4 评估模型

体系贡献率模型应根据用途和类型进行合理分类,评估中可能涉及实体仿真类、环境模拟类、任务行动类和评估分析类等多种样式的模型,每一类模型按照功能和用途又可细分为若干子模型。合理科学的模型构建是由定性分析到定量计算的重要纽带,可以使体系贡献率评估更有说服力,也使评估过程更加直观方便。具体如图3所示。

图3 作战试验体系贡献率评估模型结构图

4 结语

作战试验是装备列装部队前最后一道关口,作战试验阶段考察体系贡献率相关问题,是装备走向战场的起点。为了更加清楚地明晰体系贡献率在作战试验阶段运用的内涵,重点对体系贡献率的来源及现状评估流程以及评估方法做了相关研究。在评估方法中,根据研究的阶段特点确定了评估维度,并提出了相关评估方式优缺点,对作战试验阶段合理选择评估方法进行了探索。

猜你喜欢

贡献率指标体系效能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一种通用的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框架
关于装备体系贡献率研究的几点思考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В первой половине 2016 года вклад потребления в рост китайской экономики достиг 73,4 процента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