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联合早期心脏康复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高血压 90例分析
2021-06-17代天杨萍黎明
代天 ,杨萍 ,黎明
作者单位:1 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武汉市第六医院)心血管内科,湖北 武汉 430015;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湖北 武汉 430022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机体冠状动脉出现持续、急性的缺氧、缺血而造成心肌坏死,多发病于老年群体,易并发高血压等疾病。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病人临床表现为恐惧、出汗、濒死感、压榨胸痛等症状,容易影响病人正常生活。近年来,伴随生活节奏及习惯变化,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逐年上升,且逐步年轻化,预后效果差。对急性心肌梗死并高血压病人,临床通常采用溶栓、镇痛、介入等治疗方案,同时,需要进行早期心脏康复干预,以促进预后恢复。为提高疗效,本研究对 18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高血压老年病人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武汉市第六医院诊治 18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高血压老年病人资料,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每组 90例。 对照组男性 48例,女性 42例,年龄(68.25±7.38)岁,范围为 56~78岁,体质量(67.82±6.36)kg;研究组男性 49例,女性 41例,年龄(69.15±7.28)岁,范围为 55~79岁,体质量(66.97±6.25)kg;两组性别、体质量、年龄等 基 线资料 差 异无统 计 学意义(χ
=0.022,t
=0.649,0.713;P
=0.881,0.517,0.477)。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研究符合医学伦理,签署知情相关同意书;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高血压者,年龄>55岁,资料完整者,主动配合病人;排除标准:介入干预禁忌证者,严重的肝肾疾病者,其他心血管疾病者,精神心理疾病者,中途退出者,血液免疫疾病者。1.3 治疗方法
两组病人均进行常规检查,止痛镇静、降血脂、扩容等基础对症处理干预,并进行经皮冠状动脉 介入(PCI)治疗 。对照组 病人予 常 规康复,介入术后 2 d 进行关节、大肌群被动侧肢体等床上活动,每次 10 min,第3~7 天进行床边缓慢行走、病区行走活动 ,每 次 20 min,第8~14 天 进 行 病 区300 m 行走、上下台阶,每次 30~50 min,直到半年;研究组予以早期心脏康复干预,术后 1 d 指导病人进行仪器间歇运动相关训练(能耗 2 METs),主要为单一阻力,主要训练部位是下肢的大肌群,术后 2 d进行仪器单一、循环阻力训练(能耗 2 METs),训练部位是全身大肌群,术后 3 d 设置同上一天,且时长可适当延长,术后 4~7 d 指导病人进行动态运动(有氧训练,能耗 5 METs),最大的摄氧量为 50%,术后8~14 d 进行耐力训练(有氧运动,能耗 6 METs),直到半年。1.4 观察指标及评价
分析两组病人疗效:临床相关症状基本缓解表示显效 ,症状明显改善表示有效,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表示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心脏功能相关指标:WMSI(室壁运动积分指 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收缩末期容量(LVESV);血清相关指标:一氧化氮、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1(ET-1);不良事件: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心绞痛、再心肌梗死等情况。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
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96.67% 比对照组的 85.56% 高(P
<0.01),见表1。表1 两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高血压临床疗效∕例(%)
2.2 两组心脏功能相关指标
治疗前,两组心脏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心脏功能指标均改善,且研究组 WMSI 比对照组低,研究组 LVEF 比对照组高(P
<0.01),见表2。2.3 两组血清相关指标
治疗前,两组血清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血清指标 均 改 善 ,且 研 究 组 一 氧 化 氮(96.88±8.32)μmol∕L比 对照组(82.85±8.65)μmol∕L 高 ;研究组 TNF- α(4.23±0.82)μg∕L、ET-1(3.32±0.79)μg∕L 均 比对 照组(5.68±1.22)μg∕L、(4.56±0.84)μg∕L 低(P
<0.01),见表3。表2 两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高血压心脏功能相关指标∕
表3 两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高血压血清相关指标
2.4 两组不良事件
治疗后,研究组发生心力衰竭2.22%、心绞痛 2.22% 等不良事件比对照组 13.33%、14.44% 等低(P
<0.01),见表4。表4 两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高血压不良事件∕例(%)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常见心血管相关危重疾病,发病 、病死率比较高 ,并发症较多 ,且预后效果差。现阶段,介入是急性心肌梗死疾病主要治疗方案 ,以直接 、准确 、有效再通血管 ,达到治疗效果。但是,对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容易存在高血压等并发症,且身体机能降低,预后恢复效果不甚理想。因此,临床需要重视其介入治疗后心脏康复干预效果,以保障预后恢复质量。为提升病人疗效,本研究主要对急性心肌梗死并高血压老年 90例病人应用介入与早期心脏康复联合治疗效果分析,以期为临床研究参考。
本研究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研究组 WMSI 比对照组低,研究组 LVEF比对照组高,表明介入与早期心脏康复联合治疗病人,更能显著改善病人心脏功能指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原因分析考虑为,两组病人均予以介入治疗,其以球囊有效扩张冠状动脉,恢复病人心肌血流,从而改善机体左室功能。心脏康复指的是利用个体化的康复计划,有效维持、提升病人心血管功能健康,以达到理想身心健康与情绪状况,促进病人预后恢复。本研究组病人采用早期心脏康复干预治疗,在病人介入治疗康复期间,有效改善其运动、心理状态,恢复并保护心脏功能。研究组通过予以系统、明确计划的早期心脏康复干预,有效增加病人体力,改善其心肌缺血功能,并结合规律有氧运动、饮食,提高病人运动耐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同时,本研究中,研究组一氧化氮比对照组高;研究组 TNF-α、ET-1 均比对照组低,表明介入与早期心脏康复联合方案,更能显著改善病人血清相关指标。相关研究发现,运动训练能够有效改善病人心肌缺血一氧化氮活性,有效提升动脉血流,改善其左心室重构;TNF-α 为炎性因子,通过有氧运动能有效降低其水平,从而改善病人临床症状;ET-1为缩血管物质,降低冠状动脉的血流量,运动训练能有效降低其水平,从而改善心功能;研究组病人应用介入与早期心脏康复联合治疗,改善其血清相关指标。另外,研究组发生心力衰竭、心绞痛等不良事件比对照组低,进一步证实介入与早期心脏康复联合干预,更能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保障其预后恢复。受时间等影响,急性心肌梗死并高血压老年病人应用介入与早期心脏康复联合治疗远期效果,有待临床再研究分析。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并高血压老年病人应用介入与早期心脏康复联合方案,能有效改善病人心脏功能及血清相关指标,提高临床疗效,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具一定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