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进行心理描写?

2021-06-17陆建胜

莫愁 2021年18期
关键词:社戏幻觉景物

☺陆建胜

有同学向我诉说苦恼:“老师,我怎么不会进行描写呢?尤其是不善于进行心理描写。”的确,在各类描写中,心理描写是难度较大的一种,因为它的描写对象“无影无踪”,好像不是具体可感的。

写作可以从仿写入手,举一反三。学习心理描写,我们也需要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在不断仿写和修改中,慢慢揣摩方法,学会创造,逐步提升写作水平。

例如鲁迅写“我”看社戏过程中的心情,莫顿·亨特写“我”爬下悬崖时的心态,方法不一,却都真实可感。这是为什么呢?我们阅读时,需要启动一种“怎样写”的思维,及时归纳心理描写的方法,如综合运用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等,作为自己仿写的指导。写作时,选择自己熟悉的写作素材,最好是亲身经历过的心理历程,这样才能细腻动人,余味无穷。

那么,我们进行心理描写,具体有哪些表现形式呢?可以从经典文章中,慢慢学习,细细品味。

1.内心独白法

使用第一人称,犹如电影中人物思考时的画外音,是倾吐衷肠、透露心曲的一个重要手段。例如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中,在得知两个骗子说新装有一种奇怪的特性后,皇帝有一段内心独白——“那真是理想的衣服!”皇帝心里想,“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国里哪些人不称职;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是聪明人,哪些是傻子。是的,我要叫他们马上为我织出这样的布来。”读了这一段话,一个愚蠢自私又阴险狡猾的皇帝形象,跃然纸上;而且这为后文埋下伏笔,引人入胜。

2.动作暗示法

人的动作、行为总是受心理活动的支配,从行动中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世界,是心理描写的又一表现手法。例如杨绛在《老王》一文中,写老王最后一次给她送香油和鸡蛋,文中有一段动作描写,值得我们细细研读,反复咀嚼。“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你从“拿”“攥”“转”等动作暗示,读出此时老王的心理了吗?你读出作者深深的“愧怍”了吗?

3.景物烘托法

即绘景而显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作品中出现的景物,往往是“人化的自然”,渗透了人物的特定心情。景物烘托也分两种,一种是正衬,另一种是反衬,这两种方法都能起到较好的表达效果。例如同学学习贺敬之《回延安》一文,会被诗中情景交融的手法深深感染。你看,“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诗人的兴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诗人对于延安的感激之情,让人心动;“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诗人抒发了对母亲延安的眷恋之情,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仔细揣摩。

4.幻觉展现法

这种人物心理的描写,是通过对人物幻觉的展示,来刻画人物的心理,能揭示文章的主题。我们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已经了解了这种方法。在鲁迅的《社戏》中,作者也巧妙运用了幻觉展现法,真切地表达“我”盼看社戏的急切心情。例如,“总之,是完了。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再如,在去看社戏的途中,“我”竟然出现错觉:“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你读出“我”迫不及待的心情了吗?

总之,在描写人物心理时可以恰当运用内心独白、动作暗示、景物烘托、幻觉展现等方法,表现人物的鲜明性格。当然,心理描写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要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只有当它和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等多种写作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怎么样,你也来试一试吧。

猜你喜欢

社戏幻觉景物
“波点太后”草间弥生:幻觉之美
远方
春天的幻觉
《社戏》唱的是哪出“戏”
母亲是贯穿“社戏”的核心人物
《社戏》的结尾赏析
写好家乡的景物
鲁迅在《社戏》里撒谎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