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的巴黎圣母院
2021-06-16王汶怡鲁丽萍
王汶怡 鲁丽萍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塞纳河畔的西堤岛上,是一座哥特式建筑。它是法国最为璀璨的建筑之一,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今日,巴黎成为吸引全球游客驻足的时尚之都,而巴黎圣母院也作为著名地标,成了游客们不愿错过的景点。
2019年4月15日,不幸降临在巴黎圣母院这颗璀璨的明珠上。那天傍晚,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滚滚浓烟冲向天空,大火迅速将圣母院塔楼的尖顶吞噬。数百名消防员赶到现场救火,在大火燃烧了近15个小时后才将火全部扑灭。这是巴黎圣母院建成以来遭遇到的最严重的一次火灾。圣母院主体结构的建筑骨架和两座钟楼在大火中幸免于难,但最著名的“森林”木质尖顶在火海中消失了,三分之二的屋顶被毁,大部分的珍贵文物被抢救出来转移到罗浮宫保管。
历史 回顾
据考古发现,在巴黎圣母院的位置上,以前统治过这片土地的王朝建立过很多神庙和教堂,最早的一座是罗马帝国提庇留大帝统治时期建立的万神殿。后来的法兰克王国时代,巴黎逐渐变成了那个时代重要的城市之一。到了卡佩王朝时期,巴黎圣母院所处的地方已经有一个供市民使用的教堂了,但这个教堂难以满足市民的需求。当时巴黎一位名叫莫里斯·德·苏利的大主教提议扩建以前的教堂,扩建之后的教堂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巴黎圣母院啦!
哥特式建筑的代表
哥特原用来指代北方野蛮民族,后来成了一种文化的名称。哥特式建筑最明显的特点是高耸入云的尖顶及窗户上巨大斑斓的玻璃画,所以也有人称这种建筑为高直式建筑。
最负盛名的哥特式建筑有俄罗斯的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英国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和法国的巴黎圣母院。
同名巨著《巴黎圣母院》
法国大革命后,巴黎圣母院逐渐被巴黎人所遗忘,可以说,拯救巴黎圣母院的是大文豪维克多·雨果和他的不朽名著《巴黎圣母院》。这部小说讲述了奇丑无比的钟楼怪人和美丽善良的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的故事。小说揭露了那个时代宗教的虚伪,歌颂了下层的劳动人民。今天,全世界大部分法国之外的人都是通过这部小说及相关影视剧知晓巴黎圣母院的大名的。
漫长的建造过程
1163年,罗马教皇亚历山大三世亲自为全新的巴黎圣母院奠基,这座教堂将以哥特式建筑风格取代传统罗马样式。人们对建造圣母院抱有极大的热情,由于原址面积不够大,人们把河道填埋起来,将附近小岛连成一片,只为了铺设新圣母院路。巴黎圣母院在1345年全部建成,巴黎人为圣母院的建造花费了182年,这实在是一段漫长的时间啊!
教堂内的祭坛、回廊、门窗等地方都布满了精致的雕刻和细腻的绘画艺术作品。教堂内藏有大量创作于13—17世纪的艺术珍品。这些都令巴黎圣母院闻名于世。
巴黎圣母院建成之前的旧教堂,作为城市的中心,除了宗教用途之外,还承载着军事功能。坚固的石质结构加上险要的位置,让其成为可以封锁水道的要塞。当维京海盗的船队沿着塞纳河杀来时,巴黎市民云集到教堂所在的岛上避难,并在那里坚持抵抗,让劫掠成性的维京人的进攻变得困难重重。
圣母院建筑总高度约130米,正面的双塔高69米。教堂的顶部呈尖拱状,这使建筑的整体看上去轻巧空透,空间因此提升了,光线也更充足了。花窗玻璃造就了教堂内部神秘灿烂的景象,改变了以前的建筑因采光不足而显得沉闷压抑的状况。巴黎圣母院展现了全新轻巧的建筑风格,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很快在欧洲传播开来。
巴黎圣母院最让人难忘的是彩绘玻璃窗,尤其是玫瑰花窗。巴黎圣母院的玫瑰花窗久负盛名。这些直径超过10米的玫瑰花状圆形窗,镶嵌着美丽的彩绘玻璃,在阳光的照耀下,把教堂内部渲染得五彩缤纷。这些大玻璃窗不仅为教堂带来了光亮,也带来了情节丰富的《圣经》故事。工匠们用不同颜色的彩绘玻璃拼成一个个图案,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故事。
巴黎圣母院中一座塔楼悬挂着一口大钟,这就是小说《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敲打的那口大钟。
通往塔楼的387级台阶可以将游客带到教堂顶部,欣赏各种神秘生物形状的浮雕。其中最著名的是奇美拉怪兽石像,它仿佛在俯瞰巴黎风光。
中庭的上方有一座高達90米的尖塔,塔顶是一个细长的十字架,从远处望去,十字架仿佛与天穹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