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早春冻害的发生特点、原因及应对措施
2021-06-16祝彩霞
祝彩霞
每年早春,小麦常出现“倒春寒”。如2018年3月11—15日,汤阴县日均气温13.98 ℃,其中3月13日、14日最高气温分别达26.6 ℃、25.8 ℃;3月16—18日,全县日均气温5.06 ℃,最低气温0.6 ℃,对小麦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汤阴县2018年4月4—7日发生在清明后的寒流,对小麦的影响最大。汤阴县气象部门数据显示,2018年3月23日至4月3日,全县日均气温为17.4 ℃,其中4月2日的日最高气温达到31.5 ℃;4月4—7日全县日均气温为6.9 ℃,全县日均气温下降达10 ℃,其中4月7日全县日均最低气温下降至-0.7 ℃,个别乡镇日均最低气温下降至-2 ℃,5 ℃以下持续时间为19 h,一些地方出现霜冻。其间,豫北小麦正处于拔节孕穗阶段,幼穗组织幼嫩,含水量高,对气温变化敏感,抗低温能力显著下降,由此造成小麦大面积、不同程度的晚霜冻害。
一、冻害发生特点
(一)不同品种均有冻害发生
发生冻害的小麦品种主要有郑麦366、丰德存麦5号、新麦26、百农207等。如汤阴县宜沟镇将城村、任固镇杜施济村,古贤镇冢上村种植的郑麦366,宜沟镇任固辛庄种植的丰德存麦5号,菜园东杨庄种植的新麦26和五陵镇抚寨种植的百农207等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
(二)同一品种受冻害的程度也有差异
1.郑麦366。汤阴县菜园镇葛庄村种植郑麦366面积约200 hm2,冻害较轻。任固镇杜施济村种植的郑麦366面积约46.67 hm2,几乎没有冻害发生。宜沟镇将城村种植的郑麦366面积约2.2 hm2,冻害发生严重。
2.丰德存麦5号。汤阴县任固镇种植的丰德存麦5号面积约208 hm2,几乎没有冻害。宜沟镇种植丰德存麦5号面积约133.33 hm2,冻害较轻。
(三)早熟品种比中晚熟品种受冻害重
早熟品种比中晚熟品种受冻害重。如郑麦366是早熟品种,新麦26是中晚熟品种,郑麦366受冻害比新麦26重。
(四)冻害发生程度与“倒春寒”发生前浇水有关
“倒春寒”发生前浇过水的小麦冻害较轻,反之则重。春季一水未浇的小麦冻害更重。如汤阴县将城村种植的郑麦366。
(五)冻害与播种期、播种量的关系
适播期内早播小麦冻害重,迟播小麦冻害轻。适播期外过早播种小麦冻害更重。同一品种播种量大的小麦冻害重,反之则轻。
(六)冻害发生程度与土质土壤肥瘠有关
沙土地小麦冻害发生重,两合土、黏土小麦冻害发生轻。土壤肥沃的小麦冻害发生轻,反之则重。
二、冻害形成的原因
(一)气候因素
2018年4月5—7日,汤阴县小麦正处在幼穗分化期,幼穗对低温最为敏感,-1 ℃低温即可受到严重冻害,冻害幼穗则全部死亡或局部冻伤。全部死亡表现为“枯心”,后期白穗,局部冻伤时幼穗表现为小穗停止发育,仅残留穗节或小穗不育,形成畸型穗,等到小麦抽穗时出现不抽穗或白穗。前期温度高,小麦生长旺盛,叶片幼嫩,而气温骤降就造成了冷害冻伤。
(二)品种差异性因素
早熟品种前期气温高,生长快,冻害发生时正处于孕穗期,相对于中晚熟品种抗寒性差,发生程度重。
(三)同样的品种,田间管理不同存在差异
适期晚播,播种量适中,“倒春寒”发生前及时浇水的麦田受冻较轻。冻前浇水可以调节田间小气候,起到保温增温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冻害的发生。
(四)小麦受冻害程度与耕地质量、土质、土壤肥瘠等因素有关
整地质量好、土壤肥沃、管理措施到位、小麦生长健壮的田块冻害发生较轻,反之整地粗放、土块架空、前期小麦生长弱加之土壤肥力不足的贫瘠地发生较重。汤阴县五陵镇、任固镇昼夜温差大的沙土地,遇到低温冻害程度会较重。
三、应对措施
(一)改种其他作物
对发生严重冻害且没有管理价值的地块应抢时改种蔬菜、春玉米、春棉花等春播作物。
(二)加强管理,减少损失
对受冻害较轻的地块,墒情差的及时浇跑马水,配合施肥多中耕提高地溫,并结合病虫害防治增施叶面肥,预防植株早衰和干热风等,提高粒质量,减少产量损失。适宜小麦叶面喷施的微肥主要有磷酸二氢钾和氨基酸类叶面肥。
(三)搞好晚霜冻害预防工作
时刻关注气象部门晚霜冻预警信息,因地制宜采取降温前浇水、喷施防冻剂的办法预防冻害。低温霜冻过后,及时查明冻害发生情况,指导农民采取浇水、喷施叶面肥等措施加强田间管理,最大程度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促进小麦正常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