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基于聚类及几何特征的北斗轨迹纠偏抽稀方法

2021-06-16周雅静王得举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1年4期
关键词:检测点拐点间隔

周雅静 王得举

(1.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省宁波市 315000 2.上海普适导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000)

北斗定位终端在接收信号差、外界干扰等因素下,会出现位置漂移现象。漂移现象会造成航程数据显著增加,出现较大的统计错误;同时轨迹位置在前端UI 渲染展示时,会出现杂乱无章的连线,UI 效果也不美观。因此需要研究对漂移点的纠正。

北斗定位终端在上报位置的时候,一般都是定时回报位置数据,在有地面通信网络的情况下,其报告周期一般比较小,会上报大量的数据。大量的点在对外输出及展示等情况下是不利的。需要寻找关键有价值的位置点并保留下来、剔除不影响整体轨迹的低价值位置点,来整体提升系统的效率。

本文通过对位置聚类及几何特征的研究,形成一种能对轨迹点进行纠正、抽稀的方法,使得轨迹展示效果快速、平滑并保留重要的轮廓特征点。

1 纠正算法

发生发散漂移的判定规则是在较短的时间间隔内,位置发生剧烈的变化。

对于一批待纠正的轨迹点序列,每一点其包括的元素为经度、维度、时间等属性。轨迹序列使用P={p1,p2,……,pn}表示,其中pi表示某点的相关信息。纠正算法采取滑动轨迹序列窗口方式[1],滑动窗口是指在轨迹序列中,截取的固定长度的连续子序列,并不断向前推进窗口滑动,完成序列的遍历。

滑动窗口长度以WinLen 表示(默认5 个点),设计目标在一个滑动窗口长度内,可以纠正一个轨迹点的发散漂移。

从P={p1,p2,……,pn}中,取第一窗口作为开始滑动窗口。系统默认开始窗口序列点未发生漂移现象。待检测点为紧接着该窗口内的下一点。计算待检测点和第一窗口最后点的时间间隔TDF,时间间隔阈值是系统给定的超参数。如果时间间隔TDF 大于间隔阈值,不进行纠正算法,窗口向前滑动一位作为新的窗口,窗口的元素始终为WinLen 个。待检测点下移一位。重复待检测点和第一窗口最后点的时间间隔判断。

如果时间间隔TDF 小于设定参数,则进行新的距离判断流程:计算滑窗内相邻两点的球面距离间隔,求其窗内距离间隔平均值记为APW,并计算待检测点和滑动窗口最后点的位置间隔PDF;如果PDF 小于APW 的设定倍数(默认2.0),认为不是漂散点,继续采取滑窗和检测点都前移一位的方式,继续采取上述先判定时间后判定距离的方式。如果PDF 大于APW 的设定倍数(默认2.0),认为是漂散点,采取差值的方式进行位置纠正,纠正的方式是取滑窗内后两点修正。修正公式为:

x,y 分表表示经纬度。当进行差值纠正时,为减少累计效应,影响整体轨迹效果,这时候整个窗口向前滑动WinLen 个单位,待检测点向前移动WinLen 个单位。开始新的检测流程。

2 形成骨架

从P={p1,p2,……,pn}中取子序列P1={p1,p2,……,pi}、 P2={p1,p2, ……,pi+1}。计算P1 中任意两点最远距离为D1MAX,计算P2 中任意两点最远距离为D2MAX;如果D2MAX-D1MAX 小于给定聚类距离超参阈值,认为pi+1点的加入P1 不会改变P1 的聚集态势,可以继续检测下一个点,因此这时候 i=i+1,增加新的一个点到P1、P2 子序列中,重复上述检测;如果D2MAX-D1MAX 大于给定聚类距离超参阈值,认为pi+1点不能加入P1 子序列中;这时候P1 子序列的质心点pm代替P1 子序列,P1 原点位被抽稀掉。新选取子序列P1,P2 在i 序号的基础上作为起点,重复计算直到P 序列被遍历完全。

图1:拐点示意图

图2:折点示意图

图3:未处理的漂点

求出质心点计算公式:

3 骨架抽稀

轨迹上的特征点是指描述轨迹走向、轮廓的重要点。通常是拐点或折线点,重要的点在抽稀过程中要保留,只能抽稀掉非重要的点。

拐点,又称反曲点,在数学上指改变曲线向上或向下方向的点,直观地说拐点是使切线穿越曲线的点,即连续曲线的凹弧与凸弧的分界点。若该曲线图形的函数在拐点有二阶导数,则二阶导数在拐点处异号或不存在。

通过相邻的四点(A,B,C,D)进行检测,对(AB,BC,CD)线段集,判断(ABXBC)、(BCXCD)叉乘结果是否相异来判断[2]。

对于折线点,采用三点来检测夹角∠ABC 来判断。∠ABC 通过计算|AB|,|BC|,|AC|线段长度,反余弦函数来计算完成。系统给定两个角度阈值超参。一个是较大角度阈值,一个是较小角度阈值。自适应选择其中之一作为当前阈值进行角度检测。当∠ABC 小于当前角度阈值的时候。认为点B 是折线点,在抽稀过程中要保留。

自适应选择作当前角度阈值的策略方法是:

当前点B 被抽稀掉的时候,说明下一个点对于保持轮廓相对重要,因此当前角度取较小角度阈值,增加下一点被保留的可能性;

当前点B 被作为重要点保留的时候,下一个点对于保持轮廓不重要,当前角度取较大的角度阈值,减少下一点被保留的可能性。

4 实验效果

在图3 为原始的未处理的漂点,可以看到漂移比较严重。经过算法纠正后,漂点得到纠正,效果良好,如图4 所示。

图5 为原始轨迹图,有2257 个点位;图6 为经过算法计算后的点位,仅有1029 个点位,相对原始数据,数据量大幅度减少,同时保留的轨迹的特征和轮廓。

图4:纠正漂点后的轨迹

图5:2257 个的原始轨迹

图6:抽稀后轨迹1029 个点

猜你喜欢

检测点拐点间隔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骑马做核酸
间隔问题
秦国的“拐点”
新拐点,新机遇
恢复高考:时代的拐点
间隔之谜
《廉洁拐点》
飞行器FPGA检测点优化设置方法
江西省绿色通道车辆货物检测点布点方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