辑苏轼集外诗一首
2021-06-16王美荣广西大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广西大学文学院南宁530004
⊙王美荣[广西大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广西大学文学院,南宁 530004]
辑佚是文献学内容,诗歌辑佚是诗歌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苏诗辑佚是历代苏轼研究者的重要工作之一。不论诗集编订还是研究,学者都重视苏诗的辑佚工作,以求恢复苏诗原貌,对苏轼有更全面的认识。现从《诗渊》辑得苏轼集外佚诗一首。
一、《诗渊》
《诗渊》最早著录于《文渊阁书目》,是明初人所作的与《永乐大典》同时或稍晚的百科全书性质的类书。全书专收诗,兼有少量词。其贵在保存了从魏晋六朝至明朝初年这一时间段诗词五万余首(含词一千余首),尤其宋、金、元为多。孔凡礼先生称之为“宋集辑佚的渊薮”。现国家图书馆存《诗渊》残本二十五册,1987年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出版,引起广大读者的重视,1993年刘卓英主编的《〈诗渊〉索引》正式出版,为读者提供了方便。
然《诗渊》为稿本,手写体不易识别。其次,类目繁杂,如人部又分身体门、衣服门等,身体门又分手、眼、目等,各诗人掺杂混乱。然后脱文、衍文,重出、误出者甚多,又有不少古体字,颇为不便。《〈诗渊〉索引》所出时间又晚,辑佚难以穷尽。
二、《诗渊》苏诗辑佚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他的诗、词、文、赋、书法、绘画都有很高造诣,是北宋时期最大的文学家。苏轼一生著作颇丰,存留诗歌二千七百余首。
(一)古代苏集编纂与辑佚
苏轼在世时就先后将自己的作品分为数集出版。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奏议》十五卷,《内制》十卷,《外制》三卷。”加上《和陶集》《应诏集》即世所称“东坡七集”。其中《东坡集》《后集》《和陶诗》皆为诗文集。此后历代,不论单刊本还是诗注合刻本都不断增补辑佚,力求苏诗全貌。
宋代主要对苏轼进行注释和编年。有分类注本,如四家注、五家注、八家注、十家注,到王十朋集众注作《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有编年注本,如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清康熙年间邵长蘅补注施顾残本,以《施注苏诗》为名重刊,又采录遗诗四百余首编为《续补遗》二卷附于其后。清康熙年间查慎行《补注东坡先生编年诗》除对旧注进行补注外,又辑得佚诗两卷,变为卷四十七、四十八。后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以查本为底本,集旧注之大成,其中第四十九、五十卷就是查本第四十七、四十八卷,并加以增补。王文诰有感于《合注》之冗杂,删补合注作《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东坡旧集、校勘批语及校勘记、方志、金石文献等都是辑佚来源。
(二)近现代《诗渊》苏诗辑佚
孔凡礼先生是较早关注到《诗渊》的学者。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孔凡礼点校,清王文诰辑注的《苏轼诗集》。孔凡礼从查注、《合注》 收入补编诗、他集互见诗,恢复查注、《合注》五十卷规模,又从《永乐大典》《诗渊》《舆地纪胜》、《千家诗》及某些地方志等文献中辑得佚诗、佚句若干。其中辑自《诗渊》有《马子约送茶,作六言谢之》《甘蔗》《谢人送墨》《送竹香炉》《山村》二首、《送玉面狸》《寿叔文》。
后孔凡礼又负责编纂了《全宋诗》苏轼卷,1998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全宋诗》,其第十四册收录苏轼诗,共四十九卷。其中卷一至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为底本,卷四十七、四十八以清乾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为底本,卷四十八所收还来自《重编东坡先生外集》《春渚纪闻》和《侯鲭録》等书。卷四十九为新辑集外诗,辑自《诗渊》者大部分篇目与《苏轼诗集》所辑同:《甘蔗》《谢人送墨》《送竹香炉》《江村》二首、《送玉面狸》。存目对辑自《诗渊》诗进行辨正:《马子约送茶作六言谢之》 《寿吕帅》 《寿陈同知》 《寿叔文》 《寿柳宜归》《跋姜公弼课册》《骊山》以为非苏轼作。
2005年,大象出版社出版了由陈新、张如安、叶石健、吴宗海等编纂的专著《〈全宋诗〉订补》,全书分校订、辑补两部分。在册一四对《全宋诗》苏轼卷部分进行订补。对辑自《诗渊》的《甘蔗》《送人谢墨》《送竹香炉》《寿叔父》进行辨正,以为非苏轼作。另自《诗渊》辑得《送茶》《送茶与僧》《姑苏舟次》三首。
2010年,阮明堂在《〈全宋诗〉苏轼卷辨正辑补》一文中对《江村》二首进行考证,证其为戴复古诗作“自宋陈起《两宋群贤小集·中兴群公吟稿戊集》卷一及《两宋名贤小集》卷二七五《戴石屏续集》三。又,“野老幽居处”一首,《江湖小集》卷八十《戴复古石屏续集》也作戴复古诗”,故二诗应当是戴复古诗。
此外,马得富《苏轼佚诗辨正》除对孔凡礼《苏轼诗集》中辑佚诗句进行了辩证还辑佚了部分苏诗。吴宗海《苏轼佚诗三首》、胡建升《苏轼佚诗小考》、阮明堂《〈全宋诗〉苏轼卷辨正辑补》、2016年黄山书社出版的汤华泉《〈全宋诗〉辑补》十二册等至今未见辑自《诗渊》的苏轼诗。
综上,自孔凡礼始,曾辑自《诗渊》的“苏诗”有16首:《甘蔗》《谢人送墨》《送竹香炉》《江村》 二首、《送玉面狸》《马子约送茶作六言谢之》《寿吕帅》《寿陈同知》《寿叔父》《寿柳宜归》《跋姜公弼课册》《骊山》《送茶》《送茶与僧》《姑苏舟次》,其中除《送玉面狸》《送茶》《送茶与僧》《姑苏舟次》四首外,均有人证其非苏轼作品。可见辑佚工作任重道远。附四诗如下:
北距飞狐信未通,夜来缚到稿街东。千年妖幼谁家妇,一国蒙茸无是公。丘首可怜迷故土,帝羓空用起腥风。长缨俘献埋轮使,未问豺狼问此翁。(《送玉面狸》)
雷雨初惊蛰,围林竞拣芽。得于诸叶烘,寄与阿莲家。裹角笺花密,封题篆字斜。到时如斗试,好为汲金沙。(《送茶》)
何物堪师赠,闽山第一茶。种同罗汉果,香胜钵云花。知味唯心解,逢人莫浪夸。底山泉可试,普与供河沙。(《送茶与僧》)
小艇下沧浪,吴歌特地长。斜望半舱月,满载一篷霜。香甑炊菰白,村醪拆蟹黄。宦游长为口,无怪老江乡。(《姑苏舟次》)
(三)《诗渊》辑苏诗一首
笔者利用《〈诗渊〉索引》将书目文献出版社《诗渊》六册与《全宋诗》苏轼诗仔细一一对校,另外辑得苏诗一首以待考,原诗在《诗渊》“跋”后:
全诗为七言律诗,押“元”韵。为感怀三刘之作。三刘为宋代刘敞、刘攽、刘奉世三人或宋代刘涣、刘恕、刘羲仲祖孙父子三人。此处当指宋代刘涣、刘恕、刘羲仲祖孙父子三人,长于史学。其中,刘恕(1032—1078)字道原,筠州(即今江西高安)人,是《资治通鉴》主要编者之一。是苏轼好友,苏诗曾多次提及刘道原,如《和刘道原见寄》《和刘道原寄张师民》《和刘道原咏史》《和苏州太守王规父侍太夫人观灯之什,余时以刘道原见访,滞留京口,不及赴此会,二首》等。苏轼全诗首联叙事,“名公羡咏”四字可看出诗人对三刘的敬仰和钦佩。颔联抒情,“贤哉”“痛矣”两个词直接、坦率,写尽诗人对三刘的深情。后两联赞美三人功业。颈联叙事,功名富贵易散,惟有著书立说方可不朽。尾联叙事,承接写著书立说垂范后世,遗惠百年,荫及子孙。全诗展现了苏轼对三刘的敬慕以及士人当著书立说,惠及后世的推崇。检《苏轼诗集合注》《苏轼诗集》《全宋诗》皆未收录此诗。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的《苏轼全集校注》亦未收录此诗。
苏诗卷帙浩繁,虽在世时已结集出版过不少,但历经北宋党祸、历代书厄以及书籍流传中的自然损耗等,不少苏诗散佚。正如在《答刘沔都曹书》中所说“随手云散鸟没”,“率真伪相半,又为俗子所改窜”。故历代虽不断辑补,仍遗漏不少,类书、方志、诗话、笔记、家谱、杂纂、碑碣、书画等,望仍能辑得苏诗以全苏诗全貌。
①〔宋〕苏轼撰、〔清〕冯应榴辑注、黄任轲、朱怀春校点:《苏轼诗集合注(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630页。
② 书目文献出版社编:《诗渊》,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第42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