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地资源保护与土地可持续利用探究

2021-06-15段雯雯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21年1期
关键词:土地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

段雯雯

【摘要】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做好其利用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而如何全面了解我国土地资源,评估土地资源在未来的经济效益,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得到越来越多从业人员的关注及重视。值得注意的是,除正确看待土地资源问题外,平衡土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形成合理科学的规划方案。因此,本文以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现状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地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现状问题,然后提出具体的措施,以期促进我国土地资源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土地资源;保护;利用;可持续发展

土地是资源、环境要素的重要载体,因受土地资源不可再生的影响,其不可替代性及稀缺性决定需要大力推行可持续利用模式,进而达到高效利用的目标[1]。与此同时,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且部分地区人、地矛盾问题相对突出,使土地资源利用保护工作面临较大程度的挑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除了需要保护现有的土地资源之外,还有必要合理利用及科学规划土地资源,然后拟定可持续性发展规划方案,充分发挥出有限土地资源的最大潜能。鉴于此,本文针对“土地资源保护与土地可持续利用”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1、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现状分析

1.1人均占有量小

我国地域辽阔,国土面积为960平方千米,但人均土地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值的三分之一 。从东西部角度来看,我国西部地区人口数量相对稀少,其土地资源相对广袤,而人均耕地面积大约为0.13hm2。与此同时,西部地区自然条件相对恶劣,沙漠化程度相对严重;并且,中东部地区自然条件明显好于西部地区,其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13hm2,东部沿海地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667m2。由此可见,与欧洲及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相对较低[2]。

1.2耕地面积有限

我国绝大多数土地处于海拔较高的区域,例如:山地、丘陵及高原等,约占总国土面积的69%,而盆地及平原约占总国土面积的31%;除工矿、水域、交通、居民居住地、草地及林地以外,我国可利用耕地的面积相对较少[3]。同时,即便我国土地资源类型丰富,但深受复杂自然条件的影响,造成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呈现不均衡的状态;例如:地理分布不均衡,以秦岭淮河北面为分界线,旱耕地居多,而南面普遍为水稻主产区,西部及西北部地区全年降雨量较少,多为半干旱及高寒区,可耕地面积相对较少。

2、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现状问题分析

根据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现状,可知做好现有土地资源保护及规划利用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从现状来看,我国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总结起来,具体问题如下:

2.1土地资源利用问题

近年来,由于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使基础设施开发用地、城镇居民居住用地及工业用地的需求缺口持续扩大,导致土地供需矛盾日趋尖锐。除建设用地外,农业结构不断调整、人为破坏、污染,是造成我国耕地面积锐减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相关地方政府过于追求形象工程,导致产生一系列非理性的“圈地”行为,从而导致土地资源锐减。此外,因深受财政压力的影响,将土地视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导致乱批土地的问题频繁发生,进而易导致土地资源浪费,不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科学开发及利用。

2.2土地资源质量退化问题

由于近年来极具破坏性的人为因素,加剧了土地盐碱化、沙漠化及水土流失的程度,造成土地质量严重退化,进一步导致自然生态环境遭受巨大破坏。同时,相关研究资料显示:我国土地沙漠化的速度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尤其是土地沙漠化的面积快速增长,严重威胁到自然生态环境。部分地区因自身环境保护意识弱化的影响,土地过度开发问题相对严重,而掠夺式的土地开发模式导致水土出现大面积流失等现象。由此可见,土地质量退化难以使遭受破坏的土地资源于在短时间内得以恢复,进而使土地资源保护工作受阻。

3、土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工作优化措施分析

针对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现状问题,需采取有效优化措施,以期提高土地资源保护工作效率及土地资源规划利用效果。总结起来,具体优化措施如下:

3.1推行集约用地理念

从本质角度来看,保护耕地不等同于扩大耕地,而是需要合理利用耕地,做好耕地立法保护工作,加强社会大众的耕地保护意识,进一步拟定切实可行的土地规划方案,真正意义上做到合理规划建设用地及控制建设用地,避免出现非法占用耕地等问题,使耕地面积锐减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使人、地之间的矛盾冲突得到有效缓解。与此同时,需重视推行节约集约用地模式,利用现代化土地测量技术及调查方法,比如“3S”技术,提升土地测量调查效率;采取二次改造及利用闲置用地,严格控制土地供应的总量,使节约用地的要求得到有效满足。此外,必要时,严查违章建筑及非法占地等问题,使用地的合法性及科学性得到有效保障。

3.2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是当下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及保护工作需充分重视的一大策略。例如:在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工作开展过程中,需结合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及对外扩张的思路,合理预测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然后拟定合理、科学的城市建设用地规划方案,预防出现建设用地与其它用地发生冲突的问题。与此同时,针对不合理、废弃及闲置等用地及占地问题,由地方政府严格测量其土地面积,尽早回收闲置土地,有序清理非法占地,以此使非法占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此外,重视推行农业生产区域专业化用地模式,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效益,使土地利用结构及布局实现有效优化。

3.3贯彻保护环境及控制污染新理念,借鉴先进的实践经验

在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开展过程中,一方面需要严格贯彻保护环境及控制污染的新理念,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经济,避免过于追求经济效益,使自然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与此同时,需严格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从根源上认识到可持续利用土地与保护土地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另一方面,需借鉴、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实践案例,从而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例如:以色列的住宅开发主张不占用耕地,提倡全民监督,以达到合理用地的目标;新加坡侧重于划分土地用途,然后拟定详细规划方案等;这些实践经验均具备一定的借鉴及应用价值,可以合理、科学地应用到我国土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当中。此外,还有必要不断完善我国土地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为提高我国土地利用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做好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需推行集约用地理念,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贯彻保护環境及控制污染新理念,并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实践经验等,以此解决现状下我国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相关问题,进一步使我国土地资源保护与规划利用工作的效率及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吴昊.浅谈环境保护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J].化工管理,2018(15):28.

[2]陈丽,杜诗劼,易廷辉,陈景春,杜静.土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J].河南农业,2018(08):48.

[3]梁丽仪.环境保护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7(34):129-130.

猜你喜欢

土地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试述土地资源管理利用的内核
浅谈村镇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建议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