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劲松:健康设计应该是“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2021-06-15陈劲松
《设计》:在后疫情时代,基于本次学术周“健康中国”的主题,能否分享一下您是如何看待以“健康”为导向的设计与研究?
陈劲松:在新冠疫情撕裂国际社会正常交往的时代背景下提出这样的主题讨论是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设计类专业应积极倡导以“健康”为导向的设计与研究。据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发布的《2019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人群的预期寿命从1990年的68.1岁到2019年的77.6岁,增加了近10岁。这充分说明中国近30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幅度较快。除居民医疗保健等国家政策的直接影响外,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一项重要的因素。个人认为我们今天讨论的“健康”应是一个更广义的概念,不仅是人在身体、精神的良好状态,更应扩展到一个社会整体都有良好适应度的健康状态,这还应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健康生活大前提。
美国设计师、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提出“设计应该为广大人民服务;设计不但应该为健康人服务,同时还必须考虑为残疾人服务;设计应该认真考虑地球的有限资源使用问题,设计应该为保护我们居住的地球的有限资源服务”。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中国设计教育偏向于以造型美学为导向的设计,过度强调造型技能的训练,忽略了“以解决社会性需求为目的的设计实践探索”知识能力的培养,许多设计类专业学生甚至毕业后都搞不清楚设计的价值,为谁而设计的问题。2004年,时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院长王敏教授提出“设计为人民服务”很好地回应了为谁而设计的问题。“设计为人民服务”应该是设计从业者必须遵循的一种职业道德标准。2010年时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许平教授发起《设计为人民服务》研究计划,针对城市公共服务发展进行专题研究,中央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加入到这个研究序列中,针对北京、南京、昆明三个城市的城市生活服务开展公共服务设计专题实践调研。项目确定了“吃、穿、住、行、购、医、游、玩、事”九个方向的公共生活服务研究,并把每个具体方向发展成10个公共服务问题。集中寻找发现城市设计中的不合理处,通过对于公众参与公共生活的关键接触点的分析,基于服务设计的策略与方法,进行服务诊断、服务开发和服务优化。三所高校的师生代表聚焦快速发展中的城市公共环境设计进行深入务实的专题实践调研,最后在三个城市的展览现场,以图文并茂展板的形式呈现出学生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的问题,如“盲道不通畅”、“公共女卫生间经常排队”、“人行道树木枝节较为低矮,成为行走障碍”等大大小小城市化进程中的种种问题发现,并提出科学合理的设计建议。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2010年6月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面向市民公开展出了该项活动成果,同期我们还举办了“设计为人民服务·2010昆明站”主题研讨会,引发民众对城市发展与健康生活的思考与讨论。市民观展及专家参与的研讨是热烈的,这虽是一次小分队调研活动,但对我院师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院设计类专业的教学改革,新生进校第一课我们开设了《设计初步》,其目的是让学生从学习设计的第一天起,就懂得从社会生活中发现设计的价值,认知健康设计的价值。
人民群众对健康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呼唤新的设计理念、健康产业、健康需求和健康服务等业态的产生。以“健康”为导向的设计与研究将是设计研究的一种趋势。为健康而开展的设计与研究,缘起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促进生态文明,达成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目标。健康问题的研究一定不能停留在狭义的“以人为本”的概念上,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是健康生活的前提。人与自然是共生关系,“新冠疫情”、“极端天气”的出现,在一定程度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健康关系遭到破坏,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我们对待自然、对待生活的态度,考验着我们的治理能力与应变能力,更敦促各行各业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重新定位各自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生活方式。设计师如何用智慧的设计提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幸福健康生活方式”设计方案,是新时代设计师的责任。
《设计》:云南艺术学院作为一所特色鲜明的综合性艺术院校,一直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文化传承创新和社会服务,近年在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学科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请您分享一下贵校立足云南省乃至西南地区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艺术设计,培养复合型设计人才的经验吗?
陈劲松:云南艺术学院是全国8所综合性普通本科高等艺术院校之一,学校1959年创建,现有本科专业35个,近年学校不断优化专业结构,聚焦专业的特色优势发展,目前招生专业仅26个;有艺术学门类下的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2019年获批艺术学理论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入新时代,学校主动服务国家和云南省发展战略,立足云南生态文化、民族文化优势,抢抓机遇,强化特色發展,近两年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取得可喜成绩。学校目前已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云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6门课程,省级一流课程10门课程。获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本科课程一门、研究课程一门,同时获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及教学团队称号。
我院设计类专业1984年开办,设计类专业在办学历程中,一直坚持立足云南生态资源、多元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努力探究民族文化资源与艺术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与途径。当下,科技迅猛发展,智能设计的优势越发凸显,公式化(规范化)的生产岗位、管理岗位都将快速被人工智能(算法)取代。未来或许只有不能参数化的行业才能不被替代,这就是创新的未被发现的规律,包含更多复杂参数如历史、文化、环境、情感等等。约翰.奈斯比特、阿尔文.托夫勒两位著名的未来学家在上世纪80年代就分别预见到这样的社会发展趋势,并提出“高科技社会与高情感社会要并行,社会才能和谐发展”。约翰.奈斯比特在2006年出版的《定见》中又再次提出:“我们不仅需要大力推进智力发展,而且还要支持和培养情感与精神能力。我们非常需要在它们之间达到平衡——高科技与高情感之间的平衡。这个世界的科技水平越发达,我们就越需要艺术家和诗人。”社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同样如此,需要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构建好高科技与高情感之间的平衡关系。我院设计类专业近年一直致力研究基于在地文化的高情感设计要素,研究生态资源与多元民族文化资源在当代的承继模式及运用、开发思路。2004年,我们引入了“政产学研”教育理念,开启持续至今的校地合作“民族文化主题创意系列活动”,到2016年完成向“政用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转变。2020年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宣言”,提出培养时代新人需要新文科,艺术学学科要美人化人,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艺术人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政用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改革变得更具有时代意义。
现在民族艺术研究特别是民族民间工艺文化与传统村落保护研究成为我院设计类专业的特色亮点。我们积极践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推进设计类专业不断协同民族学、非遗研究、文创产业、新技术人才,把创意和设计转化为生产力,与政府、在地企业合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特色教学模式,以此来保障培养出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传承优秀文化的复合型人才。产品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协同政府与企业、科研平台,逐步实现“政用产学研”设计实践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这些探索其意义与价值是为边疆民族地区艺术院校如何将坚定文化自信与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结合,如何实现民族艺术教育特色发展,如何协同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提供设计教育的实践案例。
《设计》: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计划”首批试点高校,您能否分享一些贵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承,创意设计理论探索的经验呢?
陈劲松: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是全国首批“非遗研培”试点高校之一,从2015年开始系统开展“研培”工作。截至目前,已经累计举办11个期次的普及、研修培训,结业学员600余人。文旅部原副部长项兆伦对云南艺术学院研培工作给予较高的评价“开办最早,办得最好”。我院从2000年至今持续开展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设计课堂,2004年至今持续17年开展的民族文化主题设计创意活动,到特色教材云南特色民间工艺系列丛书、乡村实践工作群传统村落研究系列丛书出版,云艺设计学院对民族艺术与设计的研究,对非遗的传承保护一直在路上。
个人20多年不间断对民族文化特别是云南特色手工艺文化的关注与研究,让自己几乎走遍了云南特色城镇与特色村寨,有较多感慨。现在“非遗研培”已有100多所高校参与。一些高校已把这项工作规模化、模式化。但个人认为非遗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仍处于探索研究阶段。研培工作之初,中央美院乔晓光教授提出的“知情、知艺、知辩”的三知教学宗旨,到现在仍然有较好的指导意义。“知情”是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启发下,让传承人意识到自身非遗门类背后地域性文化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要做文化的“知情人”和“持有者”,“知艺”是倡导传承人秉承上一辈传人精湛的传统技艺水平,能保持本社区技艺传承的代表性。“知辩”即在文化持有与技艺精湛的基础上,面对社区非遗传承与发展的新时期,辩证地对待传承与创新的发展之路。“三知”教学宗旨在各种利益诱惑极多的当下,有多少人能坚守?
就云南的非遗保护工作与非遗研培工作而言,自己一直坚持针对不同对象分类教学很重要。西部山地民族,非遗传统技艺多元、富有特色,但其单量小,分散,影响力弱,产业化程度低,而且这些技艺持有者普遍文化程度低,甚至普通话交流都存在困难,如民族刺绣、剪纸等技艺的传承人群,因材施教与协同发展很有必要,为此教学团队需要有极大的付出。说实话,边疆民族地区的研培教学,很难把地道的非遗传承人培养成适应现代生活的技艺创新者,他们更渴求的是非遗技艺与消费者之间的“中间人”,这个“中间人”或许就是当下的研培高校,更具体地说就是对非遗技艺有浓厚兴趣的师生们。提供条件让他们与传承人充分交流,认知许多非遗项目其存在的多元性价值是基于生态环境的生存哲学及审美观所体现出来的,是人类文明最朴实生动的一部分,它富含高情感的价值,正是高科技时代社会发展的必需品,有珍贵价值。在研培工作中我们不间断派出在读研究生或本科生自愿者,做传承人的助手“对话过去,走向未来”,让这种深层次的交流沟通转化为高情感的非遗技艺与现代时尚生活的设计桥梁。
传统工艺振兴关注的不仅是工艺本身,还应上升到关注对生活方式的富有责任感的改变与重构,让传统工艺振兴与乡村振兴站在一个起跑线,携手迈进有责任感、智慧的、极富美感的现代生活中。非遗今年进入教育部的专业目录,系统的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才刚刚开始。
《设计》:云南艺术学院在利用设计创新促进区域文化经济的良性发展方面成果丰硕,围绕国家对云南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云南艺术学院下一步在学科建设、社会协同创新等方面将会怎样开展工作?
陈劲松:我校2011年获批成立省级“民族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协同创新中心”,充分发挥云南资源优势,协同整合国内外研究力量,在民族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开发等理论研究领域进行本土化实践,并在已有研究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紧紧围绕国家和云南发展战略和艺术学理论前沿与实践的重大问题,整合团队协同创新,在民族艺术、民族文化产业、创意设计、非遗保护、创作展演等方面体现出科学研究的“云艺特色”。与政府、科研院所、企业合作搭建多个艺术与文化领域重要科研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如省级“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云南省高校民族文化数字媒体与动漫创意设计工程研究心”、“云南省高校数字化藝术创作重点实验室”等。2017年获文旅部批准,与云南省文旅厅、大理州人民政府、中央美术学院和大理市璞真白族扎染有限公司、剑川县兴艺古典木雕家具厂、鹤庆县李小白文化传承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让教学改革与实践为“传统工艺振兴”、“乡村振兴”服务。
云南艺术学院持续17年基于多元民族文化的主题创意活动,通过团队的努力积淀了一批研究成果。但是这些成果与云南多姿多彩的民族艺术相比或许只是沧海一粟,云南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多彩的民族文化孕育出别出心裁的生活美学,值得我们细细发掘、用心记录和创新应用,我们仍需“摸清家底,继往开来”。
我们需要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推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促进多民族文化交融,助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在协同育人的同时,推进各民族间艺术领域的交流、互鉴与创新,滋养民族艺术创作,共创中华艺术经典,共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100周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COP15)将在云南昆明召开,我院以此两大重要主题为契机,深入开展“2021百年峥嵘·和合共生”主题创意设计活动,设计学院700名师生倾力打造了2000余件作品,涉及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服装与服饰设计、设计学、动画与建筑学等多个领域,于2021年5月26日-6月2日在昆明面向公众展出创意成果。今天,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科以设计思考、设计方法、设计实践、设计服务审视云南民族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发展变迁,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国家文化产业创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致敬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史。
云南省提出要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推动云南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这一目标恰好与我们今天讨论的“大健康与设计创新”主题吻合。云南艺术学院设计类专业下一步在学科建设、社会协同创新等方面将以专业设计融入健康文化的营造,健康环境的建设和健康产品的研究中,发挥专业性与学术性、实践性的作用,通过设计语言解读、传递和促进健康的生活理念与精神,为人民健康服务,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服务。2021年2月我们与昆明市委宣传部协同,筹划成立“面向南亚东南亚(昆明)高校文化创意产业联盟”,协同国内外近50所高校,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服务国家战略。2021年5月“COP15”云南省筹备办新闻宣传部指导,由云南艺术学院、全国设计“大师奖”组委会和中国电影美术学会联合主办的“多彩·共栖”——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全球美术与设计大赛正式启动。我们希望通过征集、展示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基于生物多样性的美术与设计优秀作品,综合运用艺术这一“世界语言”和通行媒介,引发不同群体对于“人文与生态”关系的思考与共鸣,共同用艺术语言描绘“多彩·共栖”的人类美好健康的家园,希望为普及生物、生态、环境及环保知识,提高全社会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和参与度,唤起保护动植物、保护环境的全民意识做成积极努力。
当下中国高校多数都开办有设计类专业,作为设计类专业应该把设计做在大地上。正如《情感化设计》一书作者、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所言,“所有伟大的设计都是在艺术美、可靠性、安全性、易用性、成本与功能之间寻求平衡与和谐。我们要了解人类的情感与思维,因为产品是为人类的使用而设计的。”
设计教育作为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应该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地方文化经济建设。基于健康中国建设的发展需要,通过设计介入健康事业发展,以独特的理念、完善的制度、优化的服务、人性的设计、富有特性的产品,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创造健康、优美及个性化的体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