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市场均衡与非均衡
2021-06-15梁媛
梁媛
本文详细地分析了经济学中的均衡与非均衡现象。文章指出均衡是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非均衡是不稳定、趋于变动的状态,非均衡有向均衡逼近的趋势。同时,对价格人为的干预会让社会的一部分群体付出成本。
均衡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在均衡的状态下,如果其他条件不发生变化,这是一种稳定的状态。而经济学中的市场均衡是供给和需求的市场均衡,它代表了所有不同的买者和卖者之间的一种平衡。所有的买者形成一股力量,我们把它叫作需求;所有的卖者形成另一股力量,叫作供给。需求和供给是市场经济那只看不见的手配置资源最重要的两股力量。
相对于均衡,非均衡则是一种不稳定、有变化倾向的状态,在经济学中我们把供需的非均衡分为:短缺与过剩两种状态。
一、市场均衡与均衡的改变
均衡是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的状态。当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存在两个变量:一是均衡价格(市场出清价格),即使供给与需求平衡的价格。二是均衡数量,即当价格调整到使供给与需求平衡时的供给量与需求量。
当市场条件发生变化时,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因素通过改变曲线的位置,改变均衡价格与均衡的交易数量。当分析某个事件如何影响一个市场时,按三个步骤进行:1、确定该事件会移动供给曲线还是需求曲线(或者两者都移动);2、确定曲线移动的方向;3、用供求图说明这种移动如何改变均衡。
例如,日本是一个单反相机的主要生产国,而日本也是地震频发的国家。如果日本发生地震,便会直接影响到单反相机的供给,供给曲线会向左侧移动。导致的直接后果便是单反相机均衡价格的上涨与交易数量的降低。同时,如果人们预期单反相机价格会涨,这种预期又会增加人们对单反相机的需求,需求曲线又会向右移动,进一步助推单反相机价格的上涨。从历史数据我们也发现如此,每当日本发生地震时,国内单反相机的价格就出现明显的价格上升。
上表对需求与供给变动时,均衡价格与均衡交易数量的变化做出了全面的解释。
二、两种市场非均衡
过剩(Surplus)和短缺(Shortage)是市场非均衡的两种状态。过剩是指市场上的供给大于需求,即有过剩的供给;短缺是指市场上供不应求,即存在着过剩的需求。之所以称之为非均衡,是因为它是一种不稳定的、存在变动倾向的状态。
(一)非均衡状态之一:过剩
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较高的价格诱使生产者生产更多的产品;而需求定理告诉我们,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因此较高的价格又会使消费者降低对该产品的需求量。供给量的增加与需求量的减少最终导致市场上出现供大于求的过剩局面。如果厂商想要卖出过剩的产品,能采取的办法便是降价,价格的降低使市面上提供的供给减少,需求增加,进而达到供需平衡的均衡状態。
以很多寡头垄断厂商想要达成的价格联盟为例。首先,反垄断法的约束使各厂商之间不可能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来规定一个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价格,如果企业之间达成默契,有一个高于均衡价格的价格联盟,避免价格战带来的损失,那么最终的局面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因为当价格高于市场供需决定的均衡价格时,产品的过剩、囤积,将使自利的企业在没有法律约束的情况下进入降价的通道,每个厂商如是做,最终价格联盟将不攻自破。
最低工资法规定了任何一个雇主要支付的最低劳动工资价格。它实际上也是劳动力市场的最低限价,而这一最低限价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水平,而有效的最低工资处于均衡工资的上方,因为低于均衡工资的工资水平不需要政府规定。但如果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比市场劳动力供需决定的均衡工资更高,便会出现劳动力市场上的供过于求,即失业。所以最低工资法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劳动者,但实际上它只保护到了那些有能力找到工作的人,却伤害了那些原本可以通过接受更低工资而获取工作的群体利益。
(二)非均衡状态之二:短缺
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较低的价格诱使生产者减少产品的供给,而价格的降低又会带来更多的需求,最终市场上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如果消费者用这个更低的价格买不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势必会出更高的价格来争取该商品,在货币追逐商品的趋势下,该商品价格自然会上升。所以短缺是一种不稳定的非均衡状态。
租金控制是政府在租房市场上规定的最高限价。租金控制人为地把租房市场的价格降到均衡价格以下,而这种行为必将导致租房市场供不应求的出现。试想一下,人们原本可以确定找到一间租住房,只是需要付出稍高的价格。但是,现在市场处于非出清的状态,短期中存在、长期中大量存在着过剩的需求,有排着长队的人等着房源。
房东的行为会发生如下变化:首先,房东不再关心自己的房源是否优质,因为再优质的房源都不可能收取比政府规定价格更高的租金。所以不被维修的出租房越来越多,以至于出现废墟一样的租房市场;其次,房东开始对房客实施歧视政策,选择符合自己偏好的房客租用自己的房子,以至于一些急需租房的房客被拒之门外;最后,房东虽然不能收取更高的租房价格,但房东可能为了弥补自己的租金损失而进行捆绑销售,通过各种不公平的条约来找回自己损失掉的租金。
租房者的利益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甚至更差。一方面,租房者必须通过各种手段来获取房源,如找一个优秀的中介,但中介费用可能远远高于没有租金控制下的中介费,因为他帮房客找到了一个比均衡价格更低的房源。同时,房客可能耗散掉的不仅仅是看得见的显性成本,还有大量的隐形成本,如时间、精力等;另一方面,在没有租金控制的情况下,因为市场处于均衡价格水平,在此价格水平,供给可以满足所有的需求,所以租房者可以确定找到一个可能价格稍高的房源。但租金控制一旦实施,租房者可能就不能留在自己心怡的城市工作,因为你花政府规定的那个价格,找不到房源,而被迫离开。
三、市场均衡与非均衡
市场均衡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非均衡是不稳定、趋于变化的状态。
(一)非均衡是常态,但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它会向均衡趋近。
市场供需力量决定的市场均衡是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而影响供给和需求的因素有很多,任何因素的改变可能都会导致供需曲线的移动,进而改变均衡的价格水平与交易量。因此,均衡是在动态中实现的,不稳定的非均衡状态是经济的常态。
(二)人为干预进而形成的非均衡状态会让社会付出成本
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经济会自动的恢复原有的均衡,或在供需条件改变情况下达到新的均衡。但是,如果人为的控制价格会出现两个结果:
结果一:如前文寡头垄断价格联盟的例子,如果试图把商品价格控制在一个非均衡的位置,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供需力量博弈势必会让价格恢复原均衡,任何不具备法律效力的价格控制行为都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结果二:如果是政府具备法律效力的价格干预,如前文的最低工资、租金控制等,这些对价格的规定会让相应市场处于一种非均衡的状态。如果是过剩,那么相应产品的供给者会面临产品囤积,供过于求的局面,一部分供给者会因此付出代价;如果是短缺,意味着消费者以现有的价格很难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所以一部分消费者会因此受到损失。
综上,市场均衡是供需力量作用的结果,是一种相对稳定、静止的状态。如果没有外力的干预,无论是过剩还是短缺,非均衡的状态都会向均衡趋近。一旦出现人为的干预,非均衡状态无法改变,经济社会中的一部分群体将会为此付出成本。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