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金融业 红色精神永传承

2021-06-15郑长灵

新华月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国家银行赣州苏区

郑长灵

江西——新中国红色金融事业的发祥地,土地革命时期是全国最为重要的革命中心,中国共产党先后在这里创建井冈山、中央、湘赣、湘鄂赣、闽浙赣等革命根据地,同时也开创了红色金融事业,为党的金融事业开辟了道路。

这里,创办了第一个红色经济实体、铸造了第一块红色金属货币、成立了第一家红色金融机构、发行了第一张红色纸币。当年,遍布全省各个革命根据地的国家银行分支机构,在打破经济封锁、支援革命战争,发展工农业生产、促进商品流通、巩固苏维埃政权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并形成新中国金融行业的雏形。

也正是以原国家银行行长毛泽民为代表的第一代红色金融人,凭借着毅力、智慧、勇气和担当,为新中国金融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第一笔,他们在革命根据地的探索与实践,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红色金融文化,并铸就出红色金融的精神,成为我们世代传承的宝贵财富。

“如果说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是‘花是‘果,那么‘红色金融就是‘根是‘魂。”赣州红色金融文化研究所副所长谢贵芳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红色金融文化为现代金融事业提供了养料,在承载历史与开拓未来的建设进程中发挥着着重要作用。谢贵芳表示:“因此,我们要向老一代金融人表达崇高的敬意,并传承他们的红色基因。”

据了解,今年3月中旬,作为当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创新舉措,赣州红色金融文化研究所正式挂牌成立。研究所由市金融办、江西理工大学、人民银行赣州市中心支行、赣州市金融研究院和赣州银行共同设立,旨在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和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注入“金融活水”和“红色动力”。研究所成立后,将建设赣州红色金融文化初心馆,开展红色金融文化的系统性研究,打造赣州红色金融文化品牌,加强红色金融人才聚集和培育,增强红色金融业界和学界的交流互动。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岁华诞,建党百年历史中,也镌刻着中国金融事业的发展史。我党在革命斗争初期,即看到了金融的重要性,革命想要成功,必须一手抓枪杆子,一手抓钱袋子。红色金融事业不仅是中国红色政权的经济生命线,也为革命最终胜利打下坚实基础。

赣州市党史办中央苏区研究中心综合科科长、党史专家欧阳代德表示,中国现代金融事业,是一项承载着历史与未来、艰辛与辉煌的事业,难以预见的风险考验很多,需要时时继承革命传统,焕发战斗精神,去夺取新的胜利。

历史的记忆——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

早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提出了自己的金融主张。

1924年参与起草国民党一大宣言时,针对“农民之缺乏资本至于高利借贷,负债终身”问题,我党就提出应由“国家为之筹设调剂机关,如农民银行等”办法。1925年,《中国共产党告农民书》明确:“由各乡村自治机关用地方公款办理乡村农民无息借贷局。”1926年,《关于农民问题决议案》强调“限制高利盘剥,每月利息最高不超过二分五厘”。1927年,毛泽东在《对农民宣言》中将“农民银行列为专条,并定以年利5%贷款与(予)农民”,提出“努力设立农民银行等条件极低之贷款机关,以解决农民资本缺乏问题”。

人民银行赣州支行调查统计科科长钟承斌在梳理江西红色金融的历史脉络时说,土地革命时期,各级苏维埃政府在江西有条件的地方相继建立红色金融与此相伴而生,并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华苏维埃革命事业的重要部分。

1928年,被毛泽东称之为“李文林式”、陈毅谓之为“东井冈”的红色根据地——东固革命根据地形成,涵盖吉安、吉水、兴国等5县交界地区。

为粉碎敌人经济封锁,东固区委发动群众成立东固平民银行,印发第一张纸币。由于其坚守信用,很受群众欢迎,有的妇女甚至把陪嫁的手镯、项链、耳环等首饰送往银行作为存款。东固平民银行是红色政权的第一家银行,也是中央苏区最早的银行,随着根据地不断扩大,后改组为东固银行,成为区域性银行。

1930年赣西、赣南根据地连成一片,地跨25个县,横断江西半壁河山,敌人调集军队发动“围剿”。第三次反“围剿”之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国家银行,它是东固平民银行、江西工农银行、闽西工农银行三朵苏区金融奇葩孕育的结晶。

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民受命筹建国家银行。次年2月1日国家银行成立之初,仅行长毛泽民、会计、记账员、出纳员、兑换兼杂务5人,注册资本20万元,办公场所只是一间民居,金库是10平方米的柴房。

这家“袖珍银行”,承担起建立苏区财政金融制度、支援革命战争、巩固红色政权的历史重任。

国家银行成立后,统一货币发行,建立较为完整的金融体系,在中央苏区实行统一的金融货币政策,保证市场物价和金融秩序平稳有序,打破以外商银行为代表的帝国主义金融资本势力、以钱庄(银号)为代表的中国旧式金融机构和以银行为代表的资本主义信用机构三者构成的旧式金融体系,开启新民主主义金融事业。

各苏区遵照临时中央政府指示,将各自苏维埃银行改组为国家银行分支行,执行中央各项金融政策,以支持苏区各项建设。信用合作社作为国家银行的有力助手,在各苏区竞相发展,不仅填补国家银行的空白区,在推进各项经济建设和保障人民生活等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

精神的传承——追溯红色金融初心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斗争史和舍生忘死的英雄史,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品质和党的优良传统,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征程上的强大精神支柱。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红色金融文化为现代金融事业提供了蓝本,在承载历史与开拓未来的金融建设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红色金融的历史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金融事业才能兴旺发达;只有掌握金融事业,握紧属于自己的“钱袋子”,才能赢得战争的主动权,开辟革命新天地。

农业银行吉安市分行行长许小勇表示,中国特色金融事业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把握金融工作方向性、战略性,以务实的态度、创新的思维制定金融大政方针,坚持和完善党管金融干部的原则,不断创新现代金融理论,优化金融发展的信用环境,增强破解金融难题的能力。

许小勇说,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不断破解农业银行体制机制的系列障碍,打通经营转型中的肠梗阻,按下发展的快捷键,引领农行行稳致远的发展。

为民情懷,不变的初心,是红色金融精神核心之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在金融领域也得以深刻反映。

革命时期,从摧毁高利贷到推广低利信贷,从组建总分支三级银行体系到组建各类合作社,始终践行着金融为民的初衷,减轻苏区民众的负担,扩面提质享受红色金融的成果,以金融的力量推动苏区经济发展,践行着金融为民的理念。

“建设现代金融事业,必须把群众满意与否当做最高标准,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必须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为人民服务中实现金融事业新的飞跃。”

江西省联社赣州区域党组党群工作部负责人表示,赣州辖区农商银行始终坚持支农支小,大力推广普惠金融,让更多农民、更多小微企业主、更多老百姓享受到现代金融服务。据统计,近5年来赣州辖区农商银行共发放了占全市80%的农户贷款、40%的小微贷款。

苏维埃国家银行刚成立时,条件艰苦,设备简单,在没有现成经验的情况下,共产党人善于发现和创造。

苏维埃国家银行行长毛泽民在自己的羊毛衫不小心被烧着的事情中得到启发,在制造纸币时掺入一定比重的羊毛,用以辨别钞票的真伪。

当年银行的工作人员在一次前方来款中,发现包现洋的纸是一张税务机关的四联单,受此启发,苏维埃国家银行制定了金库条例,设计了财政金库制度,制定了财政部的会计、预算、决算和审计等制度,建立了较为完整的金融体系。

……

从无到有的创造性发展,凝结着共产党人、金融工作者勇于创新的智慧和探索的勇气。

红色金融文化蕴含着创新创造的因子,刻印着苏区人民自古就有的敢闯新路的传统。赣州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刘相发表示,站在“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开局的重要时间节点,金融机构要紧密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研究“十四五”规划,进一步完善金融组织、金融体系,大力发展新兴金融业态,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的金融产品。

坚持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秉持为民情怀、勇于开拓创新、敢于担当责任,都是江西老一代红色金融人士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现代江西金融机构注重红色基因的传承,将红色金融精神发扬光大,为老区乡村振兴带去金融的力量和温度,老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在他们的支持下也将越来越红火。

猜你喜欢

国家银行赣州苏区
广东5年新增210亿元支持老区苏区振兴发展
赣州解放十周年纪念碑
在全省老促会会长座谈会上 的致辞(摘录)
璀璨的明珠
迎头痛击
全线出击,积极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