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缩小再生产理论对我国降低经济发展速度的现实意义

2021-06-15朱解放

中国市场 2021年13期
关键词:现实意义

[摘 要]马克思缩小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绝不可能始终处在扩大再生产的状态之中,时而扩大再生产时而缩小再生产,这是再生产过程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规律。把握和领会马克思缩小再生产理论的科学内涵,对正确理解和理性判断当前降低经济发展速度的战略决策,加快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缩小再生产理论;经济发展速度;矛盾和问题;现实意义

[DOI]10.13939/j.cnki.zgsc.2021.13.008

在现实的再生产过程中,缩小再生产是一种经常存在的事实。由于再生产的条件是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因而简单再生产就只“是一种奇怪的假定”[1]。实际的再生产过程只能有一种选择,或者是扩大再生产,或者是缩小再生产。当今世界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不断抬头,国内企业库存严重增加和外贸出口大大减少,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双重压力必然引起生产的严重过剩,在这种复杂的大背景下,缩小再生产的规模,降低经济发展的速度,就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1 马克思缩小再生产理论要略

1.1 缩小再生产的内涵规定

马克思基于理论分析的需要,虽然没有系统进行过缩小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对比分析,但马克思在许多场合已经对缩小再生产的内涵规定、产生条件和资本形态做了科學的界定和说明。在实际再生产过程中,进行扩大再生产还是进行缩小再生产,并没有选择的自由,只能依据当时当地的综合经济因素而定。正如马克思指出:“再生产不是在比以前更有利的情况下进行,就是在更困难的情况下进行。后者可能造成的结果,是出现一个不完备的、有缺陷的、再生产。”[1]马克思这里所说的不完备的再生产和有缺陷的再生产,就是所谓的缩小再生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期,已经由短缺型经济国家过渡到过剩型经济国家。同时,也积累了许多矛盾和问题,比如,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的矛盾、粗放型经济与集约型经济的矛盾、“资源经济”模式与“技术经济”模式的矛盾、原有产业结构与新型产业结构的矛盾、技术进步与生产过剩的矛盾、生产与消费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和问题企图通过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不可能解决的,不仅不能解决且会日益深化和加重。只有将经济增长的速度降下来,使各种矛盾和问题处在非激烈和非尖锐的状态之中,才能有利于矛盾和问题的解决。

1.2 缩小再生产的产生条件

第一,经济危机。马克思指出:“强烈的严重危机,突然的强制贬值,以及再生产过程的实际的停滞和混乱,从而引起再生产的实际的缩小。”[2] 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定性,是无法避免的必然规律和现象。经济危机就是生产过剩的危机,大量商品找不到出路,投资无法收回,进一步引起商业危机、财政危机和金融危机。经济危机迫使已有的经济规模发生贬值,从而导致再生产规模缩小。

第二,经济结构。马克思指出:“社会必须预先计算好,能把多少劳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用在这样一些产业部门而不致受任何损害。”[3]就经济结构而言,由于再生产周期的不同,有些生产部门不断从社会取走各种物质资料,短期内又不向社会提供物质资料;有些生产部门不断从社会取走各种物质资料,又不断向社会提供各种物质资料。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长期投资的生产部门得不到利润回报,则会发生资本的转移,从而引起该生产部门再生产规模的缩小。

第三,供求关系。马克思指出:“在这里,社会需要,即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对于社会总劳动时间分别用在各个特殊生产领域的份额来说,是有决定意义的。”[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全社会所生产的产品能否全部实现,关键取决于全社会对产品需要的程度,从而决定社会总劳动分配在不同的生产部门。如果某种特殊产品超过了社会的需要,该产品中的一部分社会劳动就不能实现,该产品就会出现大量的积压,生产该产品企业就必须选择缩小再生产。

第四,流通时间。马克思指出:“资本的流通时间,一般说来,会限制资本的生产时间,从而也会限制它的价值增值过程。限制的程度与流通时间持续的长短成比例。”[5] 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是在生产领域生产的,流通领域只是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由于流通领域不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因而流通时间越长,越是限制价值的增值。如果某一企业的流通时间过长,而该企业又没有足够的流通准备全可供使用,该企业的再生产规模就要缩小。

1.3 缩小再生产的资本形态

第一,单个资本形态。马克思指出:“要购买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和规模,必须足以使这个劳动量得到充分的利用。”[7] 工人的全部劳动时间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一部分是剩余劳动,必要劳动生产劳动力价值,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企业购买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和规模,必须满足工人在全部劳动时间的耗费,其中包括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全部耗费。如果企业购买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和规模不能满足工人在全部劳动时间的耗费,企业就必须选择缩小再生产。

第二,部门资本形态。马克思指出:“随着机器生产在一个工业部门的扩大,给这个工业部门提供生产资料的那些部门的生产首先会增加。”[7] 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总是不断提高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则意味着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生产资料的优先增长,必然进一步加剧两大部类产品实现的矛盾。原因在于,在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条件下,第一部类多余的产品就不能实现,又由于大量资本集中投资于第一部类,第二部类扩大再生产中需要的资本就不能满足,从而导致两大部类都可能发生缩小再生产。

第三,社会资本形态。马克思指出:“各个单个资本的循环是互相交错的,是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而且正是在这种交错中形成社会总资本的运动。”[8]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的问题。所谓价值补偿,也就是社会总产品如何卖出去,实现其价值补偿。所谓实物补偿,也就是社会生产如何购买到所需要的物质资料,实现其实物补偿。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个资本之间的激烈竞争,必然加剧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从而导致整个社会必须缩小生产规模。

2 经济高速发展条件下产生的矛盾和问题

2.1 产业结构严重失衡

第一,每个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机械装备水平都是不同的。由于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发展历史和规模的不同,因而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机械装备水平是不同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机械装备水平处于优势的企业,在市场活动中占上风;生产技术水平和机械装备水平处于劣势的企业,在市场活动中占下风。当然,企业在市场活动中的位置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当某个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机械设备水平进行大规模更新时,该企业也会由劣势企业上升为优势企业,这种变化必然促使产业结构的变化。

第二,每个企业的融资机制、管理机制、供给机制、价格机制、销售机制和信息机制是不同的。健全的融资机制可以使企业获得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资金;科学的管理机制可以使企业的人财物得到合理的利用;有效的供给机制可以使企业获得所需要的原材料;合理的价格机制可以使企业获得理想的利润收入;通畅的销售机制可以使企业顺利卖出产品;灵敏的信息机制可以使企业及时获得各种信息。由于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因而各个企业的机制体系也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差别是形成产业结构的基本条件。

第三,市场需求始终是企业生产的风向标。企业是盈利性的经济组织,企业生产的目的是收益最大化。市场需要什么,企业就会生产什么;市场需要多少,企业就会生产多少。当某种产品不适合市场的需求,企业就会放弃该种产品的生产。企业会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经营方向,不断研发新的产品,扩大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使产品结构发生变化。

第四,由于反垄断法不健全或执行不力,很难避免企业在市场活动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少数垄断企业凭借自己的垄断地位,可以获得更多的垄断利润。同时,还可以兼并或联合众多的中小企业。当众多的中小企业被兼并或联合之后,原有的经济结构就会发生变化。

2.2 供求矛盾急剧恶化

第一,我国已经完成了由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由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的过渡。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以来,极大地调动了企业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尤其是加入WTO之后,企业的活动范围、空间、纵深和规模得到极大的提升,很快完成了由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由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的过渡。由于产品找不到市场,商品流通中的恶性竞争此起彼伏,大量產品滞留在生产和流通领域,形成了越过剩越生产、越生产越过剩的局面。

第二,大批企业破产,失业人口大量增加。由于生产的大量过剩,企业找不到市场,找不到消费者,现有的消费市场又难以消化大量过剩的产品,从而使供给大大超过需求。由于企业产品卖不出去,生产成本无法收回,利润难以实现,导致大量企业纷纷破产,失业人口大量增加。而企业破产和失业人口增加,减少了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需求,加剧了供需矛盾。在这种情况下,迫使整个社会必须缩减生产规模,降低经济发展的速度。

第三,房地产业异军突起,发展速度惊人,供给极大地超过需求。导致房地产业飞速发展的原因有三个:一是高昂的房价可以使开发商获得巨额的利润回报;二是政府在土地财政理念的驱使下,大面积出让土地;三是城中村居民为了得到更多的拆迁款,建置根本无法居住的房产。以上原因促使地价飞涨,增加了房地产业建设的沉没成本。房地产业的极度膨胀,导致资金浪费、建材浪费、人力浪费、设备浪费、土地浪费、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无可避免地形成了鬼城、无人岛、烂尾楼和巨大的空置率。据统计,空置率已达数亿人,这种空置率要消化,需要漫长的时间。

第四,违背人口移动与人口密度规律,盲目加快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人口移动与人口密度是有规律可循的,违背了这个规律,就会走向发展的反面。城市人口的超常增加,加重了城市的负担,使城市的交通、能源、通信、水电、教育和卫生等资源超负荷运行,产生了严重的城市病,提高了城市发展的成本。从经济发展的整体而言,人财物等经济资源应流动到急需的地方去,但由于城市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比较优势,这些经济资源径直流向城市,甚至连国家分配到农村的各种资金和物资也流向城市,加重了城市和农村发展的差距。

2.3 原材料供应紧张

第一,生产企业无视市场的需求,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从而使原材料供应赶不上生产对原材料的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企业都具有无限扩大生产规模的内在冲动,在这种内在冲动的驱使下,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千方百计地扩大生产规模。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会引发仓容危机,库存严重积压;另一方面是不管市场需求状况如何,又在拼命生产。大量产品卖不出去,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难以实现,生产成本无法收回,为了尽快收回生产成本,企业又不断压低商品的价格,导致原材料的价格不断地上升,用原材料生产的产品价格却在不断地下降。

第二,原材料商品生产所需要的原料绝大部分来自资源产品。由于资源的大量开采,有些资源已经接近枯竭或已经枯竭,而资源产品的供给紧张,又必然导致原材料产品的供给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必须花巨额外汇购买资源产品,以满足国内原材料产品生产的需要,由此加重了原材料产品生产的成本,引起原材料产品价格的提高,进而又影响原材料产品的销售。

第三,原材料产品使用过程中浪费严重。由于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落后,在原材料产品供应紧张的情况下,生产过程中仍存在着浪费严重的问题。原因在于,我国企业的发展状态是参差不齐的,大量的中小企业仍存在中等技术生产和落后技术生产,而中等技术生产和落后技术生产的标准还无法实现节约生产和循环生产,难以杜绝生产中的浪费现象。

第四,企业员工技术素质低下,是造成生产过程中原材料产品浪费的重要因素。企业员工的专业知识水平、专业技术素质以及个人所具有的工匠精神,对生产过程中节省原材料和有效使用原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企业员工的素质低下,即使是再先进的机器和设备,也难以保证不浪费原材料。

2.4 自然资源严重枯竭

第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政府为了尽快摆脱“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但囿于技术和资金的限制,无奈选择了“资源经济”的发展模式。“资源经济”发展模式的核心就是以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和主要杠杆,以资源规模来确立经济规模。在这种发展理念的支配下,势必对资源进行大规模、无限制、掠夺式和破坏式的开采,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资源危机已向国家敲响了警钟。

第二,我国的工业布局和工业结构绝大多数都安排在资源产地或与资源有十分紧密的关系。这种安排的主要考量是,缩短资源产品的运输距离和减少运输成本。但是,一旦自然资源枯竭,原有的工业布局和工业结构体系就会产生动摇,最早考量的缩短运输距离和减少运输成本,现在却变成了延长运输距离和增加运输成本。

第三,改革开放初期,通过出口资源产品,换取外汇和技术。改革开放伊始,我国最短缺的是外汇和技术,但在当时仅有的少量出口产品中,是没有能力满足改革开放的这种需求的。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大量开采资源产品,用资源产品换取外汇和技术。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在我国现有的600多座资源城市中,其中有400多座城市的资源已经枯竭或接近枯竭。可见,如果继续坚持“资源经济”的发展思路,我国在不久的将来,将会面临自然资源灾难。同时,由于对自然资源“重开采、轻治理”,使生态环境极度恶化。

第四,在理论上偏颇地理解生产力含义,主张人类中心论的理念。人类确有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一面,同时也有适应自然、顺应自然的一面,且后者更加重要。如果人类一味地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界,自然界定会对人类施以报复,这种报复将会使人类的进步回到原点,这种教训在人类历史上是不乏先例的。

2.5 技术研发严重滞后

第一,任何一个企业只要通过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就不可能进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条件下,只要企业能够通过增加人财物取得高额的利润回报,就不会投资进行生产技术的研发。因为生产技术研发的成本是巨大的,投资生产技术的研发就意味着生产规模的缩小。忽略生产技术研发的直接结果是,生产缺乏后劲,发展缺乏持续力。

第二,延缓了固定资本实物更新的周期。固定资本实物的有效使用周期是已定的,当固定资本实物的有效使用周期完结时,就要进行固定资本的实物更新,这个时候如果不进行固定资本的实物更新,同别的企业相比,生产技术水平就要降低,在竞争中就会处于劣势。但是,一般情况下,当固定资本的有效使用周期完结时,固定资本的实物还可以照常使用,如果遇到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即便不进行固定资本的实物更新,仍然可以获得理想的利润回报。这样一来,延缓了固定资本实物更新的周期,从长期的再生产过程来看,对企业肯定是不利的。

第三,阻碍了企业的挖潜、革新和改造。企业在没有进行固定资本实物更新之前,也可通过挖潜、革新和改造方式,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收益水平。但是,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不通过挖潜、革新和改造方式照样可以取得理想的利润收入,这样,企业就不会进行挖潜、革新和改造。

第四,放松对员工的技能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培训。员工的技能素质和思想素质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如果不提高员工的技能素质和思想素质也能提高企业的利润收入,企业就不会加强员工的技能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培训,这对企业的发展预期是无法弥补的损失。

3 马克思缩小再生产理论的现实意义

3.1 有利于产业结构的重新组合

第一,在缩小再生产条件下,企业不得不暂时放弃追求收益最大化的内在冲动,而是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作出正确和理智的选择。或者是加强本企业的生产科技研发,不断提高本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智能层次和质量水平,尽快研发出第二代或第三代的产品;或者是转型生产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市场需要、消费者需要的新型产品;或者是在缩小原有生产规模的基础上,搞多种经营或联合经营。这样一来,在经济高速发展条件下形成的产业结构不平衡,可以实现重组和调整。

第二,在缩小再生产的条件下,中央政府可通过总结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经验和教训,加强对产业结构的发展规划、政策、投資等方面的顶层设计。一方面,对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出现的产业结构失衡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和纠正,防止产业结构体系的解体;另一方面,对产业结构近期、中期和长期的发展趋向提出建设性的指导意见,争取建立一个产业结构的动态平衡机制,为下一轮的扩大再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第三,建立全国性的产业结构预警中心,随时或定期向全社会公布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是异常频繁的,这些发展和变化企业并不清楚。如果通过预警中心,及时公布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信息,企业就可以随时调整生产方向和生产规模,尽可能保持产业结构的平衡发展。

第四,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机制。为资本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创造良好的条件,尽量促使资本和劳动力流向国家和市场急需发展的产业部门,从根本上为产业结构的平衡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随时掌握资本和劳动力的流动动态,做好资本和劳动力流动的引导工作。同时,通过财政、税收、技术等方面的倾斜政策,鼓励资本和劳动力的流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发展方向。

3.2 有利于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第一,在缩小再生产条件下,企业的生产规模同市场需求基本保持相适应的比例关系。如果企业继续维持原有的扩大再生产,那么,供过于求的产品中包含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就无法实现,企业的投资就不能全部收回,再生产也就无法正常进行。可见,在缩小再生产条件下,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进行毫无意义的扩大再生产。

第二,在缩小再生产条件下,企业可以把过剩的资本和劳动力转型生产市场需要的其他产品,也可以同需要资本和劳动力的企业联合经营。在缩小再生产条件下不是所有的产品都供过于求,也有供不应求的,企业可以把过剩的资本和劳动力用于该种产品的生产。同时,每个企业的再生产周期都是不同的,当有的企业资本和劳动力过剩,有的企业恰好需要资本和劳动力时,两者就可以进行联合经营。

第三,在缩小再生产条件下,企业可以把暂时不用的技术和暂时空闲的机器和设备出租或转让出去,以保证在缩小再生产条件下尽量减少企业的损失。在缩小再生产条件下,技术、机器和设备的出租或转让费用一般情况下都低于平常的价格,这对缺少和需要技术、机器和设备的企业来说不失为一种选择。另外,企业多余的资本也可以投资金融市场。

第四,在缩小再生产条件下,可以腾出大量人财物经济资源,国家可通过在全国范围内乃至世界范围建立的人财物余缺调剂中心调剂人财物,充分发挥人财物的效用。人财物在闲置的状态下是没有任何效用的,只有在不断的使用和运动中才能发挥经济效用,才有价值。

3.3 有利于缓解原材料供应紧张的局面

第一,在缩小再生产条件下,缓解了原材料供应紧张的局面,使原材料的供给与市场需要基本保持相适应的比例关系。同时,在缩小再生产条件下,原材料同别的商品一样,也会过剩,过剩后原材料的价格就会由高趋向变低,这样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另外,企业还可以增加原材料的储备,缩小原材料的储备费用,从而降低企业未来的生产成本。

第二,原材料的优先增长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原材料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和制约着生产的发展状况,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规模最终取决于原材料的发展规模。要想提高国家的发展规模,就必须提高原材料的发展规模,原材料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和先决条件。在缩小再生产条件下,国家和企业可以把平常用于国家和企业发展的过剩资金用于发展原材料产业,为新一轮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材料产品。

第三,在缩小再生产条件下,国家和企业可以腾出大量资金,用于原材料替代品的研发与应用。原材料产品是一个很特殊的产品,其生产要受到许多自然资源条件的限制,当自然资源产品的供给遇到困难时,原材料产品的生产就会受到很大的约束。因此,加快原材料替代品的研发就是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

第四,在缩小再生产条件下,可利用过剩的资金建设原材料供给的国际通道。由于自然资源在各个国家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因而原材料在各个国家的生产规模是不同的,有的国家原材料产品极度过剩,有的国家原材料产品却极度缺乏。因此,可通过建立原材料供给的国际通道,来解决各个国家原材料产品余缺的问题。

3.4 有利于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第一,在缩小再生产条件下,有利于降低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速度。由于再生产的规模缩小,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速度会大大降低,从而使经济发展规模与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速度基本保持相适应的比例关系。国家和企业可以利用缩小再生产的大好时机,把大量过剩的资金用于生产技术的研制与普及,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逐步使我国由传统的“资源经济”发展模式向现代的“技术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

第二,在缩小再生产条件下,通过总结经济高速发展条件下的经验和教训,弥补和修订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战略规划和法规建设。自然资源是大自然恩赐给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但这种财富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的显著特征是自然性、既定性、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这种特征决定了人类不能只追求一代人的幸福,要把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置于人类社会长远发展的过程中去规划。同时,加快完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有关自然资源的法规建设,从法规制度上保护自然资源。

第三,理性确定自然资源价格,坚持自然资源价格的高位利用,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成本。既然自然资源产品是有别于其他任何产品的特殊产品,故这种特殊产品的价值决定及其实现也有其特殊性。一方面,自然资源价格不应该由供求规律来决定,而应当根据储量、丰度、稀缺程度、开采条件、运输成本和利用年限等条件来确定。同时,这种价格必须通过价格法予以保护。另一方面,在自然资源产品供过于求时,也不能降低自然资源产品的价格,否则,会出现自然资源的滥采滥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第四,在缩小再生产条件下,可以把大量过剩的资金用于“替代资源”的研制和开发。自然资源终究有一天会消耗殆尽,当自然资源消耗殆尽时,灾难就会降临。因此,任何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和政府都必须采取理性的态度,加快“替代资源”的研制与开发,并且通过相关的法规制度、财政制度、税收制度、金融制度和科研制度,设立“替代资源”研发基金委员会,保障“替代资源”研发的可持续发展。

3.5 有利于生产技术的研制与普及

第一,在缩小再生产条件下,国家和企业可以利用腾出的大量资金,加快生产技术的研制与普及。在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资金一般都处于供给紧张的状态,即便有资金用于生产技术的研制与普及,也是十分有限的。在缩小再生产条件下,大量资金处于过剩的状态,用这部分资金开发企业的生产技术,对未来提高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拓展企业产品的销售空间、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在缩小再生产条件下,企业可以加快固定资本的更新。在缩小再生产条件下,固定资本的相对价格是比较便宜的,这是企业进行固定资本更新的大好时机,企业应紧紧抓住这一时机,大规模进行固定资本的更新。由于固定资本更新代表更高的生产力水平,这样就可以使企业在下一轮经济高速发展中处于优势地位。

第三,在缩小再生产条件下,可以对企业的机器设备进行挖潜、革新和改造。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条件下,企业的机器设备是高负荷运转,无法进行挖潜、革新和改造。在缩小再生产条件下,企业部分的机器设备已处于闲置状态,可以轮换对企业的机器设备进行挖潜、革新和改造。

第四,在缩小再生产条件下,可以加强企业员工的技能素质和思想素质培训。企业的生产规模缩小以后,部分员工处于半就业和失业状态,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机会,加强员工的技能素质和思想素质培训,为提高企业未来的生产力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38.

[2]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83.

[3]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50.

[4]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716.

[5]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42.

[6]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3

[7]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85.

[8]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92.

[作者简介]朱解放(1949—),男,汉族,陕西西安人,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经济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2019BGL004)。

[作者简介]范宏(1971—),女,上海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金融网络系统风险分析;李芳(1994—),女,安徽临泉人,硕士,研究方向:金融网络系统风险分析;王直杰(1969—),男,浙江临海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智能方法在经济社会系统中的应用。

猜你喜欢

现实意义
贝叶斯公式的学习与现实意义
村志在乡村文化承传中的现实意义
从NHK BS8K说起 聊聊8K电视广播发展现状及其现实意义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三重逻辑与现实意义
动态汽车衡准确度等级的现实意义
《怦然心动》的情感与现实意义
毛泽东的党内批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现实意义
思索《鲵鱼之乱》生态危机的现实意义
浅谈对台文化统战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