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轻黏土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2021-06-15王陈云
【摘 要】超轻黏土也叫轻轻泥,具有可塑性和延展性强的特点,用超轻黏土做出来的手工憨态可爱,造型逼真,深受广大幼儿喜爱。超轻黏土由于颜色鲜艳丰富,制作易上手、好操作,得到了幼儿的青睐。幼儿可以用超轻黏土塑造许多不同形象的物件,种类丰富,形式多样,小到一砖一瓦,大至沧海天地,都可以是超轻黏土塑造的对象。
【关键词】超轻黏土;能力;塑造;幼儿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12-0255-02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幼儿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新一代的幼儿不再囿于一方天地,互联网可以带领他们领略河山万里,品鉴灯火霓虹。当前幼儿美术培训机构遍地开花,课程设置越来越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枯燥无味的临摹课程慢慢退出了幼儿美术教室,取而代之的是愈加新颖的思维创新课程,就连上一代人儿时常玩的泥巴也被美术课上的超轻粘土替代。
一、超轻黏土的特点及作用
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注重幼儿美术教育,各类美术类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对于幼儿园而言,除了良好的运营管理模式,具有特色的课程设置更是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教师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设计出符合不同年龄段幼儿发展特征的特色课程。超轻黏土以鲜艳的颜色、有趣的造型、舒适的手感、轻便的质量、较长的保存时间和还原能力成功替代了橡皮泥,成为幼儿美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手工材料。
作为新一代手工材料,超轻黏土不单单能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更是发散幼儿艺术思维的好助手。根据各个年龄段幼儿对世界认知的不同,教师的超轻黏土课程设计也要有所差别,从基本技法和其他材料的综合运用到平面作业中纸板等二维物体的半立体浮雕以及立体造型的塑造等[1]。近些年,幼儿美术教学在学前教育行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经过一批又一批美术教育培训者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观察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和创造力发挥了重要作用。超轻黏土课程作为幼儿手工课的重中之重,承载着培养幼儿形象思维能力的重要功能。
二、超轻黏土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一)超轻黏土的基本制作方法
超轻黏土的基本使用方法有团圆、搓长条、挤压、捏、挖、镶嵌、拉伸等。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通过逐步学习以及有意识的组合可以塑造出教师指定的许多物象,并进行二次创造。一般来说,年龄越小,幼儿的知识接受能力就越弱,年龄越大,幼儿对难点的突破会相对轻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熟悉每个幼儿的接受能力,并调整教学方案。幼儿在长时间的训练中,逻辑思维能力会有很大的提升,动手能力也会逐步增强。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学习程度进行培养,对造型能力弱的幼儿,主要突破点在于如何更好地培养其造型组合能力,而对那些接受能力相对较强的幼儿,就要重点激发他们的思维创新意识。
超轻粘土课程在美术教育中可以被划分到雕塑教学中,超轻粘土在造型和外观上都具备极强的审美价值[2]。人们可以灵活应用制作雕塑的一些技法,通过超轻粘土塑造各种各样的艺术形象。人们通常把雕塑拆分成两种美术技法:雕和塑。雕塑一般分为两类:一是圆雕,占有三度空间的实体,不用背景,从四周观看,犹如现实中真的人物或形体;二是浮雕,即浅凸雕。浮雕又有高浮雕、浅浮雕之分。浮雕往往还有简练的背景和道具,古代浮雕大多取材于神话、宗教,近代雕塑的取材则极为广泛。
幼儿手工超轻黏土课程从造型看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种,一类是平面浮雕,另一类是立体浮雕[3]。平面浮雕这一类作品相较于立体作品来说,不需要很强的空间思维能力,但要求幼兒学会观察主题物的特征,并有意识地将对它的理解表现出来,可以增强幼儿的思维发散能力和动手能力。在教学环节,教师应使幼儿充分了解平面浮雕和立体浮雕的区别。在幼儿动手实践前,教师可以采用图片展示的方法,将立体浮雕和平面浮雕的超轻粘土作品呈现给幼儿,请幼儿观察这些作品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采用欣赏提问法请幼儿回答。教师再根据幼儿的回答总结和补充:立体浮雕也叫圆雕,是三维的立体雕塑,一般是在一块完整的材料上进行雕刻;平面浮雕是二维的雕塑,主要以平面的背景为依托。超轻粘土也可以作为幼儿雕塑的材料,用于进行平面或者立体的创作。
对幼儿来说,他们的创造力和日常活动密不可分,以十二生肖中“牛”的形象为主的超轻黏土艺术创作教学为例,教师可为幼儿展示平面课程的艺术魅力,明确教学难点,通过向幼儿展示不同品种的牛以及不同场景下牛的动态等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主体物的形态、外貌、特征,充分发挥想象力,合理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段,打破对“牛”传统单一的造型的理解,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突破传统教学方式,发散幼儿的思维
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绘画思维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大培训机构开始打破传统意义上的美术教学,推出具有特色的美术课程来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意识。为什么现在社会越来越重视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意识呢?是因为传统教学难以较大程度地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生命力、故事性的作品。创新思维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幼儿的一种潜意识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创新思维意识会逐渐封闭[4]。所以幼儿教育中,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制订可以帮助学生开发美术潜能的特色课程。超轻黏土手工课能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幼儿手、眼、脑结合的能力,积极有序地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
当前,课程改革是教师教学研究的新方向。越来越多的教师慢慢把课堂还给幼儿,从教学主体变为引导者,幼儿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探索。虽然大部分幼儿园开设了幼儿美术手工课,但一部分教师只是将书本内容机械性地教给幼儿,这样做不仅使幼儿的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更重要的是将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幼儿的教学模式过于老套,久而久之,会降低幼儿对美术手工课的学习兴趣。教师由于缺乏相关的教育创新思维,很长时间内仍采用传统方式看待幼儿的作品,对幼儿作品的评价较单一、片面,影响了幼儿美术手工学习的积极性,忽视了幼儿艺术思维的形成和想象力、创造力及表现力的培养,使幼儿既难以感受自身作品的优缺点,也难以及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应抓住个体的差异性,帮助幼儿学会自主建立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三)超轻黏土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时期,幼儿拿到超轻粘土时不会系统地进行塑造,会选择将超轻粘土掰成小块或者撕拽、拍打等。这时他们并没有把超轻粘土当成教学用具,只是单纯地觉得这个东西看起来和平时的玩具不一样,稍微一用力就会发生形状上的改变。超轻粘土五彩缤纷的颜色更是在视觉方面刺激着幼儿的感官,激发着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超轻粘土课程的系统学习,幼儿会发现经过揉捏后的超轻粘土和生活中的东西很像,如球形很像足球、苹果,长长的超轻粘土像铅笔、筷子等。经过长期的美术学习,教师和家长能发现接受过美术教育的幼儿相较于没有接受过美术教育的幼儿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想象力更加丰富,与伙伴的协调合作更默契,美术审美素养更高。
由于接触的新鲜事物越来越丰富、新奇,思维活跃程度也日益增强,幼儿在课堂上会出现注意力不能很好集中的情况,无法高效专注地进行课堂学习。超轻黏土课程的开设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你讲我画,以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动手实践环节吸引着幼儿的注意力,他们可以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手工塑造,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手、眼、脑等多种感官结合的办法,自主或分组合作完成一个作品。这样积极有序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推动了幼儿在课堂上的探索,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有利于实施良好主动的课堂教学[5]。
【参考文献】
[1]常锐伦.美术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范琼芳.幼儿绘画心理分析与辅导[M].上海:心理出版社,2002.
[3]林琳,朱家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儿童综合艺术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庞丽娟.幼儿园美术教学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作者简介】
王陈云(1997~),女,河南焦作人,信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美术专业2020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