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高台县节水农业技术要点
2021-06-15
随着中国工农产业的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大,甘肃省高台县为大陆沙漠干旱型气候,降水量较少,而蒸发量较大,水资源匮乏。因此,发展节水高效农业是高台县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1节水工程技术要点
工程节水技术是指在水源输送过程及田间灌溉过程中采取的技术措施。在输送过程中,为防止渠道渗漏,可采用管道输送水源;田间灌溉时可积极推广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1.1完善灌区水利工程
在碴子河、黑河等河流流经区域,修建水库调控拦蓄水资源,并对已建成的水库及时加固以防渗漏,减少因水分蒸发造成的水资源浪费。输送渠道是农田灌溉常用的节水设施,但渠道易渗漏,因此,需改造已建成的渠道,进行防渗漏处理,可使水资源利用率提高20%~40%,同时经过防渗漏处理后,过水断面减小,水流加快。
1.2铺设低压输水管道
输水管道灌溉方便、投资少、效率高,其中低压输水管道不仅节省了土地资源,且输水速度快,减少了水资源浪费。低压管道输水技术已在井灌区、自流灌区广泛应用,且不受地块、农作物、种植方式的影响,是一项比较成熟的节水技术。
1.3改造沟畦,提高地面灌水技术水平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灌溉技术即利用畦或沟进行地面灌溉。应用地面灌溉技术,需平整农田,有效缩短灌水时间,提高灌水效率。在渠灌区,将大块农田划分成小块农田,然后平整土地,再利用畦划成较小田块进行灌溉,或在农作物行间开挖灌水沟进行沟灌。
1.4推广节水新技术
目前,为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可大力推广喷灌、滴灌、微灌、膜上灌、膜下灌等节水新技术。喷灌技术目前应用较广,采用喷灌技术时无需平整农田,也不需要修畦或沟,不受地形的限制,且喷水均匀,节水效率高,缺点为大风易导致喷洒不均匀,一次性投资较大;滴灌和微灌技术科技含量较高,皆为局部灌溉,只需将作物附近的土壤浸湿,节水率高达80%以上,且不受地形影响,无需平地打畦,省时省工,但滴灌和微灌投资较大,经济作物、温室大棚种植等多采用此项灌溉技术;膜上灌是对铺有地膜的农田采用的一种灌溉技术,水通过放苗孔和专业灌水孔渗入到土壤中,从而被农作物吸收利用。膜上灌属于局部灌溉,相较于常规沟灌方式,可节水30%~50%;膜下滴灌是最先进的节水技术之一,是将滴灌技术和地膜栽培技术结合起来,利用管道系统将水肥施入到农作物根系中,满足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膜下滴灌无需修建水渠及平地打畦,节省了人力物力,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且根系处于适宜的水肥供给状态下,农作物产量显著提升。
2农艺节水技术要点
农艺节水主要是指通过耕作、栽培、灌溉制度、种肥措施等实施的节水技术,例如以肥调水、种植耐旱作物、合理调整农业结构等。
2.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在干旱地区可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来实现供水量与需水量的平衡,从而满足农业用水的需求。若在以农业种植为主的干旱地区,可实施农牧结合的发展模式,发展草地生态养殖业和特色农业,适当减少耗水较多的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力推广并种植耐旱节水、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高的作物,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2.2土壤耕作保墒
对土壤耕作保墒是一项传统的节水农业技术,利用农机器具对土壤进行翻耕、深松、镇压等工作,调节土壤理化性质,从而达到蓄水保墒的目的,例如在夏季伏天可对农田伏翻整地、纳雨蓄墒,提高土壤保水能力,降低水分蒸发量。
2.3完善节水灌溉制度
建立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是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农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量制定科学的灌水方案,进行合理灌溉,减少灌溉水源的浪费。例如在高台县连茬种植小麦及玉米,可每年灌溉4次,节水量约为1 500 m3/hm2,节水效果非常明显。
2.4发展设施农业
在干旱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光、热、水、土地等资源大力推广温室、大棚或弓棚等设施农业。高台县水资源缺乏,但光资源丰富,若大量种植粮食作物,很难有充足水源供应,不仅经济效益低,还会破坏生态平衡。发展节水高效设施农业,不仅可以节水,经济效益也比大田作物要高。
2.5利用化学制剂节水
利用化学制剂节水是运用保水剂、化学乳液覆盖剂、抑制蒸腾剂等对植物、种子或土壤进行处理,抑制土壤水分蒸发,调节植物的蒸腾作用,达到节水的目的。运用保水剂对种子、作物根部、插条等进行涂层可以起到保水吸水的作用。用合成酸渣制剂均匀的喷洒在土壤表面,可以起到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同时又不影响渗水的作用。将黄腐酸、甲草胺等喷洒在叶片上,可以抑制叶片气孔开放,降低蒸腾作用。
3节水管理工作要点
3.1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目前,对于水资源的管理存在权责不明的问题,各级职能部门需妥善安排水资源的分配权及使用权,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对水资源的开发、治理、利用、保护及水土保持等工作都要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调度,做到计划用水、科学用水,防止水资源浪费[1]。
3.2建立健全节水机制,加大节水农业设施资金投入力度
需加大对节水工程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目前中国种植业大多以小规模家庭经营形式为主,水利设施如渠道防渗、低压管道、喷灌、滴灌等设施都是村集体、农户共同出资兴建的,其使用、维修等都需要共同协调以保证正常运行,但是農业节水任务重、投入大,而农民收入有限,节水设施一次性投入资金较多,农民无力承担,因此政府需加大资金投入,将节水农业设施建设作为重大基础建设项目来推进。
目前,发展节水农业资金不足,国家应出台相关的鼓励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到节水农业设施中来。首先,各级地方政府应该建立专项基金,奖励采取节水农业技术的农户,处罚浪费水源的灌溉行为;第二,给运用节水技术的农户给予政策性扶持,如提供长期的低息贷款等;第三,改善农业投资环境,吸引社会资金参与节水项目建设,如采用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兴建节水基础设施;第四,推进节水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推进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节水农业发展模式,使节水农业能够健康良性循环发展[2]。
3.3利用合理的水价政策调整供需矛盾
水价是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调整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经济杠杆,水价的高低决定着农民是否选择节水技术。科学合理的水价可对农户节约用水起到激励作用,促进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刘秀连.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的发展[J].农业工程技术,2016(23):29.
[2]侯铭欣.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发展趋势[J].北京农业,2015(17):221.
(甘肃省高台县水务局石文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