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矮缩病病原特征分析及防治方法

2021-06-15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1年3期
关键词:病毒传播寄生虫植株

中国是世界重要的产粮大国,中国水稻种植规模及质量都位于世界先进水平。要想保证水稻质量及产量,就要重视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水稻矮缩病是一种对水稻危害较大的病害,水稻矮缩病如果得不到有效防治,会严重影响水稻收获,同时也会降低水稻的食用安全性。本文根据水稻矮缩病病原分析数据,总结出水稻矮缩病的特征因素、发生规律及危害症状,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较好地防治水稻矮缩病,保证中国水稻产业健康发展。

1水稻矮缩病病症

水稻矮缩病的病症主要表现在植株体表方面,受到矮缩病病原侵害的植株会出现萎缩情况,水稻植株不饱满。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矮缩病病原呈现双链形态,主要成分为核糖核酸。矮缩病的病原体为球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水稻矮缩病病毒的外在表现特征也较为明显,一般在水稻叶片细胞上呈现出白色点状物。

2水稻矮缩病的传播

水稻矮缩病病毒传播性较强,能够在寄生虫身上附着,并跟随寄生虫完成大面积传播。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难以彻底根除寄生虫,在春季回暖后,寄生虫活动变得非常活跃,如叶蝉等寄生虫会在水稻农田中飞散,将矮缩病的病毒带给健康植株,导致健康植株患病。水稻寄生虫能够隐藏于水稻叶片等部位,即便冬季来临也能够安全过冬,因此难以通过低温环境来消除寄生虫,这就为水稻矮缩病的病毒传播提供了条件。寄生虫不仅能够附着于水稻之上,也能够附着于杂草等其他植被之上,使得病毒传播较为容易。即便是水稻已经完成收割,也难以中断病毒的传播渠道。

3水稻矮縮病的诱发因素

3.1种植因素

水稻矮缩病与种植方式有着直接关系,在目前的水稻种植中,很多地区为了提高产量,都采用了双季稻种植方式。双季稻需要在春季和秋季各种植一茬水稻,这就使得水稻的种植周期非常长,为叶蝉等寄生虫的繁殖提供了便利的环境。由于稻田内频繁更替种植水稻,稻田需要长期施肥,这对于杂草等植物的生长也是极为有利的,稻田能够为寄生虫提供大面积的栖息场所,叶蝉等寄生虫的繁殖也非常旺盛,一旦幼虫发育成成虫,就会在稻田中广泛传播矮缩病的病毒。矮缩病病毒一年中处于连续传播的状态,无论是水稻幼苗还是成熟植株,都难以逃脱矮缩病的病毒侵扰。

3.2气候因素

气候是所有植株的生长影响因素,水稻也不例外。水稻矮缩病病毒的发生,与气候因素具有直接关系。气候会影响到水稻种植,同时也会影响到寄生虫的繁殖。中国水稻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南方,这些区域普遍气候温暖,夏季时经常出现温度较高、气候干燥的情况,这就为叶蝉等寄生虫的繁殖提供了便利条件,在高温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叶蝉等寄生虫的繁殖速度和排卵量等都显著增加,使得寄生虫的整体数量攀升。在气候的影响下,水稻矮缩病病毒能够大量附着于叶蝉等寄生虫身体上,随着寄生虫的飞行进行大范围的传播。

3.3品种因素

中国水稻品种较多,不同品种的特征也有所不同,在研究中发现,叶片较大、较深的水稻品种更容易吸引叶蝉的附着,水稻矮缩病病毒侵袭情况更加严重。水稻抗病性与水稻植株形态有关,一般来说,植株品种较矮的水稻抗病性较强,杂交的水稻品种比非杂交水稻的抗病性强,在种植水稻时,很多地区由于综合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在选择水稻品种时只能选择高感或非杂交的粳稻,矮缩病危害较重。根据收获期不同,水稻还可以分为早稻和晚稻,经过研究对比,一般早稻受到矮缩病病毒影响的情况较少。在水稻不同生长周期内,幼苗的抗病性较差,容易受到矮缩病病毒的严重侵袭。

4水稻矮缩病的危害

矮缩病的危害非常严重,水稻一旦感染病毒,会影响植株生长高度,植株矮小现象显著,甚至只能达到正常水稻的一半左右。由于植株矮小,必然会影响到水稻的产量。在水稻矮缩病病毒的侵袭下,水稻叶片会卷曲短小,并且触摸时会明显感觉叶片僵硬,无法正常伸展。叶子颜色也会出现变深的情况,叶子上的脉络纹理上会出现一些斑点,并且使得叶片纹理不再连续。矮缩病的病毒对水稻根部也会产生直接影响,水稻根系较为发达,能够为水稻植株补充充足的水分,根系一旦遭受矮缩病病毒的破坏就会出现病变,无法发挥正常的吸水功能,从而影响到整个水稻植株的生长。水稻稻穗是水稻的果实,病毒会影响到稻穗的孕育,水稻颗粒无法生长得非常饱满,并且稻穗中的颗粒也会大量减少,这些情况均会危害水稻生长。

5水稻矮缩病的防治方法

5.1化学防治方法

在防治水稻矮缩病时,化学手段是应用广泛的一种措施。化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化学药剂来消除寄生虫,从而阻断病毒传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化学药剂类型。针对于不同的寄生虫,可以结合化学防治方式,在水稻生长的重要阶段进行实施。一般在早春杀灭虫卵,在春夏交替季节时杀灭幼虫,在夏季杀灭成虫。这几个阶段也是水稻生长的关键期,可与农田翻耕、水稻种植、收割等技术进行融合,可以使化学防治方法发挥更好的效果。含有氨基甲酸的化学药剂能够对寄生虫的神经系统产生作用,导致神经麻痹,从而降低寄生虫的飞行能力,阻断病毒传播。有机磷成分的化学试剂能够对寄生虫形成药物渗透,影响寄生虫身体组织,起到杀灭虫害的作用。另外,有机氮化学试剂等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消除寄生虫的作用,在水稻矮缩病病毒防治中有着较高的利用价值。

5.2生物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对环境污染较小,主要根据生物链原理,通过使用寄生虫的天敌来控制病毒传播。水稻农田中可以放入鸡鸭等生物,这些生物以害虫为食,在捕捉水稻寄生虫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除了使用寄生虫天敌防治,也可以采用人工措施予以防范。如采用捕捉网、杀虫灯等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水稻农田中的寄生虫数量,减缓病毒传播。

5.3农业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矮缩病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水稻种植和农田管理途径来实现。在种植水稻时,应当合理确定水稻植株的间距,避免水稻植株过密造成病毒传播感染。在水稻整个生长期内,要加强田间管理,在发现矮缩病的稻田区域周围进行有效的隔离,阻断病毒传播路径。要科学合理的施肥,肥料能够为水稻提供充足的养分,提高水稻植株的抗病能力。在水稻种植期间,要及时清除稻田中的杂草,消除寄生虫的隐藏条件。实施轮作,这样能够避免某种水稻寄生虫不断繁殖。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南区东场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朱其美)

猜你喜欢

病毒传播寄生虫植株
东京寄生虫博物馆
安全开课
不要越线
东京寄生虫博物馆,让人汗毛直立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防控措施研究
长匐茎与块茎
防治长茄弯果有窍门
“病毒传播室”
趣闻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知识归纳及试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