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膜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2021-06-15
甘肃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地处黄土高原,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甘肃省总面积42.6万km2,耕地面积537.7万hm2,粮食种植面积258.1万hm2,其中马铃薯种植面积达68.7万hm2,总产量预计可达1 500万t以上,自主研发培育陇薯7号、10号等马铃薯新品种25个,采用黑膜全覆盖栽培模式,鲜薯产量由原来的1.5万kg/hm2增加到了3万kg/hm2以上,每公顷节本增效9 000元以上。目前,马铃薯种植已经成为甘肃省特色优势产业,是带动农户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之一,成为推动甘肃省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1黑膜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优势
首先,黑膜马铃薯种植技术的应用,能够起到良好的保墒、增温、集水作用。通过覆盖黑膜,能够接纳并利用所有的天然降水,满足马铃薯生长期间对于水分的需求,同时也能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控制土壤温度,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其次,应用黑膜马铃薯种植技术,能够有效抑制杂草的生长,减少杂草数量,避免杂草和马铃薯相互争夺水分和养分,保证马铃薯生长水分和养分充足,达到高产丰收的目的。最后,应用黑膜马铃薯种植技术,能够实现对土温的合理化调节,黑膜不具备良好的透光性,能够抑制地温升高,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避免出现“青薯”“畸薯”。不仅如此,适宜的地温能够有效延长马铃薯的生育期,提高产量及经济效益。
2黑膜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2.1选地整畦
在马铃薯种植前,认真做好选地工作至关重要。马铃薯种植应采取轮作模式,例如可以和豆类作物、油菜类植物轮作,禁止进行连作。为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要选择土壤肥沃、疏松透气的田地,同时要保证灌溉便利,最好选择沙壤土或潮沙泥田种植,满足马铃薯生长需求。完成选地工作后,要及时做好整地工作,对土壤进行深翻晾晒,深度控制在20~30 cm左右,暴晒能够杀灭虫卵及病菌,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整地后要及时起垄,然后覆盖120 cm宽、0.08 mm厚的黑膜,黑膜应紧贴于垄面,膜与膜间不留空隙,利用垄面表土覆盖地膜,能起到良好的防风揭膜和拦截雨水的效果。覆盖黑膜之后,应每间隔50 cm的距离打一处渗水孔,便于保留降水。
2.2品种选择与种薯处理
马铃薯种植前,认真做好选种工作也至关重要。在选种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区域内的气候、降雨量、温湿度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科学选种,保证所选择的种薯无畸形、色泽新鲜。以甘肃为例,适宜种植的马铃薯品种有陇薯7号、10号等,具备高产的优势。完成选种工作后,应将其放置于22℃环境下,每间隔6 d翻动1次,萌芽后即可进行切块。在切块的过程中,要确保每一块薯块都有芽眼,切块应在切口撒一些草木灰,或者生石灰粉亦可,切刀应使用酒精做好消毒工作。切好的薯块,应确保每个薯块重量在30~40 g,薯块切好之后应及时播种,提高成活率。
2.3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2.3.1密度与规格的控制
黑膜马铃薯种植过程中,最好采取单垄双行栽培模式,沟宽度控制在40 cm左右,垄宽度控制在60 cm左右,垄距控制在110 cm左右。同时要严格控制好种植密度,针对早熟品种,每公顷地播种6.8万~8.3万株即可;针对中晚熟品种,每公顷地播种4.5万~6万株即可。
2.3.2盖土覆膜
马铃薯播种后,要及时覆盖地膜,首先在地表覆盖一层5 cm厚度的土,然后平整垄面,接着将黑膜覆盖于垄面上,覆盖黑膜之后将其拉紧并覆盖5 cm厚度土,黑膜四周用土压实,避免被大风卷起,进而起到良好的保温、保湿效果,减少杂草数量,保证马铃薯的良好生长,达到更加理想的产量。
2.4合理施肥、适时追肥
马铃薯生长对于肥料的需求量较大,及时进行施肥有助于提升产量和质量。在施肥过程中,应以充分腐熟的农家有机肥为主,辅以施加适量的氮磷钾等肥料。具体来说,要做好基肥施加和追肥工作。在施加基肥时,应配合整地作畦施肥,每公顷地施加3万kg农家肥、300 kg尿素,并施加适量的碳酸氢铵,能够达到增产的目的,基肥施加量应占总施肥量的2/3。马铃薯生长至块茎膨大期后,要及时进行追肥,每公顷地追加150 kg尿素或者230 kg复合肥亦可。
2.5病虫害防治技术
马铃薯常见病害主要包括环腐病、晚疫病及病毒病等。常见虫害主要包括蚜虫、金针虫、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其具体防治技术如下:
2.5.1农业防治
农业技术防治马铃薯病虫害,应从选种工作入手,选择具备较强抗病虫害能力的马铃薯品种;要采取轮作模式,禁止连作;认真整地,对土壤进行深翻晾晒,杀灭虫卵及病菌;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理杂草,减少杂草数量,避免害虫寄生;针对患病的马铃薯,要及时进行清除,避免造成大面积的感染发病。
2.5.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马铃薯病虫害,主要通过2种方式进行防治。一种是利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例如苦参碱、苏云杆菌等,均可起到良好的效果。另一种是利用害虫的天敌进行防治,例如七星瓢虫等。
2.5.3物理防治
物理技术防治马铃薯病虫害,主要是借助害虫趋光性达到防治目的。例如利用蚜虫的趋银灰色特性,使用银灰色膜能够起到良好的驱虫效果。针对地下害虫,借助其趋光性特征,使用频振式杀虫灯能够有效诱杀害虫,保证马铃薯的良好生长。
2.5.4化学防治
使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见效快,但却极易造成污染,并易于出现药物残留现象,降低马铃薯品质。应确保其具备低毒、高效、无残留的特征,禁用甲拌磷、甲胺磷等高毒性农药。同时要交替使用化学农药,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产生耐药性。具体来说,马铃薯病毒病主要是通过蚜虫传播的,因此可以使用20%氯氰菊酯乳油配水3 000倍液喷雾防治,或者使用5%抗蚜威可湿性粉剂配水2 000倍液防治,效果良好;针对马铃薯晚疫病,可以使用72%锰锌·霜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或者使用72%丙森·膦酸铝可湿性粉剂900倍液防治,均可起到良好的效果;针对马铃薯环腐病,可以使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配水1 000倍液喷雾防治,或者使用72%农用链霉素配水4 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颇佳。可以在翻地前喷洒50%辛硫磷乳油配水1 000倍液,药液翻耕入土后能够杀灭地下害虫。
2.6收获与残膜清理
马铃薯成熟后,要及时收获,能够更好的保证马鈴薯产量和质量。同时应选择在晴朗天气收获,收获前半个月禁止喷施药物。在收获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造成损伤。及时剔除掉病薯、残薯及烂薯。将健康马铃薯放置于通风干燥环境下晾晒3 d,然后放入地窖贮藏即可。此外,需要注意在完成收获后要及时清理地膜,避免造成污染,为接下来的种植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中川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杨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