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被误用的名人名言
2021-06-15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我们常会用到名人名言,它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也可以是我们的写作素材。但是,你真的用对了名人名言吗?小编发现,有不少名言因为有人断章取义,或添油加醋,或误传恶搞,改变了名人本要表达的意思,小编就此搜集了几句常被人误用的名言,供大家查证学习。
孔子说:“以德报怨。”
《论语·宪问》中的原句是:“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翻译:有人说:“用善行回报恶行,怎么样?”孔子说:“用什么来回报善行?用公正无私回报恶行,用善行回报善行。”
所以,孔子并没有教人要“以德报怨”。
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
《论语·里仁》中的原句是: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翻译: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告知父母自己所去的地方。
表明孔子既强调子女应奉养并孝敬父母(远游就做不到了),但又不反对子女在有了正当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奋斗。
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
该句出自《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翻译:“说话一定要守信,做事一定要有结果,这是浅薄固执的小人啊!”
后来孟子给过解释:“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重要的是“合乎道义”。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莊子原话是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翻译: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必然失败。
庄子主张学习知识不在于多或少,而是所学知识是否合道,也就是符合真理。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为”是“修习,修行”的意思。人如果不修习自己的德行,那么天理难容啊!
而很多人解释成:“人如果不为自己(谋私利),那么老天都会诛杀他。”老天爷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是公平的化身。如果该句这么解释,老天爷会如此地糊涂吗?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的原句是:“知识就是力量,但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的技能。”
培根想强调不能只是死记硬背知识,还要学会如何运用它们。
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的序中写的是“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黑格尔认为宇宙的本源是“绝对精神”,符合其发展轨迹的才是合乎理性的,反之亦然,不是简单地理解为所有存在的事物都是合理的。
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百分之一的灵感远比白分之九十九的重要。”
爱迪生的原话是:“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他没有说过后半句。这是有人自我发挥,然后广为流传。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原句是“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有些人为追求自由或打破规则常会以“人生而自由”作为论证。却常常忽略了后半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