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不起,明年一定回家

2021-06-15彭莉口述宋凌燕记录

妇女 2021年3期
关键词:老杨公婆年货

彭莉口述 宋凌燕记录

不管路途多么颠簸,背上行囊,踏上回家路,满足父母们翘首以盼的心愿,就是最温暖最不可抗拒的答案。

我和老杨结婚十年,今年是第一次在自己的小家过年。每年春节,老杨都雷打不动地回他父母家,无论我是否愿意陪他一起回去。

老杨是我在沈阳读书时的研究生同学,我当初看中的是他的善良踏实上进。研究生毕业后老杨留校当了助教,我则去了当地一家外企。几年后,老杨攻读下博士学位,成为大学里最年轻的副教授,我们也顺理成章地结了婚,把家安在沈阳。

老杨的老家在山东临沂沂南一个偏远的山村。嫁给老杨第一年,按惯例是要回婆婆家过年的。带着准备好的年货,我和老杨一起踏上了回老家的漫漫旅途。坐火车,倒汽车,再坐电动三轮车,经过三十多个小时的折腾才到了公婆家。

尽管有心理准备,公婆家的一切还是超出了我对“穷乡僻壤”的想象:数九寒冬,屋里没有暖气,全靠一个直立的黑铁炉子取暖,人在屋里裹着厚厚的羽绒服还冷,地上的脸盆里结了一层薄薄的冰……最让我无法忍受的是,厕所竟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才有的茅厕……

当天晚上,我冷得无法入睡,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我觉得周遭的一切都无法适应。“你不冷吗?”我问老杨。“从小习惯了。”老杨将几件羽绒服都盖在我的棉被上,“就待几天,忍忍吧。”

老杨的父母是普通农民,他有两个哥哥。据说为了供成绩最好的老杨读书,他的两个哥哥都早早地辍学了。对祖祖辈辈在土里刨食的一家人来说,读博士当教授的老杨就是光宗耀祖的门面。

第二天,老杨的哥嫂们带着几个孩子来了,冷清空荡的屋子顿时热闹起来。大家都很照顾我,啥活儿都不让我伸手,但我不好意思干坐着,坚持去刷碗碟。可那水真凉啊,是扎到骨头里的那种冰凉。可看着婆婆和嫂子用冰凉的水洗菜择菜,干得热火朝天,我只好强忍不适“入乡随俗”了。

除夕夜,十几口人围坐在餐桌前,给公公婆婆敬酒,几个孩子嚷着要压岁钱,公婆的脸笑成了怒放的菊花。“一年到头啊,最期盼的就是这种吵闹声,多热闹啊。”婆婆感慨地说。

大年初一早上,老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给父母磕头,看得我愣在了原处。那一刻,我突然想到网上一个段子:“一到过年,衣着光鲜的城市白领Jack、Mary,纷纷变成了狗蛋和翠花。”好在老杨并没有勉强我给他爸妈磕头,只让我把事先准备好的厚厚红包恭敬地交给公婆。

接下的几天,老杨带着我挨家串户拜年,我也搞不清都啥亲戚关系,只能随着老杨一起唤人,见了小孩就塞个红包。村里的老老少少见了老杨就夸,老杨和我一直赔着笑脸,连我都有一种衣锦还乡荣归故里的荣耀感。

然而,回婆家过年,对我来说是无法忍受的折磨,不用说来回路上的折腾,仅仅那四处露风的茅厕就足以让我远远地逃离。

从那以后,回婆家过年成了我的负担,老杨总以各种理由劝说我一起回去,我们还为此争吵过。老杨吵不过我,就一个人回老家,而我干脆回沈阳的娘家,也算各得其乐。

今年因为疫情,国家提倡“原地过年”,老杨手头也有个重要课题要赶,考虑再三,他终于决定不回去过年了。

“妈,春节回不去了。家里都缺啥,我给你们寄。您和爸照顾好身体……”老杨摞下电话,神情失落,心事重重。接下来的几天,老杨开始在网上买年货,衣服、日用品、烟酒,还有各种吃食,成箱成箱地往老家寄。“买这么多,爸妈得吃用到啥时候?”我问。“不光给他们买的,还有亲戚街坊的,人回不去了,多买点东西心里才踏实。”老杨说。

几天后,婆婆打来电话,告诉老杨,他买的那些年货礼物都给村里人分了出去。“都夸你是咱村最出息最有良心的小子,你爸的脸上可有光了。”老杨拿着手机听着,呵呵地傻笑。

“你们一家人真虚荣。”想到以往过年回去的情形,我忍不住揶揄打完电话的老杨。

“如果虚荣能让爸妈开心点儿,也值得了。”老杨认真地说。

老杨告訴我,全村只出了他一个博士生,他不仅是父母的荣耀,也是全村人的荣耀。老家是他从小生活的地方,那里承载了他的很多记忆,再穷再苦也是生养他的故乡。无论他有多大的成就,无论他走到哪里,老家里的父母都是他心底最难以割舍的牵挂。

“爸妈一年比一年老了,能多回一次就多回一次吧。我爸干活落下的腿病越来越重了,恐怕没有多久就走不了路了。”老杨的声音突然哽咽了。

那一刻,我似乎才明白老杨坚持回家过年的心结。以前一直觉得,他回家就是为了满足公婆的虚荣心,为的是在村里人面前“有面子”。从未想过,我和父母都居住在沈阳,随时能见面,而他一辈子没走出村子的父母对他一整年的翘首以盼,全寄托在春节这短短的几天。一旦错过就要再等一年,所以哪怕有再多的不容易,他也要坚持回家。

记得在网上看过一个亲情计算公式:如果父母能再活30年,你平均每年回家1次,每次5天,减去应酬、吃饭、睡觉等时间,真正能陪在父母身边的,只有约24小时。30年一共才720小时,差不多一个月。这触目惊心的数字,在提醒我们:家回一次就少一次,不回一次就错过一次。

大年初一的早上,我拨通公婆的电话,给他们拜年,并郑重承诺:“爸、妈,明年春节,我们一定回家。”

猜你喜欢

老杨公婆年货
恩怨如污垢
年底来点硬年货
烦恼,公婆搬过来住了
备年货 迎新春
拒绝从娘家借钱给公婆买房,我错了吗?
老杨
年货
老王办厂
识破
大数据告诉你湖南人如何“打年货”